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公元八世纪 » 62、聚势

62、聚势

    今冬凌冽,但洪毅心中燃着一把火,其中最令人欢欣鼓舞的,便是南方人口的汇入。杨定邦不负当初誓言,不仅让荣庄如雨后春笋般,冒立于神州大地,更是心念着当日恩情,想尽办法解洪毅燃眉之急。

    此番孙敞带来了一众盐帮成员,便不乏帮派骨干,有来帮忙安置难民,开春就回南方的,也有打算长期留下,供洪毅差遣的。而在难民之中,各行业人才比比皆是,孙六还特意介绍了两人,乃是大唐魏州刺史宇文融的儿子。

    宇文氏是汉化鲜卑人,史载宇文融有干才,劝农克桑,最后官至宰相。此次魏州受灾,盐帮慷慨解囊、吸纳难民,本是大功一件。但几千人远赴塞外、去往他乡,宇文融身为父母官,毕竟放心不下。

    所以命长子宇文通,次子宇文隆一起来到郡利,一来帮忙安置,二来也是探探虚实,莫害了这几千民众的性命。洪毅一阵感叹,直言宇文刺史胸怀大义,前途未知,便为民遣亲子同行,值得敬佩。

    瞌睡遇到了枕头,这俩小伙子跟随其父,对农事水利均有丰富的办事经验。洪毅以寒冬不便远行为由,留二人先暂住一个冬天,开春再做打算。二人眼见郡利准备充分,住所、粮食、农具、土地样样俱全,也知洪毅是爱民之人,便答应了下来。

    而海军的回归,也带回了建立编制的构想,最有发言权的,当然是此次出海的战士们。大家一致同意以船为单位,统筹规划,形成舰队,具体人数随着舰船大小而定,充满了灵活性。另外,看着日思夜想的木兰舟,念及即将封冻的大海,如何让这些宝贝安然过冬,成了洪毅眼中的当务之急。

    在到处需要人的局面下,最终还是决定抽调骨干力量,开挖十数个干船坞。万里冰封之时,船只离水,防止冰冻破坏船体,也好涂脂抹油,养护一番。

    洪毅看似忙的不亦乐乎,其实事事早已计划停当。有专司其职之人,分头执行。安置人员的,开挖船坞的,登记造册的,有条不紊。会议继续进行之时,却是讨论最重要的事项:政体。

    此时的郡利,由几大部组成:郡利部为主,思慕部、窟说部为客,人口占据了大部,属黑水靺鞨。大门艺及亲随皆为粟末靺鞨,高承为代表的扶余族,他们源自渤海,人数两千,却都是年轻男丁。盐帮带来的六千多名汉人,大多是农民,是未来农耕的基础。

    赐姓,在古代帝王时代是件非常庄严的事,大多数赐姓是为了奖励功勋。在目下的郡利城,赐姓则包含着长生天的认可,统一阵营等多重含义,是以各方为此都很上心,其中便属思慕部最为踊跃。

    原本洪毅心中并无此事,在他看来,思慕、窟说只是借势越冬,大家并无太多交集。但洪毅忽视了一句话糙理不糙的古语:有奶便是娘!如今的郡利,可不是半年之前,特别是那木兰舟载回的数不尽的粮食,以及坚实温暖的木屋,在普通百姓看来,那就是未来生活的全部希望。

    歃血为盟的仪式,也是表示臣服与忠诚的手段,取汉名成了潮流趋势,成为博取洪毅好感最为快捷直接的手段。窟说部札克丹的族人,都改姓“东方”,札克丹改称东方义。

    而思慕部族众都改姓为“穆”,老族长呼卢成了穆云天,戴鹏也改叫为穆鹏。粟末靺鞨人都随了渤海王姓“大”,扶余人则改姓为“高”。至于汉人,本就有自己的汉姓,只有些无姓无名的流民,随了定邦,改为杨姓。

    还有几百名落俎室韦的难民,两百多蒙兀室韦的战俘,和他们的将领拔那烈。说起拔那烈,洪毅竟将他忘得一干二净。战俘回郡利之时,洪毅留下了他,结果将之遗忘,以至于来来回回带着走了一遭。

    室韦之人,洪毅暂时只是收留,未将其看做自己人。将来与室韦通商也好,招为劳力也罢,再做安排。其余的民众,却是宜静心中那人间天国的根本了。按照小情侣最早的设想,要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国度,此次正好立了法典,除却刑法,便是这民法和宪制。

    宪制规定,国民人人平等,男女平等,土地矿产均属公有,废除世袭制。军队效忠于国家,永不属个人或其他集团,职务由中枢任命。关于立国,考虑到当时情势,决定对内整合,对外仍以郡利、窟说、思慕三州的名义,归属勃利都督府,效忠大唐。最重要的便是洪毅,这也是洪毅和所有人争论的焦点。

    在众人眼中,洪毅是神,当为国之主,统领一切。但洪毅心里清楚,自己几斤几两,德不配位,何况喜欢自由的他,怎会受得住各种束缚。

    宜静胸有成竹,将洪毅早前介绍世间国体时,提及的君主立宪搬出,暂时作为权宜之计,获得了全体通过。洪毅以国父挂名,政令皆出于行政院。由全体民众选出代表,成立公民会议,实行立法权。另推举一心为公,德高望重之人组成国老院,行监督之责。

    总体来说,各项事宜以洪毅生活的时代为蓝本,还是基本令所有人满意的。至于国父地位,是否世袭,最终都是以相互妥协的方式定下。总之,洪毅还是只管自己喜欢并擅长的方面,比如画画地图,练练兵,指哪打哪,提高提高科技,发展发展经济等。其余政事、琐事,既然不愿干涉,也就由得他。

    洪毅不禁感慨,势,潮流也,顺势而昌,逆势则亡。想不到郡利军首次作战,不仅完成了练兵的目标,更有人心所向等意外之喜。这些巨大的红利,让洪毅年轻的心中不可避免的飘飘然起来,却没有发觉,众人已借着他的势,使一个崭新的城邦制国家,悄然无声的建立了起来。

    自古以来,一山容不得二虎,几家欢喜便有几家愁。黑水本就孱弱,东北区域三部迈向独立的步伐,势必让黑水大都督倪属利稽,如坐针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