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公元八世纪 » 129、铁证

129、铁证

    平城京皇宫,圣武天皇平日里苍白的脸庞涨成了猪肝色。藤原氏弹劾长屋王的奏章就摆在自己御案之上,其中内容当真是句句诛心,字字杀人。朝廷之内,半数以上的官员跪伏于地,一个个言语恭敬,确是不依不挠,欲置统兵在外的肱骨之臣于死地。

    长屋王不仅是自己堂叔,也是亲姑丈。作为皇族的擎天巨擘,此番领兵,后方朝堂会有人掣肘,早在预料之中。无论消极避战,还是指挥不利,圣武天皇都早已想好了对策,唯独此刻所奏陈之事,令圣武怎么都不会想到。

    藤原所奏,乃是谋逆大罪,按律要诛灭三族,且不可赦。罗列开来,共分三条。一是擅离职守,临阵脱逃,于常陆弃大军于不顾。二是私会地方军阀,私相授受,聚兵图谋不轨。三是率军攻伐京畿,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颠覆国家,危害社稷。

    这三条,只需坐实一项,便是万死,莫说天皇,即使上皇出面,神仙下凡,亦是难救。圣武天皇虽然年轻,但命途多舛,自首皇子时便历经宫斗,少年老成。但见他不慌不忙,命宦侍将奏章递给舍人亲王。

    舍人亲王自然明白,陛下欲整理思绪,考虑对策,当下也就假装眼花,逐字钻研起来。就这样耗了半个时辰,年老些的跪得双腿酸麻,舍人亲王才缓缓说道:“兹事体大,尚无实据,陛下需命人详细调查清楚,再行定夺。”

    圣武见状点头赞同,钦差人选他已拟好,此人心思缜密,未参与党争,可算不偏不倚,定能令真相浮出水面。怎料还未开口,那边宫卫便疾奔来报:长屋王亲率大军,正列阵于京都北门。

    此消息犹如一声炸雷,将皇族势力个个震得目瞪口呆。见天皇几近失态,舍人亲王忙问向宫卫:“可曾看得清楚,是否长屋王本人,所率兵马家徽何样,有没有动手?”

    宫卫还没回答,却见藤原武智麻吕朗声说道:“眼见为实,为天皇陛下计,敢请舍人亲王与我等一同前往北门,探个究竟。”

    圣武天皇势成骑虎,惊怒交加,一时也乱了方寸,急令舍人亲王与藤原武智麻吕验看实情。二人来到北门,此时两军对垒,气氛已然十分紧张,武智麻吕方一现身,被长屋王远远望见,更是分外眼红。

    长屋王当下也不招呼,张弓便是一箭射来,武智麻吕也不含糊,顺手扯过一个小卒挡在身前,只听噗嗤一声闷响,那小卒被射中胸膛,几下便没了呼吸。

    前面提及,这长屋王自小生在皇族,殊荣显贵,少经人事。年方二十进入朝廷,空降正四品,三十七岁权倾朝野,逐渐目空一切。在当时,权柄集于皇族,藤原氏作为家臣,看似永无翻身之日,也令长屋王大意轻敌,被藤原氏不废吹灰之力,便装进圈套。

    一箭即发,局势即不可收拾,两边万箭齐发,互相对射,一时间人仰马翻,死伤无算。长屋王高声呐喊,攻入城中缉拿逆贼,舍人亲王甚至还没来得及问清原由,便迎面望见一波箭幕,险险将老命留在了城头。

    亲卫们奋不顾身,将舍人护送回宫,天皇见其面如土色,战栗不止,一股不祥预感袭遍周身。武智麻吕稍后回奏,守城军队已与长屋王叛逆全面交火。

    朝堂上死一般寂静,舍人亲王像失了魂,按说长屋王再糊涂,也不应做出此等大逆之事。其中定有蹊跷,但究竟如何,还需当面质询。武智麻吕何等狡猾,眼见舍人双目复归清明,知道老头还欲破局,此时若不趁胜追击,赶尽杀绝,更待何时。当下抢先一步,伏地叩拜于天皇御前,施以最大的君臣之礼。

    这是藤原准备发招了,圣武天皇心头紧张起来。只见这老狐斜睨舍人,嘴角轻动,挤出诘问:“舍人亲王,城外叛军之首可是长屋?”此一问如同雷霆,将陷入深思的舍人瞬间打懵,面对圣武殷切的目光,舍人只能重重点了一下头。

    圣武闻言,料定大势已去,缓缓闭上了双眼。武智麻吕紧随一问:“城外叛军,是何家徽?”舍人犹若丧魂,幽幽答道:“是丸上字旗和武田菱旗,另外穴山、小山田家也在其中。”武智麻吕冷哼一声:“这些骑兵,可不是陛下派去平定常陆的军队吧。”

    至于长屋王攻略京都,已不必问,现下北门打得热火朝天,还不时有斥候将战况禀于殿前,此为铁证。舍人亲王如失魂魄,呆若木鸡,武智麻吕重新跪伏于地,一切皆等圣意了。

    圣武天皇重新睁开双眼,环视这熟悉又陌生的朝堂。今日之后,皇权是否旁落,似乎已然明了。圣武还有最后一步,奋力一搏的机会,遂开口道:“命长屋王罢兵回府,等候发落。另着太政官事舍人亲王、大将军新田部亲王、大纳言多治比池守、中纳言藤原武智麻吕共同审理,务必做到公允处置。”

    两位亲王,对付一个藤原武智麻吕,应该不会有何闪失。长屋王大权在握,以区区两千骑兵,奔袭千里,不顾疲敝疯狂攻城,怎么看都不合理,此间定有天大的谜团。圣武天皇的盘算,是先将长屋王性命保住,只要他能开口,真相便可大白于天下。可如此简单的道理,藤原氏难道不知?

    面对圣旨,且传旨之人还是舍人亲王和新田部亲王,长屋王屈服了,政治上的幼稚是他的死穴,藤原氏对此了如指掌。长屋王只身进城,回归府邸,所率之兵尽皆去甲缴械,押送遣返。一场惊天动地的平城京之乱在半日之内便归于平静,烟消云散,不得不令后人唏嘘感叹。

    而此刻的长屋王府,人声鼎沸,鸡犬不宁,一片混乱。原来早在黎明时分,长屋王攻城之前,便发生了一桩离奇大事,亲王府内,众目睽睽,年不满两岁,长屋王最疼爱的幼孙,莫名其妙的不见了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