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公元八世纪 » 177、瘟神

177、瘟神

    在古代,疫病之害,不亚于洪旱这等天灾,瘟神一出,尸横千里,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可谓惨不忍睹。但从另一层面看,人口过度增长,导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大自然便会自动作出反应,宏观调控,这层出不穷的疫病,便是控制物种数量的手段之一。

    可见,任何一种生物,看待世界的视角,皆从自身出发,难免带有局限。唯有自然生态,才是真正平等公正,包容孕育万千生灵的存在。各种邪疾恶疫如麻,天花、鼠疫、麻风、肺痨,个个逞凶害人,人类却难以相抗。

    瘟疫通常是由细菌、病毒等具有强烈致病性的物质引起的传染病。其中以“黑死病”、天花和大流感三次大瘟疫造成的影响又尤为突出,对人类思想、社会制度和医疗技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历史上的这三次大瘟疫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也推动了人类文明与制度的改革和进步,促进了人类医疗技术飞跃!

    黑死病,单看名字就令人毛骨悚然,其危害性极大,如死神之镰,横扫欧亚,收割了几千万条性命。其病因是由鼠疫菌感染引起的烈性传染病,该病患者身上会出现许多出血点,而后演变成紫黑色的斑点,这是黑死病名字的由来。正如其名一样恐怖,当时的人类社会,数度在鼠疫中陷入黑暗。

    在后世的历史中,黑死病源起于蒙古,随着蒙古帝国的军事和贸易扩张,向西传到中东和地中海一带。在沿着陆路到达克里米亚后,通过热那亚在黑海的商业中心经海洋到达意大利,之后北上西进直到席卷几乎整个欧洲。

    其横行肆虐,传染性强,使得短时间内人口急剧下降,农业萧条。黑死病的蔓延导致西欧人口总量急剧下降。大约二千五百万人死亡,许多人口密度较大城市的人口死亡率都在半数以上。大片耕地荒废,社会各层面受到严重冲击。

    但从长远来看,在黑暗和萧条之中也蕴藏着变革的契机。人口的大量死亡导致劳动力严重缺乏,农民的地位得以改善,农奴制逐渐消亡。

    人口减少还导致粮食需求减少,谷价下降。人们从单纯谷物种植向多种经营转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也逐步上升,人类开始迈入商品经济时代,以工业等技术行业为主的城市恢复速度较快。

    瘟疫后幸存者们开始追逐享乐、奢华的生活,布匹、丝绸、皮毛、珠宝等需求量大增,手工产品等的价格随之升高,财富从各个地区向城市转移,为经济复苏和城市兴起创造条件。

    最为深刻的,还属宗教地位动摇。瘟疫中难以遏制的大规模死亡,引起教徒们的极度恐慌,并开始对基督的爱心和教会的作用产生怀疑,同时教士数量在经历瘟疫后大幅减少,教会的专制地位动摇,为宗教改革及后续的文艺复兴埋下了伏笔。

    兰欣永远记得,公子给自己讲述这些瘟疫时的情景。尸横遍野的惨状,恐怖暗淡的世界,也曾令她心惊胆战,害怕不已。但同时,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公子口中看待问题的辩证法,也让她心中升起了一轮红日,暖暖的,永不落下。

    那年她十二岁,洪毅北征归来,生了恶疾,是她治好了公子,也由此得以有了一段,属于二人相处的美丽时光。而最初令兰欣迷恋医学的两件物什,孙思邈的医书和七二七所出品的显微镜,一直摆在洒满阳光的办公桌上,他们沐浴在金色的光芒里,隐隐散发出圣洁的力量。

    看着心爱之物,念着心爱之人,兰欣不觉嘴角带笑,姐姐是属于公子的,他们一起去了新开拓的高雄郡,说是去过一个暖冬,但兰欣始终坚信公子的胸怀,永远不会以享乐为目的。

    公子可不是姐姐一个人的,母亲札克善曾得天启,兰欣同样也是凤命,只是自己年纪还太小吧。

    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它具有传染性大、传播迅速的特点,极易发生大范围流行,特定的条件下,致命性一样强悍。二十世纪爆发,并肆虐全球的大流感,就是此类典型。疫病首先于美洲出现,在随后的几个月中,遍及北美大陆。由于世界大战的影响,病毒经由海路,悄无声息的进军欧洲。

    此次疫病重复流行爆发了许多次,首次爆发致死率并不高,所以未引起足够重视,这也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在后面连续第二次与第三次的大流感爆发期间,世界约有十亿人感染,占当时总人口的半数以上。

    同样,大流感在带来灾难的同时,也加快了人类认识病毒的过程,公共卫生的观念也发生了巨大转变。只不过由于技术有限,直到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人类才第一次见到病毒。

    其实黑死病与大流感的例子,对于洪毅来讲是历史,所有的灾难场景,死亡数字,经由洪毅所处时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代入,变得更加真切。

    这种倒推的模式作用于兰欣身上,却更像空中楼阁,它是一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远景,即便如此,也足以激发那颗幼小的心灵,为梦、为爱、为苍生,付出一生去追求和实践。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种可怕的烈性传染病,因为感染者在发病时全身都会布满红疹,然后结痂,最后会在脸上留下永久性的瘢痕,俗称麻子,故而得名天花。

    它是人类最古老的传染病之一,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五世就是人类有记载的第一位天花病例。我们华夏东晋时期的医学家葛洪,在医书《肘后备急方》里便记载了天花症状并提出了治疗方法。

    从葛洪开始,历朝历代的中医都在追求治疗天花的方法,但实际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直到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中,才有记载:治小儿身上有赤黑疵方:针父脚中,取血贴疵上即消;治小儿疣目方:以针及小刀子决目四面,令似血出,取患疮人疮中汁黄脓傅之。

    这或是人痘接种法的起源,也使人们认识到,天花痊愈后可获终生免疫。在兰欣面前,立即可以着手实施的,便是洪毅提到过的,防治天花最有效之法。

    寻找并接种牛痘,这是一扇全新的,开启免疫学的天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