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明月照燕云 » 十六 学海茫茫引路人 (八)

十六 学海茫茫引路人 (八)

    夏夜清凉,星空庄严肃穆,夏季大三角发出明亮的光辉,点缀在无边黑暗的背景上,一切那么的深邃。学堂的院子里。周璋、林芝、方明、周苹、岳毅、林德六人围坐在方先生的周围。酒后的方先生一觉醒来已是夜静更深之时,周璋等人给先生泡了醒酒的浓茶,方先生领着大家在星空下的学堂里叙话。

    先生看了在座的六人一眼,对着大山说道:“陈德,你要从军去了,军营里的事情我也不是太懂。我能告诉你的只是记住两句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还有一句、做人机智一点保护好自己,不要做无谓的牺牲”。大山点点头回答道:“我会牢记先生的话,力争做出一番事业,不辜负先生的教诲”。方先生欣慰的捻须微笑,接着对岳毅说道:“岳毅,你很有专研的精神,然而思而不学则殆,所以你需要在潜心读几年书,再决定以后的发展吧”。岳毅以前在家里就喜欢拆东补西,问长问短是个十足的好奇宝宝,几年相处先生对他也颇为了解所以才有此一说。岳毅听罢,点头表示牢牢记住了先生的叮嘱。方先生说完对岳毅的嘱咐。转头又说道:“周璋,方明你二人终要走科举道路的,未来你们读书的路将很长,将要和天下英才一较短长的。所以后面三年县学的课程尤为重要,以前的蒙学多是不求甚解,下点苦功基本也能过关了。可是以后的学习就需要更多的刻苦和更深的体悟,对思考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所以不光是用功读书还需要用心读书。为师也祝愿你们早日金榜题名”。周璋、方明二人赶紧点头。连连表示绝不敢忘记先生的教诲,认真读书不丢先生的脸。

    最后,方先生默默的望着林芝和周苹,良久对二位女弟子说道:“你们求学的路甚为艰难,后面能有什么收获我也不知道。不过我相信坚持不懈的努力;总会有回报和收获的。起码可以做一个知书达理的人吧。我心里更希望你们成为班大家那样的人”。林芝、周苹二人坚定的点点头,表示一定会认真的学习,不怕艰苦不畏人言。

    三言两语给几个学生做了点评和指导,众人停止了如此严肃的话题。开始聊起许多年来的旧事,其中不乏几人童年无知做下的傻事,现在回忆起来自是引起一片笑声。先生向几个学生江南姑苏的梦幻景色。江南好,江南好,日出江花红胜火---白乐天的脍炙人口的诗句众人自然是滚瓜烂熟。现在听得先生描绘的小桥流水,三步一桃五步一柳江南景色,几人充满了向往。一个个表示一定去看望先生,并顺道欣赏江南的美景。夜深人静,师生几人在夜空下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天色微明的时候,方员外安排车辆把方先生送到二十里外的淮河码头,从那里坐船沿大运河一路回到苏州。周璋几人把先生送到镇外五里之处,才依依不舍的告别。看着远去的车子消失在地平线之外,几人才含着泪光回返。

    离开县学开学的日子也没几天了,周璋和方明放下离愁别绪,开始准备去县学的事宜了。方员外在县城租赁了一个不大的院子,供几人在县学学习时居住。林大夫和周先生都争着要付钱给方员外,被方员外坚定的拒绝了,而且还狠狠的嘲笑林大夫矫情。众人在大笑中不再提起此事,各自去准备一应的生活学习用品。

    这些事情自然无需周璋劳烦,他在众人忙碌之际,用两天时间回忆整理了上大学时的军训内容以及历史上著名的经典战例。什么闪电战,游击战,围点打援,等等用大山能够理解的语言编写了一本小册子。利用一个午休的时间给了大山,告诉他是他在看书和听先生聊天是总结的一些关于军事的一些心得。大山心里嘀咕着,每次都这样,就不能换个新鲜的说法。这些书我怎么从来没看过,也从没听先生们说过。不过几年来的相处,他已经对周璋的能力已经见怪不怪了。也养成了无条件的信任。大山坚信周璋都是对的,如果产生怀疑请看前一条,肯定是自己错了。于是,他伸手接过册子;也不言谢。确实两人的关系也不需要矫情了。认真学好就是对信任的回报。

    两天后的晚上,周璋把大山等人叫到方先生的书房里。先生的书房里还有很多的书没有带走,留给了书院让学生阅读。今天给他讲解小册子上的内容。“我现在所有和你讲的话,都是纸上谈兵”。周璋开宗明义的说道‘以后你上战场更多的要依据实际的情况实事求是的做出应变,现在所有教你的内容只是给你提供一些思路和方向,是前人的一些经验教训。战争之道千变万化你千万不要墨守成规’。大山听完周璋的话,表示理解领会了讲话的精神。于是周璋从队列的目的性和重要性讲起,让他千万不要轻视这个看来就是走走路的事情;这是培养纪律性、服从性、整体性的重要方法。靠着一些原始的记忆给大山示范了齐步走,跑步走,正步走的动作,也不知标准如何。反正最后告诉大山重点不在动作的标准,重点是所有人要统一。大山也就明白了。

    后面又把书上列出的战例,简单的从天时地利人和,后请保障,将帅谋划等等方面给大山破析战例。这些在当时向天书一样的东西,在后世信息爆炸的时代,网上战略家们写了一大堆。周璋把以前在网上看来的东西,加以自己的理解说了出来。众人听得如痴如醉一愣一愣的。这种用上帝视角来分析战争,确实让他们觉得太不可思议了。大山更是兴奋异常,绝对是挖到宝藏了。最后周璋又给大山做了总结“你在军队里一定要把目光放的远点,千万不要计较一时的得失。因为你哥哥的缘故,上司肯定会特别的关注你。切记不可因一时的计较,让他觉得你心胸狭小,不值得栽培。还有这本书背熟后销毁,牢记书中的要领;在没有实施机会的时候千万不要告诉任何人。有机会实施的时候要根据情况一点一点的施行,不要让人知道世间有这样的一本书。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切记、人心险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你的父母朋友会帮你爱你。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到任何时候不要忘记”。大山从来没有看到过周璋用如此严肃认真的语气和他说话,知道这是极其重要的事情。于是他重重的点头,答应周璋一定牢记这些话,并且严格按照这些话去做。

    忙完大山的事情,开学的时间也到了。周先生带着周璋和周苹回家里去了一趟。拿了母亲为他们三人准备的行礼和吃物。看着丈夫和女儿,儿子要去县城,母亲又是开心又是舍不得。大姐、二姐他们全家都来相送。一家人欢聚一起自然是热闹开心。大姐家的儿子已经两岁多了,满地乱跑特别的可爱。舅舅们也拎着不少的土特产过来让他们带到县城里去。这几年周璋读书之余也经常去看望舅舅们。特别是新年上门百年更是一年不少,所以和舅舅舅妈的感情并没有因为年龄的增长而淡薄。倒是对这个从小懂事乖巧的外甥舅舅和舅妈越来越喜欢了,也从心里盼望这个外甥能有一番出息。聚餐自然少不了岳大爷,众人喝酒聊天喝到尽兴这才各自回家而去。

    第二天,方员外专门安排了一辆牛车到周家来接他们三人去镇里。周先生带着一双儿女告别家人,乘车向镇上出发。到了学堂里,林大夫和林芝父女二人。方员外和方明父子二人都已经在此等候。方员外特意挑选了跟随他很久的仆人方正夫妻二人,去县城照顾周璋等人的生活起居。夫妻二人在方家做事日久一贯忠心,深得方员外的信任。这次照顾好方明、周璋等人也是特别重要的事情,所以派出了最得力的人手来。希望给方明、周璋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两辆牛车在绿树成荫的道路上缓慢的行走着,拉车的老黄牛不是还抬头吃两口鲜嫩的树叶,正是周先生和周璋他们一行人。方先生未走之时陪同周先生到县学里面试了一次,知县和教谕对周先生的学识和人品都很满意,再加上方先生的面子;周先生也就顺理成章的的成为了县学的先生。知县大人还特别语重心长的关照周先生,因为没参加过科考,没有过人的学历。开始时一定会遇到同事的轻视和排挤;希望周先生能尽快的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同事的认同和尊重。也免得有人说知县和教谕识人不明,任人唯亲。

    一路逶迤行走,太阳西斜时来到了他们租住的小院,这是县学不远的一个村庄。里县学也就二三里路的样子。因为是来县学读书的,所以特地关照不要临街的房屋,既便宜又清静。这是一个典型的农家小院,环境很是清幽,小院四周树木成林。院子依山而建,后面是长满翠绿竹林的小山,院子前面是一条清澈的蜿蜒流淌的小溪。周璋对此很是满意,的确是清静读书的好地方。

    众人把行礼物件搬到院子里面,开始安排房间,三间前屋作为厨房,餐厅和储物间自然不在话下。后面三间正屋中间一间是客厅,左边作为周先生的书房,右边是周璋他们四个学生读书写字的书房。东西各三间厢房是他们的卧室,几个小孩想一人一间被周先生拒绝了。结果是东边三间厢房,周先生住中间,右边的林芝和周苹住;左边的周璋和方明住。方正夫妻二人住在西厢,空出的两间暂时未做安排。周璋倒是在心里计划着搞一个活动室,下棋,打球啥的,心里琢磨着乒乓球用什么材料可以制作出来。不过现在还没有精力和金钱实施这个计划,等等再说吧。

    那边方员外早已安排人置办好桌椅板凳,锅碗瓢盆,还有睡觉的打床,一应俱备。众人把各自的床铺弄好,行礼安置就位。方正夫妻上街买菜做饭,一时总算在县城安顿了下来。众人静等明天去县学报名,开始在县城的求学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