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皇后卷哭了整个后宫 » 第263章 各比心计

第263章 各比心计

    许水见女儿这般说了,也不再唠叨,女儿虽不习武,却心有大志,他该欣慰的。

    他说道:“好,我们照陛下说的去做,但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身子,如果不舒服了,立刻回来休息。”

    “嗯,我知道,我会的。”

    这件事情就这样说定了。

    今天许天玲的嗓子不舒服,她在家休息,再加上黄旭荣递了信,不好再去齐国城门前叫阵,许天玲就没再出城。

    黄旭荣让燕朗把信给了许天玲之后,就一直在等姜乘池的回复。

    燕朗则是在把信递给了许天玲之后就开启了半神通,故而,他知道姜乘池那边的打算。

    燕朗内心冷笑,还真是阴险的很,到底谁才是小人行径?

    燕朗回城之后去向黄旭荣汇报了情况,之后黄旭荣就让燕朗和燕泰回去了,此刻燕朗在燕宅里面。

    燕皓和燕宾起来后,听说了这件事情,在家中等燕朗和燕泰,他二人回来后,燕皓和燕宾去问他们,黄旭荣那边是如何打算的,燕泰把黄旭荣的打算说给了燕皓和燕宾听。

    燕皓想了想,说道:“黄武侯这个方法挺好的,不让燕朗单独去应战,是对燕朗的一种保护。”

    燕宾道:“确实是个好方法,只是姜国君王不一定会如黄武侯所愿。”

    燕皓、燕泰、燕朗、三个人同时看向燕宾,燕皓说道:“二弟,你这话什么意思?”

    燕宾道:“姜乘池派许天玲过来叫阵,也不让许天玲带士兵,许天玲不是练武之人,也没有兵籍,她充其量就是一个官家小姐,一个老百姓,这样的人,来齐国城门前叫阵,本身就是一个话题,而姜乘池要的,应该就是这样的话题,如果他应了黄武侯的话,斗文桌上解决这件事情,那岂不是让他的盘算落空了?你们看着吧,这封回信,黄武侯是等不到了。”

    燕朗开启过半神通,知道了姜国那边的打算,他不由在内心敬佩:“二叔真是太厉害了!”

    事实确实如燕宾所言,黄旭荣等了一天,没有等到姜国那边的回信,想着第二天可能会有回信过来,但第二天,许天玲又来城门前叫阵了。

    她不是上午来的,是下午来的,一直叫阵到晚上,没人搭理她,她又回去了。

    第三天她又来。

    第四天还来!

    黄旭荣知道,姜乘池不会给他写回信了,而不写回信的意思就是,这件事情不会完,许天玲会一直来齐国城门前叫阵。

    黄旭荣头疼,把所有人都叫到议事厅,商量一下如何解决这件事情。

    黄旭荣说道:“一直这样也不是办法,你们觉得,这件事情要如何解决呢?”

    在座众人都拧眉沉思。

    燕朗说道:“后天兰州关有雷阵雨,如果许天玲还要来,那就让她,命丧于此。”

    众人一惊,抬头看着他。

    燕宾问:“后天兰州关有雷阵雨?”

    “是的,我观察这几天许天玲叫阵的时间都是下午,刚好雷阵雨就是在下午的时候来。如果许天玲淋了雨,生病发烧了,就不能来叫阵了。她若再病的严重一些,那就直接可以去见阎王了。”

    燕泰皱眉道:“就算许天玲真的赶在了雷阵雨的时候在我齐国城门前叫阵,淋着了雨,生病了,那也不至于病死啊?”

    众人点头,是这个道理。

    燕朗心想,如果雷阵雨刚来,许天玲就立马撤了,那她淋雨的时间就不会长,回家喝一碗姜汤,用被子捂一捂,或许连病都不会生。

    但他怎么可能会让许天玲完好无损的回去呢?

    寻常人肯定没办法,但他拥有半神通,他是可以做到的。

    只是拥有半神通之事,他不能对外人说,只得道:“听天由命吧,我们能利用的就是后天的那一场雷阵雨,如果许天玲能因此出事,当然再好不过,可如果她没有出事,那也没关系,我们后面再想办法除掉她。”

    众人坐在那里想了想,好像也只能这样了。

    黄旭荣说道:“那我们就等后天。”

    陈东雁和陈弘去了清江关,见到了关侯任四海,武侯卫兴达,副侯宋太来,还有其他的一些副侯和少侯们。

    任四海带着一干属下向陈东雁见礼,又跟陈弘打招呼。

    任四海不知道陈东雁领了密旨,专程去了兰州关,又来了清江关。

    任四海还以为陈东雁是巡视到了清江关呢。

    任四海说道:“陈督侯和陈少爷一路巡视过来,肯定累了,要不要先吃早饭,再休息休息?”

    陈东雁问陈弘:“你饿吗?”

    陈弘摸摸肚子:“是有些饿了。”

    陈东雁就对任四海道:“我们先吃早饭。”

    任四海立马让人去备早饭。

    早饭准备好,陈东雁和陈弘坐在那里吃。

    任四海一行人恭恭敬敬的等在那里。

    吃饱,陈东雁放下筷子,漱口喝茶。

    陈弘也吃饱之后,陈东雁站起身。

    任四海立马道:“陈督侯,厢房已经准备好,你和陈少爷可以去休息了。”

    “不急,有件事情要与任关侯说,说完我和陈弘再去休息。”

    任四海愣了愣,立马道:“我们去书房说?”

    “可以。”

    于是一行人又挪到了任四海的书房。

    陈东雁把自己的来意说给了任四海听。

    任四海恍然一惊,他还以为陈东雁是来巡查清江关事务的,却没想到,他是追着孟轻筝和郭信来的。

    燕朗被封少侯圣旨下来后,九关九城里的人都对他十分关注,自然知道他身边有一个叫郭信的随从,也知道孟轻筝跟燕朗和郭信组队,三个人上了战场,配合十分默契。

    任四海惊道:“孟轻筝和郭信居然被抓了,竟还有这种事情,我还真的不知道呢!”

    “昨晚才发生的事情,任关侯不知道很正常,姜王叔此举,不是冲着孟轻筝,也不是冲着郭信,而是冲着燕朗去的,燕朗一战成名,孤身入敌营,斩断高挂的白旗,对姜王叔来说,燕朗可能是个很大的威胁,就算燕朗不算威胁,但燕朗斩白旗的行为,肯定也惹怒了姜王叔,姜王叔是想用调虎离山之计杀了燕朗,我奉命前来,一是保护燕朗,二就是肩负救出孟轻筝和郭信的使命,只是孟轻筝和郭信被冯英带进了姜国的清江关,如今姜国的清江关城墙上方还挂着白旗,我们无法宣战,也不能动兵,那就只能智取了。”

    卫兴达问道:“陈督侯,我们要如何智取?”

    卫兴达问完,任四海也略带好奇的看向陈东雁。

    这位陈督侯,打小与陛下一起长大,实力惊人,但一直护佑在陛下的身边,当了督侯之后,也是威名远播,他既有勇,也有谋,想必说出来的计策,也非常有用。

    宋太来也看向陈东雁。

    陈东雁没摆谱,直接将自己的主意说了出来:“前有燕朗潜入姜国兰州关,后有孟轻筝和郭信被带入姜国的清江关,不管是前面一件事情,还是后面一件事情,姜国那边必然把城门守的很紧,我们想潜入进去,很难,想救人,更难。”

    “而想成功把人救出来,就得让姜国人忙的无法顾及。怎么让他们忙的无法顾及呢?当然是宣战了,一旦齐国宣战,攻打姜国的清江关,那他们必然要积极应战,城内的士兵一调动起来,城内就会比较乱,看守的士兵也会变少,这对我们来,是极好的机会。”

    “我已经跟陈弘商量好了,我负责斩姜国关城上方的白旗,任关侯负责带兵攻城,陈弘混乱摸进姜国关城内,救回孟连轻筝和郭信。”

    “当然了,我们这次的宣战,主要是为了救回孟轻筝和郭信,但若是能趁此机会,收复失地,那就是喜上加喜,我的目标,也是趁着这个机会,收复失地。”

    说完,喊道:“任关侯。”

    “在!”

    “你帮我准备几样东西,我和陈弘先去休息,睡醒后,我们再详细商量具体的细节。”

    任四海问道:“要准备什么东西?”

    陈东雁出去,将马背上一侧箭袋里的箭抽了五根出来,递给任四海:“具体准备什么,你去问武器师,我要用这些箭射穿姜国城墙上方的白旗,箭矢打入旗杆之后,可以瞬间燃烧起来,越持久越好。”

    任四海听明白了,说道:“我一定办妥。”

    陈东雁嗯一声:“有劳了。”

    任四海亲自去办这件事情,卫兴历领陈东雁和陈弘下去休息。

    陈东雁和陈弘赶了一天一夜的路,中间一个盹都没打过,铁打的身子也扛不住的,不管这二人有多厉害,那还是凡体肉胎,也会累,也会困,这个时候两个人就都极累极困了,去到厢房,各自洗了一下,躺床上就睡。

    睡到晚上起来,一切都准备就绪。

    任四海将包裹了火油的五支箭递给陈东雁:“按照陈督侯的要求改的,一定不会让陈督侯失望,陈督侯要不要试试?”

    “不试,我相信齐国的武器师。”

    陈东雁将箭收回箭袋,喊众人到跟前,开始布战。

    战术很简单,陈东雁在前,斩断白旗,任四海等人带兵去攻姜国城门,陈弘趁乱从姜国看守薄弱的地方用轻功潜入进去,能不能救出孟轻筝和郭信,就看陈弘的本事了。

    陈东雁相信,陈弘能将孟轻筝和郭信救出来的,对他那边,并没有多少叮嘱,只是对任四海这边,叮嘱就多了,除了攻城外,还得守好自己的城门。

    几个人又商议了一阵子,最后定下宋卫兴达守城,任四海亲自出战,带上宋太来,去攻姜国城门。

    趁着这个机会,强势收回失地!

    陈东雁说道:“晚上视线不好,我们白天再去,今天晚上让士兵们都好好休息。”

    任四海一行人还没应话,陈弘先道:“堂哥,你要用魏惊才的箭去断姜国城门上方的白旗,白天会不会太招摇了?众目睽睽之下,被姜国人拿住把柄就不好了。”

    陈东雁勾了勾唇:“要的就是众目睽睽。”

    陈弘:“……”

    众人:“……”

    陈东雁解释道:“魏惊才守姜国城门,我一旦靠近,他必然会用箭射我,他射了我,我就拿他的箭再去射旗杆,这叫你来我往,我箭术不好,射偏了,没有射到魏惊才,射到了旗杆,也不怨我吧?只要我手中是魏惊才的箭,再让所有人都看到魏惊才确实射了我,我只是出于应战的本能,这才反击的就行了。”

    先前这些话陈东雁跟陈弘说过,只是说的略有出入,大致意思差不多,但任四海几个人不知道,陈东雁这般一解释,他们瞬间就明白了。

    他们冲陈东雁竖起大拇指:“陈督侯高明!这样姜国人就说不出什么来了。”

    他们都相信陈东雁有能力斩掉那个白旗,是以吃了晚饭之后,让士兵们都去休息,养好精神,等待明日黎明到来的宣战。

    姜王叔没有神通能力,研究出来的神图也有限,他能针对性的看到一些关城内的情况,但天下之大,他还有很多地方看不见,也就不知道冯英和冯越那边的情况如何了。

    收到姜乘池的信后,姜王叔立马打开看,看完,勃然大怒!

    冯越居然被陈东雁杀了!

    陈东雁!

    姜王叔虽然阴狠严厉,但很爱惜自己的羽毛,冯越是他的随从,跟了他几十年,如今居然惨死在陈东雁手中,姜王叔哪能不恨,哪能不气!

    信中说冯英已经带着孟轻筝和郭信入了清江关,陈东雁和陈弘赶去了,但没赶上。

    姜王叔眯了眯眼,收敛周身戾气,喊道:“银桑,你出来。”

    银桑立马从暗处现身,恭恭敬敬道:“王爷。”

    姜王叔说道:“你亲自带上最精锐的暗卫军,不要太多,免得打草惊蛇,三千人足够了,再从新兵营里挑选五个刺探,为你们刺探情报,准备好就立马出发,前往齐国的清江关,每个人单独上路,定一个地点,然后再汇合,速度要快,最迟明天早上,一定要抵达齐国的清江关。”

    越接近紧张的地方,我就越想快点写完,但这一部分是四个情况一起写的,兰州关、清江关、姜王叔、燕宁,所以也快不起来,四个场景的内容紧密相连,我还是慢慢的写,你们慢慢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