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星辅仁世 » 第九章 受降城出塞

第九章 受降城出塞

    自从杨赐撒手人寰,杨佑与刘备内堂一叙,刘备向杨佑诉尽衷肠,表明志向后,杨佑便决意要助成刘备的仁义之世,他要为刘备制定一个一统天下的方略,但在这之前有一件事情必须提前做好,那就是北方少数民族。

    历史上汉末三国一统于西晋,短短五十年后,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建立数个非汉族政权,将西晋驱逐出中原,形成与南方东晋政权对峙的局面。

    北方汉人沦为两脚羊,被迫南迁,中原大地一片焦土,十万之邑在熊熊大火中化为废墟,埋葬万人之墓。

    他要与刘玄德一同建立一个老有所依,幼有所育,壮有所用的大治之世,他已决心辅佐刘玄德,成就昭武大业!

    只是当时身在天子脚下,他杨佑还是汉室之臣,洛阳人多嘴杂,如若这番话被有心之人听去,会对杨家不利,毕竟身为旧汉属官,却心生佐他主之志,如此二臣之心,只怕是会牵连三族。

    而要建立昭武伟业,仁义治世,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人才。

    演义中的五虎将,关张赵马黄。

    杨佑此番北上的原因之一,便是为其中一人。

    在原本的轨迹上,刘备鞭打督邮后,投奔同窗公孙瓒,之后多次借兵才识得一人名曰:“赵云,赵子龙!”

    常山赵子龙浑身是胆,有常胜将军之称,如今刘赵二人的轨迹被自己错开,他可不想让未来的路平白少一虎将。

    杨佑先是在常山国元城下榻,写下一封拜帖送往常山王府。

    次日,常山王接见杨佑。

    杨佑见到那常山王,已然是耄耋之年,却神采奕奕。

    “后学末进杨佑,见过常山王殿下。”

    那常山王见杨佑彬彬有礼,随即大笑赐座。

    两人一番寒暄后,杨佑问起赵云下落,却被告知无有此人。

    杨佑思虑再三后又转往常山治下真定县,得知赵云自幼入山学艺还未归来,于是是作书信一份,交于乡老,托其代为转交。

    其中杨佑对刘玄德极尽赞美之词,道尽汉室倾颓之势,诉说刘玄德忠贞之志、爱民之心。

    “望英雄助琅琊刘玄德一臂之力,匡扶汉室江山,拯救黎民百姓。”

    杨佑随即再度北上,一路上几遇狼虫虎豹,披荆斩棘。

    那日杨佑行至雁门关。

    远远望见关楼,雄关隘口,高耸肃穆,果真有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昔日飞将军李广就曾在此和匈奴对峙多年,匈奴闻飞将军之名惧而不敢犯境。

    城楼外,杨佑提笔书下一首《雁门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这原是唐代诗鬼李贺的千古绝唱,《雁门太守行》。

    如今杨佑见到这雁门关,心中豪迈悲壮之情无以寄托,恐怕只有这首千古绝唱才能表达自己的心情了。

    恰值秋季,西风肃杀,寒霜凝重,倒也应景。

    “喂!年轻人,看你不像边塞人士,你打哪方来的!”

    杨佑回头一看,是一老丈,身着粗布单薄衣裳,身上缝缝补补,满是补丁。

    “回老丈的话,在下的确不是本地人士,是弘农人,欲领略边塞风光,故而来此。”杨佑拱手一礼回话道。

    老丈闻言叹息道:“你既然是弘农人士,天子脚下,自然是胜过这边塞苦寒之地,何必来此受苦,更何况如今凛冬将至,天将大寒,唉!就连本地人都常有冻死,何况你这繁华之地来的富家子弟。唉!有福不享,偏来寻死,不知死活啊!”

    杨佑闻言也不与之争辩,他此来也带了貂绒锦袍。

    但看着眼前来来往往的人们,别说厚衣服了,能穿一件没有补丁衣服的人也没有几个。

    面对这样的世道,如今仅凭借他的力量根本改变不了什么。

    待到天下太平一统,他定要叫这一切苦难,从人间消失。

    杨佑转身上马,扬鞭催马,直奔受降城。

    出雁门,越过长城,入云中郡。

    什么叫艰难险阻,什么叫天险,什么叫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一路上杨佑多有见识。

    沿着外长城向西去,可直达受降城。

    受降城,曾是武帝时为接受匈奴贵族投降而建,故而也叫三降城,位于河套北岸,漠南草原。

    受降城以北便是鲜卑地界,昔日鲜卑首领于光武帝年间归复大汉,受命管理鲜卑各族。

    如今鲜卑愈加壮大,而汉室愈加倾颓,此后天下一统,首先要做的事情就要行昔日冠军侯之事,以绝他日五胡之事。

    然而大漠之中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要想将之一一击破,首先寻其踪迹就是一大难事。

    当初飞将军李广就是因迷路而留下李广难封之句,就连大汉第一导航张骞都迷路大漠。

    他来此大漠就是探清鲜卑实力,水草分布,更能磨练自己的心智,也许这的确无异于寻死,但他绝不会死在这里。

    杨佑初入云中便已经看见许多不似中原的衣冠打扮。

    杨佑将白马换成骆驼,花重金打点好了一队商贩,跟随着他们向塞外出发。

    汉代的贩运贸易还是比较发达的,但是因此也引发了多次叛乱,故而管理十分严格,但自桓灵以来,管理日渐废驰。

    鲜卑与乌桓的崛起,与之脱不开干系。

    但东部乌桓有公孙瓒抵御,不足为患,鲜卑实力日渐强盛,却内敛锋芒,足见其野心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