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好汉传奇 » 反间计逼反皇甫雄 招三贤齐归梁山泊

反间计逼反皇甫雄 招三贤齐归梁山泊

    上回说道陈希真等人方才遭一败灰头土脸的回城,不想屋漏偏逢连夜雨,惊闻马元、皇甫雄复叛,魏辅梁、真大义、刘永锡遇害,田虎、王庆作乱之信,须知这马元、皇甫雄二人本是梁山附属清真山头领,后归降云天彪,被朝廷封做登、莱二洲防御使,如何复叛?

    却说那日,李大明、赵源捷、季逸文三人奉命前往登、莱二洲寻马元、皇甫雄下落,着季逸文本是清真山小喽啰,那日来寻宋江求援,因梁山被陈希真、召忻围堵在小汶河,无法救援,后马元、皇甫雄归降,季逸文留在梁山俊中,自识得马元、皇甫雄二人边带着李大明、赵源捷先前往莱州。

    行五六日,眼看莱州将近,李大明三人就在一处小镇歇息,李大明与众人商议道:“如今这皇甫雄投降官军已有数年不知其现如何。”季逸文道:“小弟已经探得清楚,这皇甫雄到任后倒也算是清政爱民,本州知州名唤韩越,原先在大名府时军师打破城池,他的妻舅一家被害,故与梁山有仇,与皇甫雄处处为难,打压他,去年都省来了个好官,名唤钱鹏宇,赏识他武艺高强,升他做莱州都监,不想三月前钱鹏宇病故,现如今莱州文武不合。”李大明道:“如此却有可乘之机。”

    待到次日,众人离了小镇往莱州走,行过数里到了一出山岭,山峰险峻,四面环水,众人便走边聊。

    只听得一阵梆子响,众人拔出兵刃,山上撞出两个好汉来,并不答话,挥刀就打,李大明、赵源捷拔出兵刃前来对敌。

    四个方交手数合,只听山上一人喝道:“且慢。”四人停下来看时,山上走来一人,生的面方耳大,三寸胡须,体态轻盈,一步从一块石头上跃下道:“可是季逸文哥哥。”

    季逸文看时认出来大喜道:“却是周兄弟。”众人收住兵器,季逸文道:“此人姓宋,双名子豪,人称斑彪狼,我二人本皆是登云山小喽啰,后随头领上山,他未曾去。”众人行了礼。

    宋子豪道:“这位兄弟名唤周鹏程,乃是河北人氏,与我二人本同是登云山头目,因他好杀人,人称索命鬼王,另外这位兄弟姓黄,双名镐博,善通水性,人称浪中飞龙便是,那年你们走后,余下人便推举我和周兄弟为头领。”

    季逸文道:“你等不在登云山,缘何来此处。”宋子豪叹道:“你等走后,官府便派大队军马前来围剿,我等只有几十人,如何是对手,就趁乱逃了下山,因我与黄兄弟相识,故到莱州投奔了他。”众人叹息不已。

    黄镐博道:“几位好汉来此处何事。”李大明道:“我等奉公明哥哥江陵特来查找昔日叛徒皇甫雄下落,将其策反,休要再做官府鹰犬。”周鹏程道:“这皇甫雄,我等也曾与他交过手,也是条好汉。”宋子豪道:“无论是江湖情义,还是我和季哥哥相识之情,我等愿相助。”李大明大喜道:“如此我便有计可赚这皇甫雄了。”众人忙问何计,李大明说了如此如此,众人点头应了此计,赵源捷道:“如此,此处大事已定,我且先前往登州寻马元下落,每日只在登云山歇息,你等功成前来找我。”众人点头,赵源捷领十几个小喽啰赴登州去了。

    次日,宋子豪点起本寨两千人马,留下季逸文、黄镐博守寨,和李大明、周鹏程往莱州进军,约莫过了两个时辰,在莱州城附近下了营寨挑战。

    却说这皇甫雄,自政和七年投降到今已有三年,因他有些武艺,在莱州境内颇有威名,但如周鹏程所说,十分不得志,这日听闻草寇犯境,知州大乱,连忙对皇甫雄道:“还请皇甫统制带兵讨贼,待平了贼寇,本州保举你。”皇甫雄应了,点起两个防御下城,这两个防御使都是皇甫雄所提拔,一个名唤郁睿涵,因他武艺高强,敢冲锋陷阵,人称当头狼,还有一个名唤陶展鹏,善使一大锤,重达三十斤,更兼颇通水性,人称撼地狮,三人点起两千军马下城。

    只见这城门响处,三人除郁睿涵为步斗,余下皆骑战马出来交锋,李大明见此便唤一个小喽啰过来与他叮嘱。

    只见两军相距五里,那小喽啰扑得出阵,拉住皇甫雄的战马哭道:“皇甫头领。”众人皆惊,皇甫雄大乱,一面将飞廉去把小喽啰挡开道:“你是何人。”小喽啰哭道:“小的本是清真山的头目,那年奉头领之命前去求救宋公明,却因梁山兵马被陈希真阻挡故无法救援,后头领归降,小的便留在梁山,昨夜小的不是给头领写信,头领还回信答应小的前来归诚公明哥哥麾下。”皇甫雄急道:“休要胡言,我已归诚官军,绝不落草。”一镰劈下来。

    恰在此时,李大明一杆剑横扫而来挡住这一镰,那小喽啰回阵去了,李大明道:“皇甫兄弟休要在此做戏,快快归顺。”皇甫雄此时早已心乱,仗着镰与李明厮杀,郁睿涵、陶展鹏出马相助,周鹏程挡住郁睿涵,宋子豪对敌陶展鹏,三对战将各自寻对手厮杀,但见:

    马蹄纵横,臂膀交错,炎炎烈日,六虎交锋,勇健李明,剑法精湛,力敌皇甫飞镰,骁勇鹏程,方天戟刺,堪敌睿涵炎刀,只看金银交错,火光碰撞,却是子豪铁枪横扫,展鹏大锤难敌,正是人间一场好厮杀,世上难得遇敌手。

    三将对敌过二十余合,李大明一剑拨开皇甫雄镰,回身道:“将军莫忘了今夜于西门献城之事。”宋子豪、周鹏程也附和着走了,皇甫雄气急败坏正要去追,城上却鸣金收兵。

    皇甫雄只得回城,对韩越道:“大人,小将正要去追赶贼寇,为何收兵。”韩越道:“我恐将军有失,故鸣金收兵。”三人如何不明白韩越怀疑皇甫雄,皇甫雄道:“大人,小的忠心耿耿,绝不叛官军。”只看韩越举棋不定,三人只得告退。

    韩越与本府几个心腹商议此事,其中一个心腹道:“大人,依小人之见,这皇甫雄本是梁山贼寇,自归降后与大人一直不和,保不准其心念旧主。”还有一个道:“大人不如这般,明日厮杀,叫皇甫雄领兵去追赶,若是他捉贼回来,大人自可放心他,若是没有,必是谋反,可立刻拿下。”韩越大喜就命众人照做。

    却说皇甫雄回到家中叹息不已暗道:“我本忠心于韩大人,却不想遭他猜忌。”又想起阵上那小喽啰所言暗想:观此人阵上所言,似有期盼之意,若是仍旧归于宋公明手下,也是一条路。当夜皇甫雄辗转难侧,暗自思量。

    皇甫雄猛地惊起,想道:“贼人诬陷我今夜献城,莫不是要来夜袭,我且率军去捉他几个,以表忠心。”就领了兵马,派五百刀枪手,五百弓弩手去城门上,吊桥边埋伏了。

    待到三更左右,黑夜中果见一支军马悄悄入城,却看不清模样,官兵正要确认,皇甫雄喝道:“此定是贼人,放箭。”只见这城上城下埋伏的乱弩齐发,贼兵倒下无数,众人喝彩不已。

    却听得一阵冷笑道:“皇甫将军立下好大一功勋,公明哥哥必会恕你先前之罪。”皇甫雄大惊,点起火把时,却见死的都是些乡勇兵,这支乡勇兵本是听说城内大乱,特来相援,今夜又恰好无月无风,被皇甫雄误当贼兵将其射杀。

    只见城上城下齐声喝道:“反贼反贼!”皇甫雄怒道:“待我前去捉拿贼首,再来证清白。”只有五百心腹人马和郁睿涵、陶展鹏愿随,三个飞也似的出城去了。

    李大明见皇甫雄出来,连忙便躲闪,逃了过去,皇甫雄恼恨,奋起直追,直追了半个时辰,早出城去,待追过一片树林,却见脚下无数钩挠扔出,绊马索飞来,早将陶展鹏先捉了过去,皇甫雄和郁睿涵大乱,连忙回身便跑,却见黑夜中李大明忽地从旁边杀回,郁睿涵不曾提防,被李大明一剑刺中郁睿涵肩窝,众喽罗绑了,唯有皇甫雄逃回城去。

    皇甫雄刚到城下却是一乱,原来宋子豪、周鹏程两个自李大明将皇甫雄三人引出后便趁夜袭城,城中兵力大多在西门,早被两个攻破东门,杀散守城兵力,周鹏程活捉了韩越,皇甫雄见此情形,叹息不已,拔出腰刀便要自尽。

    却见一人喝道:“将军且慢。”却是李大明奔来,皇甫雄叹道:“我先前叛变梁山,如今又丢了城池,已是无言活在世上,还请阁下给个痛快。”李大明道:“将军此言差矣,宋公明哥哥知你二人投降非本意,故特请我等前来劝你等仍旧共聚大义,不得不出此下策,将军恕罪。”皇甫雄道:“朝廷不曾亏负我,山寨也不曾负于我,我却屡屡相叛,已无颜活在世上。”李大明道:“将军真这般想?”将皇甫雄并被俘两个带来,将手一招,小喽啰将被俘的府衙官兵带来。

    李大明喝道:“你且将方才你所说昨夜你那鸟官所说之话道来。”那些被俘官兵磕头道:“还请大王恕罪。”便一五一十道来,口里说道:“还望将军饶命。”皇甫雄见说,想起旧日被压迫事来,发起狠,喝道:“狗官。”一刀将韩越剁翻在地,郁睿涵、陶展鹏也是一惊,手尚自颤抖,皇甫雄道:“二位兄弟如今你等也看见了,我不忍二位将军替我负罪,还请二位将军随我同上梁山匡扶大义如若不愿,二位将军尽可离去。”这郁睿涵、陶展鹏一来是已无退路,二来二人皆是二十八宿之数,见如此情形齐声道:“愿随兄长同往。”那些兵士愿走的随几人同去,不愿走的各自散去,众人收拾钱粮出了城,烧了山寨,往登州去了。

    如此便是皇甫雄复叛前后因果,却不知赵源捷一路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