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穿到水浒怎么办 » 34.可要知刀剑无眼

34.可要知刀剑无眼

    “天气甚好,踏雪寻梅如何?”

    “现在?”武松转首,勒住马头笑道:“天气太冷了,你不带毡笠斗篷,在这里骑马可不轻松。”

    宋清和天真反问:“不过简单骑一段,之前在街里都没用上。”

    二人到底折返去买,除去保暖锦帽,还有露指手套,出了店家,二人跃马投东。

    冬有密雪,雪地中马蹄声踏碎琼乱玉,马匹鬓毛飘竖,背向北风而行。

    宋清和心中肆意畅快,甩起马鞭,耳畔北风尖锐的呼啸伴着马匹嘶鸣,径直向山林深处奔去。

    他在现代骑过,玩的始终不尽兴,在穿到宋府后也练过,不过府中人怕他摔专拣温顺的马匹,而跟武松说的骑马之初,客套而已。

    脸上如冷刀割面皮,宋清和抬眸远望,又一次挥手扬马鞭。

    “驾!”

    “那是梅花,对吧。”宋清和兴奋遥指。

    武松望过去,也有些兴奋:“走吧。”

    碎雪压枝,浅妆古树,难掩枝头红梅,傲雪临风,是天地间独映入眼眸的一抹姝色。

    宋清和抬手折下一枝,调转马头朝武松粲然一笑。

    武松一手挽鞭,慢下速度,“看你刚刚,我以为你会留它。”

    宋清和抬起脖子前视,鼻端残余幽幽梅香,哑然失笑:“梅兰竹菊,花中四君子,今日我遇见之一,只是远观怎么够。”

    武松收马鞭停住动作,半秒钟停顿后:“有时候,只需要简单欣赏。”

    宋清和一手扯缰,离梅树近些,随后眼神聚焦到武松身上:“花开折时堪需折,遇见了,又喜欢,为什么克制住。”

    “眼前的和到手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我不单想要手里的,还想要这棵树。此树若是有主,我就将它买下;若是无主,我就让家仆把它移到庭前。”

    “原来你是这么想的。”武松轻笑,停顿一下又言:“要是喜欢梅树,有处梅馆就专卖梅。”

    宋清和微微拧眉回想,从后脑翻出不关注的事:“那家梅馆,纯是以病梅为乐,无聊至极。”

    “不聊这些,没意思。”

    “那聊什么有意思。”

    “有意思的多了,边走边聊,走。”

    宋清和双腿一夹马腹,马鞭轻挥,嗓音少年肆意:“我看过一戏文,说的是梅花妖爱上少爷,后来少爷伤了花妖的心,又外出寻求本领,途中一次意外差点见阎王,还是桃花妖散了自己的命去救少爷。”

    “你说,我也是个少爷,怎么就没遇上这种好事。”

    武松听了后沉默,最终道:“你也说是戏文,怎么当的了真,不如讨论那少爷恢复后是怎么样的。”

    宋清和没要到想要的结果,还是认真回道:“少爷功成名就,终身未娶,寄志于物,这就是画本子的常见套路。”

    武松:“这种画本子中可不常见,功成名就却没有夫人儿女满堂,这个人也算长情。”

    宋清和被北风打脸,听得有些漫不经心,手指漫不经心敲打马背,猛地听见长情二字,突然抬头看眼武松。

    “怎么了?”

    “哦,没什么。”

    宋清和重新低下头,水浒中你们一个个跟禁欲一样,一百零八将去三舍两瓦的,手指头都数的过来,而且还是一群二三十的年轻力壮,很难想啊。

    “停一会吧。”

    “嗯?”

    宋清和转头疑惑看向武松,用眼神询问,怎么回事。

    武松瞥了眼宋清和被冻的发红五指,“天冷,休息一下,不然手会冻的失去知觉。”

    宋清和五指交叉,双手自内而外的燃烧发热,甚至很烫:“没有,我现在感觉很好,甚至想摘掉手套。”

    二人在一处树下停住,前方有一个巨石,再往下就是山脚,地形平坦。

    宋清和抬头,头顶枯灰色的树冠被雪压低,沉甸甸的就像兄弟的爱一样。

    两匹马被拴在旁边,宋清和默默后退,退到树的另一侧,然后抬腿踹过去。

    武松耳聪目明,鞋履踩在雪上发出吱呀声清晰传到耳内,随着宋清和抬腿踹树,他轻轻一跃跳出树圈之外,随后借力上马。

    这一脚是无差别攻击,宋清和迷茫抬头,好大的雪,不仅砸在头上,甚至有些迷进他眼睛里。

    眨眼四五下。

    宋清和也跃上马,刚要开口,就见武松竖指停在唇前,双目紧盯前方。

    一阵如雷的马蹄声从远方传来,越来越近,伴随着兵器交接琅琅铮锵,是一群马贼围着一个女子动兵器打架。

    七八个马贼,宋清和清晰可见他们眼中的不怀好意,女子面容未见,手上动作却愈加力不从心。

    “她受伤了。”武松轻声解释,却没有出手想法。

    宋清和凭借优秀视力,终于见到不真切的女子面容,脸很白,苍白的那种,五官不清楚,手腕,胳膊,腿上都渗出血迹,此刻单手持枪,清冷出声。

    “无耻鼠辈,哪怕今日我受伤,也照样能将你们挑下马。”

    为首的马贼眯起眼,横刀笑道:“花小姐,我看你是还没认清形势,眼下就你一人,还身受重伤,还不乖乖向我们求饶,真动起手,可要知道刀剑无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