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回到梦想年代 » 第24章 期末考试

第24章 期末考试

    一周的时间,转瞬即逝。

    6月29日。

    信城一中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按照往常的规矩,所有考生将按照上一次月考的成绩,打散排序。

    这也就意味着,年级前一到四十的同学,在一号考场。

    后面的考生,依序往下排列。

    而路远,很轻松地在最后一个考场,三十号考场的名单上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同样看到他名字的唐婉朝他眨了眨眼睛:“这次得靠自己了啊。”

    路远一脸骄傲:“我留在这个考场,凭的可是自己的真本事!”

    唐婉捂着嘴直乐。

    路过的老朱看到自己的两个学生在这,过来叮嘱唐婉:“仔细,认真,别马虎,这次争取把欧阳清那小子从第一名的位置上踹下去。”

    唐婉举着小拳头点头,很有信心。

    然后老朱又转过身,看了一眼路远:“……加油。”

    路远:“……”

    没了?

    说好的对差生一视同仁呢!

    一旁的唐婉笑得合不拢嘴,偷偷朝着他挥了挥手,走向了属于她的第一考场。

    而路远转身,向另一边走去。

    在远离主教学楼的另一边,矗立着一栋老教学楼。

    这栋楼很小,以前是纺织厂的厂房。

    后来被改建成学校,拿来当做教室。

    因为是厂房,所以也没有二楼,是一长溜的平房。

    满打满算,也就能放下六个教室。

    而路远所在的第三十号考场,就在这旧楼房的最尾端。

    离开主教学楼,来到这一边的时候,就像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明明已经临近考试了,走廊上却还到处是追逐打闹的学生。

    直到铃声响起,老师们抱着试卷过来催促,这些学生才不甘不愿地回到自己的考场。

    在这栋平房考试的学生们,通常都称自己掉入了“垃圾场”。

    而三十号考场,就是垃圾场中的臭水沟。

    坐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上,路远看着一群人在讲台和桌上跳来跳去,然后把黑板画得鬼一样。

    甚至直到考试开始,还有好几个空位根本就没有人来。

    连监考的老师也在把试卷发完之后,就往门口一坐,和隔壁监考的老师聊了起来。

    整个考场都是臭棋篓子,就算放开了给他们抄,也就能抄出个倒数第一来。

    所以每次到三十号考场来监考的老师,都乐得轻松。

    第一门考的是语文。

    考场意外的很平静。

    就算三十号考场的学生学习再差,任何一个人都能在语文试卷上面写上两个字。

    所以直到考试结束的时候,考场里的学生都还算齐整。

    对于路远来说,语文考得还算……差强人意。

    一上来看到眼前的古文翻译和古诗词背诵,就让他有些愁眉苦脸。

    相比于历史和政治,他在古文背诵上确实没花太多功夫。

    毕竟大量的古诗词,换来的也就那么几分,他只有半个月的时间,干脆就把这部分放弃了。

    而古文翻译,更多看的是平常阅读的语感。

    但毕业后那么多年,一个闲着没事的正常人,谁会没事去抱着古文读呢?

    倒是小时候看起来深奥难懂的阅读理解,以成年人的目光看来,实在简单得很。

    作文题目也稀疏平常,他从胸中打好草稿,到下笔写完,可以说是一气呵成。

    不求拿多少分,至少不要扣太多分就行了。

    下午考的是政治和地理。

    后世有一个说法,说中年人最热衷的是什么?

    教育别人和指点江山。

    作为拥有油腻中年人灵魂的路远,政治题做起来是行云流水。

    小时候看政治书,总觉得上面谈论的都是些假大空的东西。

    但等到上了年纪,真正接触到这个世界的本质,才知道原来从一开始,政治书上教的都是最干的干货。

    特别是高中的政治书。

    几乎将近百年来,那些最精华,最有用的道理,掰碎了一点点讲给孩子们听。

    反复检查试卷,确定没有什么错漏之后,路远提前交卷。

    给下一门考试预留了些时间。

    第一天的最后一门,考地理。

    是路远相对弱势的一项。

    在文科中,地理属于最接近理科的科目。

    好多文科生面对着千奇百怪的洋流和太阳高度角,脑子里都一塌糊涂。

    路远倒不是觉得它复杂,单纯是因为这是一门相比于其他文科科目来说,更需要理解的学科。

    那些背记的内容,他可以很好地掌握,但是涉及到一些计算问题,他就一筹莫展了。

    不过幸好这样的题目不多,他稍微算了算,大概也就十分的样子。

    苦思冥想着算了半天,总算在铃响前,勉强算出了个数字。

    期末考试的第一天,圆满结束。

    第二天。

    上午考的是数学。

    对于数学,路远的把握也不是很大。

    这是一个需要大量刷题才能有所收获的科目。

    而路远刷题的数量和质量,短短半个月的时间显然不够。

    但好歹算是把卷面全部填满,不像以前,大半张白卷就交上去了。

    下午第一门考历史。

    对于脑海中已经建立起成熟的历史观的路远来说,整张试卷就好像送分题一样简单。

    除了几个非常刁钻的具体到某一年的历史事件,可以说没有任何一题让他感觉到了挑战。

    很快,最后一门终于要来了。

    期末考试的终局。

    广大学子们最翘首期盼的一场考试。

    英语!

    ……

    信城一中的校园里,正是考试的时间,校园里显得空空荡荡。

    只有零星几人行走在林荫大道上。

    一名须发皆白的老人走在最前面,旁边跟着的是一中的校长蒋胜利。

    蒋校长正摊开手,向身后的几人介绍着这一年的情况。

    “……这一年下来,教学任务有序开展,相信今年高考应该会有不错的成绩。”

    老人微微点头,问道:“现在是高二的期末考了吧?这一届的学生怎么样?”

    蒋校长笑道:“对于这一届高二,我们可是给予了厚望,相信这届的两个优秀学生,欧阳清和唐婉,各位领导应该也有耳闻。”

    听到这两个名字,后面几人相继点头。

    这两名学生,自进入一中起,成绩就一直保持在县里的前几名。

    县里上下对于他们两个冲击清北也是信心十足。

    但有一个领导却说道:“虽然一中确实培养了几名尖子生,但整体的教学氛围,我看却不是很好啊。”

    听到他这么一说,众人侧目。

    这人昂着脑袋,微摇着头:“上次会考的时候,我来一中巡查,就看到有学生明目张胆地抄袭,监考老师连管都不管。”

    蒋校长一眼认出,这就是之前他去局里开会的时候,在会上痛陈一中考试风气败坏的李副局长。

    “会考的时候,可能有些教师确实是松懈了。”他尴尬地笑笑。

    “话不能这么说。”李局长冷笑一声,“光是会考的时候松懈吗?期末考试呢?”

    “这……李局,您这个话是什么意思?”蒋校长面色也冷了下来。

    对方这显然是指责一中包庇学生作弊,这样的罪名一旦落实,对于学校声誉可是毁灭性的打击,哪个学校肯担?

    更别说期末考试完之后,马上就是信城中学六十周年校庆。

    这种节骨眼上,没人希望出问题。

    “我也没什么意思,就是恰逢今天期末考试,秦老,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四处走走,亲眼看看。”李局长擦了擦眼镜,笑着邀请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