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我有满山的红伞伞 » 第210章 浑然天成

第210章 浑然天成

    韩德龙让胡晓丹感慨的不仅是气魄和用人。

    是专业....

    顾渊零零碎碎的从小世界山岭上把那些长势不好的茶树移植出来,连同家里二十多颗一起给了韩德龙。

    六十多株岩茶树,每一颗都被韩德龙当成了宝贝,编号,取名,分散种植在山崖上。

    树枝种植的朝向和周围岩石的搭配也很讲究。

    峡谷,岩石,茶树,浑然一体,自成韵味。

    胡晓丹一进去就惊呆了。

    根本看不出任何破绽,谁来也笃定这里就是天南岩茶的原产地。

    偏偏韩德龙没有得到授权,只清楚这是俞政妈妈,没有做详细解释.....

    只是做了一顿农家午饭款待....

    直到下午顾渊赶来,她才压住心里的震撼,跟韩德龙竖起了大拇指。

    “还有多少茶树可以移植过来?”

    “至少五十颗!”

    “太好了!你开挖的时候,尽量把根系保存完好,这些先移植过来的,成活率都不成问题。你看那斗墨岩上几颗茶树,抽芽了,疯狂的抽!”

    胡晓丹看见那几颗茶树,就想笑。

    也就是那几颗茶树,把她都迷惑了,压根没想到是刚移植的。

    更没想到,因为光照,土壤肥力的关系,茶树压抑了生长态势,一下子换到适合生长的环境。

    长的张牙舞爪的。

    侧面也印证了韩德龙他们配置的土壤,相当成功。

    “行,反正我放寒假了,有空时候再去山上转转,把适合移植的茶树都给你挖回来!还有,你有信得过的工人,可以雇佣两个,茶艺师让他专心看着茶树,粗活让别人干!”

    茶园的工作人员只有一个,两人把人家搬走的老房子草草粉刷,就住在里面....

    对于这样的人才,顾渊也很爱惜的....

    “哪里找那么多可以信任的人,我最近都在卧虎岭村转悠,那村子好多人都跟你沾亲带故,临时用工我都打电话把他们装过来,用完又装走,跟他们说看在你们家面子上才高价雇人,这些人很领情,也很规矩,比长期用人安全!”

    “你夫人身体没有完全康复,家里雇一个人照顾一下?”

    “托你的福气,我爱人现在康复的极好,现在在家闲的没事,帮忙照顾几个病人的饮食......”

    “最后一个阶段,不要掉以轻心,若是能请到合适的保姆,哪怕高价,或者有亲戚帮忙,也要花钱照顾嫂子,她这个病,压根就不能劳累!”

    在一边听着韩德龙和顾渊说事的胡晓丹,忽然感觉顾渊这种甩手掌柜,还真的要韩德龙这样的老江湖帮忙坐镇后方。

    韩德龙思虑周全,顾渊敢打敢冲。

    黄金搭档啊。

    猛然才想起,顾渊提醒那个治疗病症,是自己的专业。

    “韩老哥,我想调集你夫人和几个服用极品松茸的病友资料,顾渊,明年初,采摘松茸的时候,倘若有哪些达不到食用规格的,也给一点给我,我让实验室开始着手研究松茸醇的提取!”

    “丹姨,用我那个比较贵,现在谢向西已经被弄进去了,明年楚山,春城的松茸渠道,已经掌握在我们手上了,三井没有接手,让给了岩崎家族。那些没有达到出口级别的松茸,又没开伞的很多,本身卖不上太高价钱,我让他们给你送!”

    胡晓丹哑然失笑,儿子给他说过,顾渊让李显和野生菌贩子一起合作填补谢向西离开以后的收购渠道。

    “也是!但是丹姨也需要你的极品松茸,只不过量会比较小,对了,还有大鸡枞!”

    “丹姨和杨静教授联系一下,她也在跟踪这几个病人,行进研究,她那里资料比较全,比病人更能说清楚!”

    说完顾渊在微信里,把杨静的联系方式推送过去。

    胡晓丹如获至宝。

    有肿瘤方面研究的教授做出系统分析,至少在研究药物靶向方面,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还是老爷子有眼光,回想起当初你来我们家,我失礼的样子,我就想挖个地缝钻进去.....”

    -----------------

    建设两个只用于养鱼的小水库,对于华夏西南的基建能力来说,就是小的不能再小的一道菜。

    扩充库容,修筑大坝,三下五除二就同时搞定了。

    蓄水完成一周,春城水产所和陈可亦团队派去设置的网箱鱼儿都一条没死....

    菁月湾水库清了塘,几十万斤幼鱼和育苗,两个新水库根本没钱买。

    两个财务和一个管理,一个监理,都是天南大学派出来的兼职.....

    盯着贷款的钱。

    账户上剩余的,都是还没拨付承建商的尾款...

    七千多万的贷款,修建三个水库,亏得人家云水集团注资了两千万,否则根本不够....

    天南大学技术入股,还是占据百分之十,顾家占据百分之五十七,村上占地和其他参与户,占据百分之十,剩下百分之二十多,三年内盈利都注入村里作为扶持基金,三年后,其中百分之十归属李蓉。

    菁月湾水库的鱼,所有权都是归属李蓉的,因此,顾家水库翻塘到新水库,这些鱼儿还要过称一次。

    没有算作资金入股挤压其他村民,算成了借用资金。

    半大个子的鱼以及鱼苗都按照市场价格称重,让春城研究所专家帮忙估价,两个新水库一次性从菁月湾购入了价值七十多万幼鱼和育苗。

    等两个水库把鱼养大,卖了再进行结算。

    这还不是菁月湾水库鱼苗的全部,

    县里调来防洪用的几十台抽水机帮忙。

    新水库股份拥有者和村上的村民都来帮忙,俞政和常凯也从楚山赶来了。

    顾渊把几十条巨物移到日湖,他就不管了。

    春节来临,要鱼的实在太多,连几个春城菜市场档口位置好的鱼贩子也跑来了。

    想进点千菁岭村的鱼回去镇店子。

    还有新水库的鱼苗。

    还有几十颗茶树要挖出来。

    顾渊整个人都绷紧了神经,不停的在小世界奔跑。

    等他把幼鱼和鱼苗弄回来的时候。

    俞政,常凯,殷素,跟陈教授的一群研究生,临时雇佣的村民,全部在放干了的水库捞鱼。

    脸上都是稀泥,殷素上来拿着稀泥,就给了顾渊脸上一下。

    咯咯的笑声,感染着周围的人都很欢乐。

    “渊哥,我给你说,抓鱼好刺激。水库里有水看不出来,这水一放,捞了六网,捞走了四十多万斤鱼,居然还有这么多鱼!”

    “渊哥,小虾米好多,我都捞了七八网,放其他两个水库....”

    顾渊不由的好笑。

    李蓉大概算过,六网捞走的鱼剩下,也至少还有八十多万斤的鱼苗和正在生长期的幼鱼。

    大半都是顾渊的功劳。

    这还是鱼小,要是都长成商品鱼的规格。

    这些鱼至少四百多万斤。

    要是三个湖的鱼苗都让他去捞,还得供应大量的商品鱼,累死他都干不完。

    “你们继续捞,我也去干活了,近处的鱼捞完了,我们要走很远,怕晚了回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