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我有满山的红伞伞 » 第396章 全行业检测

第396章 全行业检测

    黄瀚和钱忠国到春城,主要还是冲着千菁岭的渔场来的...

    包括刚建成的水库和激流渔场,一共五个水库,三个激流渔场...

    全部投入了大量的传感器..

    还跟胡正纯和李一可商量,调了一个在天大进行博士后研究的系统专家到千菁岭村..

    针对大量的传感器,对于水温,含氧量,水体分析,部分特殊有害化合物,开发了一套实时监控系统..

    并且将鱼饲料仓库的库存,每日饲料的投放点,投放量,一起整合起来。

    现在李蓉每天早上起来,都会打开电脑...

    日月星三个湖,以及千菁岭水库,饲料仓库和渔场都有传送带,仓库里还有机械臂..

    全自动的设备,保证饲料仓库到鱼塘投喂点饲料的输送都不用人工搬运...

    百分之八十的饲料都会一键启动投喂..

    村民们送来的鱼草,还有部分饲料,都会在李蓉和陈可亦学生开着四轮电瓶车巡塘的时候,补喂...

    这些饲料的配方,全是陈可亦拿出来的...

    饲料厂按要求生产..不同的生长阶段,还有所变化...

    要接受陈可亦随时派人全过程的抽检。

    陈可亦不管是在春城,还是在京城,都能对几个渔场投喂情况,水体检测情况,甚至透过水底摄像头,幼鱼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

    这可羡慕坏了京城的好多水产养殖专家...ap

    还跟陈可亦约好,明年到天南参观...

    只在春城住了一晚,第二天陈可以就带着两个师弟到千菁岭了...

    顾渊也被抓了差...

    当司机,送导师和两位师叔到千菁岭...

    作为顾渊的小助理,吴盛澜也陪着,把三位专家挤到了后座...

    “师兄,这机械臂也是你们天大的作品?”

    顾家作为激流渔场和水库的控制中枢,真没什么好看的...

    两台PC就操控了一切。

    陈可亦的两个师弟,连茶水都只喝了一口,就迫不及待的去看仓库自动化投喂的装置..

    “不成熟的商品怎么敢用,就这样,我们每天仓库门口都会盯两个人才敢开启投喂。机械臂是我在南粤订购的,上面有标牌,我们学校的长处在文史,民族,环境上,机械和信息工程都不突出...信息工程应该不算了...”

    看见了,仓库门口有一个塑料盒子..

    里面一排的空气开关...

    好像是一道防线,在机械臂或者传送带失控的时候,及时阻断。

    这个机械臂还带着米字型的轨道...

    满载饲料汽车进入仓库,按照要求吧车停在车位线上...

    整个仓库的装卸,都是它在负责。

    更像是一个机器人...

    “花了多少钱?要我说,换成叉车,半自动化操作,投资肯定会低很多...”

    “那是当然,四个水库的饲料仓库一起订购的设备,机械臂加上自动传送带,差不多花了两千多万...”

    “真是败家啊,两千多万,可以雇佣多少村民干活了?这机械臂能用多少年?一年的折旧平均下来,能折算多少人的工资....”

    “起初我也是想用人工的,可千菁岭这个地方旅游发展起来了...到处都要用人...人工费用涨的很厉害只是一个方面的因素....”

    花这么多钱,留下来给千菁岭的老乡做薪酬,都能长期养活一大帮搬运了。

    而且折算下来,机械臂的折旧费用还要高于人工半自动化使用叉车装卸...

    毕竟不是高温,有毒,粉尘巨大的工作环境,陈可亦当初也是举棋不定...

    跟李蓉和安勤海商量,两人也没有看法...

    于是电话打到了顾渊哪里..

    这败家货,当初拿着钱都找不到地方花,带着煤老板的气质,一口就定下来用机械臂...

    还把钱转给了李蓉...

    “千菁岭作为旅游区,水库又是旅游核心区,当然希望承载的人口少...现在用人的趋势是苦力越来越少,工价越来越高,大学生却越来越便宜...”

    顾渊还没说完,陈可亦和两位专家都笑起来...

    因为他说的事实...

    只是他们感触没有顾渊这么深...

    顾振华的装修队,经常要跟搬运配合运输建材,运输建筑垃圾...

    搬运工大部分是零工,工作强度很大,近乎人体极限..

    辛苦,活不稳定,伤病,各种原因,造成搬运工队伍也非常不稳定...

    顾振华他们有时候急等材料,不得不放下大师傅架子,在工作强度已经很大的情况下,被迫自己去挣搬运费...

    这也是他们备受装饰公司喜欢的原因之一...

    但是这种操作,很容易造成工人伤病...

    搬运工也是伤病率最高的工种之一...

    倘若渔场仓库养着一帮搬运,确实不需要投入,但是人不是机器,某个工人一旦状态突然下滑,就很容易造成事故...

    医药费,赔偿,都是天文数字..

    以李蓉,顾渊,顾振华的性格,只会多拿,不会克扣...

    这种隐性成本,显然两位专家没有计算...

    顾渊也难得去解释..

    “与其到时候火烧眉毛去做,不如现在就开始,使用这些设备,本身就需要培养设备的维护,管理人才...千菁岭村在产业升级的同时,也需要人才升级...入住千菁岭的那些小企业,连饲料厂,食品加工厂,都在天大信息工程专业的合作下,有升级设备的计划...”

    千菁岭不养闲人,不养懒人,鼓励村民奋斗..

    但是不代表鼓励他们在非技术,非前景方面的奋斗..

    像这种没有技术含量,日复一日的工作,直到体力下降,也不能提高自己工价的工作,不仅顾渊排斥,连安勤海听顾渊说完,也摆手...

    借着人家过来培训维护工人的机会..

    安勤海索性把村里几个组的年轻都组织起来,跟着招募的大学生以及陈可亦的研究生去听课...

    那些年纪大,学不进去,只能干体力活的...

    留着去工地做搬运建设千菁岭,去帮忙种风车果树,不好吗...

    “千菁岭几个渔场以似野结鱼,蓝吉罗,菁月湾生态鱼享誉天南,不管是珍稀鱼,还是生态鱼,都受到了市场追捧,价格高,还供不应求,在成本控制方面,就比较随意...”

    老凡尔赛,眼瞅师兄装逼...

    黄瀚和钱忠国很无语...

    你们这是随意吗?

    分明就是投资追逐渔业信息化,机械化的未来..

    一路跟着几个渔场走下来...

    看着陈可亦带人亲自检查传感器...

    以及对这些信息的数据的操控,仿佛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

    “天大从海外归来了一个教授,他对人工智能兴趣很大,做了一个系统,希望我们能把这些养殖和繁育过程,以及数据,及时投喂到系统中...现阶段投喂的只是千菁岭自己的渔场,明年繁殖以后,归墟资金没有那么紧张了,我们可能会联络购买我们繁育中心鱼苗的养殖户,广泛的建立鱼情的监测站...建立我们鱼情分析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系统...”

    “李一可还是胡正纯?”

    今年天大引进了几位归国人才,在山东做科研的钱忠国不清楚...

    黄瀚就太了解了..

    听说他们要组建自己的团队..

    获得了大量的研究生培训名额...

    国内的考研的学生跟疯了一样...

    要说博士最怕什么?

    不是怕导师夹带私货,干活,而是怕是毕不了业...

    博士读了五年,甚至八年拿不到帽子的比比皆是..

    有没有资格进行答辩,不是你的论文水平,全凭博士生导师一句话...

    大部分研究生就读之前,对博导的了解,都非常有限...

    但是这种大批量招收的博士生显然是不同的...导师还是全球知名的学者..

    绝不可能因为个人好恶,就拖延学生毕业的时间..

    胡正纯还去几所大学讲了公开课,替自己,李一可,唐敏几个海龟造势...

    今年天大信息学院不仅仅是排名飙升..

    研究生的报名爆炸了...

    还有正在读研和读博的学生,舍弃了自己的专业和学校,报名天大研究生考试的...

    “李一可。”

    “能不能请他明年去南疆,帮我们也把养殖基地的情况,监测起来...”

    “我的意思,明天我们去天大,跟李教授吃顿饭,你们回到之江和胶州,按照李教授的要求,也学校,研究所的养殖基地的一些基础数据并入天大大数据的资料库....我给你们说,西部和西南地区所有的虹鳟鱼养殖场,鲟鱼养殖场养殖的日常数据,差不多也进入了数据库了....”

    天大野心勃勃,这是要监测全行业的养殖数据,共享全行业的养殖经验..

    一旦监测点覆盖到三成的养殖水体..

    应用到水产养殖中,通过水质,水温,水中细菌的变化分析,可以预判部分疾病...

    甚至能对各地鱼病治疗的方案数据...进一步总结和提炼。

    还要把大数据纳入智能系统...

    全面替养殖户出谋划策...

    简直太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