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从九歌残篇开始 » 第21章 还汝三礼

第21章 还汝三礼

    徐乐听完不自觉的面露笑意,但是又想假装矜持,于是口中推诿道:“这……不太好吧。”

    “哈哈哈,小友无需推辞。”林城隍见状,只觉面前此人着实好笑,不类寻常天人。索性没有拆穿,反倒是规劝起来。

    “无功不受禄,实在羞愧啊。”徐乐再次假模假样地躬身婉拒。

    “既然小友说我是年高长老,须知长者赐,不可辞。”林城隍也一本正经地说着。

    “既然如此,小子愧受了。”言语中颇为有些无奈,但是上扬的嘴角,着实出卖了徐乐内心的真实想法。

    林城隍见徐乐不在装腔作势,揶揄道:“哈哈,小友何不再推辞一下,也省的老朽出工出力,也落不着好处。”

    “可一可二不可三嘛。”徐乐见林城隍其实已经看穿心思,丝毫不感到羞愧,反而舔着大脸说道:“还是多谢林公慷慨,再说了林公乃是青史留名的大儒,司掌一城的城隍,也不至于和小子计较什么。”

    林城隍本就是又几分逗弄的心思,见徐乐自己坦然承认,也就没有继续调侃下去,而是背负双手,踱步到桌前,大手一挥,两盏清茶随之浮现,袅袅热气萦绕,阵阵芳香扑鼻。

    “这是我家乡的乡间野茶,唤做明前玉剑,小友慢用。”

    徐乐也不推辞,虽然没有学过茶道,但是没见过猪跑也吃过猪肉,装模作样的品尝起来,轻啄一口,只觉得清甜可口,柔和纯净,刚一咽下,好似化作一股灵气顺着咽喉下入腹中,清新自然之感悠然迸发,一下午的疲惫感顿时一扫而空。哪还不知道,这等精品怎么会是林城隍说的乡间野茶,唤一声灵茶贡品也不过分。

    此时,阿妙的声音适时传出:

    【名称】:明前玉剑

    【类别】:消耗品

    【名称】:卓越

    本是普通的乡间野茶,为大儒林少离亲手所种,林少离常常在茶园边授课舞剑。耳濡目染下茶叶形似短剑、锋苗挺秀、色泽嫩绿,状如润玉,林少离为其取名‘玉剑’,又因是清明前采摘,故唤作‘明前玉剑’,味道清甜可口,入口柔和清香。

    林少离化身城隍后,家族子弟年年祭拜,所用贡品便有‘明前玉剑’茶,受香火供奉,茶叶以成林茶

    饮用后可使得承泽传承度提高2%,剑器类专精提高2%。仅限于第一次使用,获得此提升。重复引用,只可缓解疲劳。

    当前山鬼传承度:5%

    剑器专精并入格斗专精,当前格斗专精10%。

    看到阿妙的介绍,徐乐笑容更甚,怪不得刚刚感觉一股暖流从丹田涌入四肢百骸,还以为是自己这个山猪顿时吃了细糠,产生的错觉,原来是承泽的传承度提高了,使得自己的体魄进一步提高了。

    “好茶。”徐乐忍不住开口称赞!

    “小友喜欢便好。”林城隍见徐乐喜欢也喜上眉梢,他所见天人不多,但是好像都非常喜欢自己泡的茶,颇有种与有荣焉之感,随后开口道:“不知小友有何所求,尽管开口,老朽拿出,必然不会吝啬。”

    “小子得此灵茶圣饮,已经是一份大礼,怎么敢所求更多。”徐乐说完,再次美美的喝上一口,虽然没有提升,但是那种驱散疲惫的舒适感确实让人欲罢不能。

    “不过小子确实有问题想请林老解惑。”徐乐喝完茶,倒是想到了一些问题。

    “小友但说无妨。”林城隍见徐乐牛嚼牡丹一般,一杯热茶吨吨下肚,也见怪不怪,挥手续上。

    “不知道林城隍何故与陆判相识,为何称其先生,又如何称呼我为‘天人’。”徐乐问出心中所想。

    林城隍一愣,本以为徐乐要问出修行疑虑,却没想到是这般问题,思索了一阵回答:“陆先生乃是当世法家四品,尊称一声先生也不为过。

    我等城隍土地,虽说受到人间香火供奉,铸就神道金身,但是说到底不过是阴司阴魂罢了,法家乃是一切律法之本,阴司地狱又是审判一切罪恶之地,是刑狱威严的象征。所以法家真修可以勾连阴司地狱,召唤我等。我与陆先生相识,是因为几年前陆先生唤我相助,自此便结识了。”

    徐乐听到这里,顿时想到,陆判果然获得了百家传承,且走到了相当高的位置,法家四品。已经跨过内外长桥,不再是凡人。而且陆判乃是阴司四判之一,所以他选择了法家。是因为选择法家传承,他的承泽才能进步如此之快,成为代行。还是因为本是是陆判承泽,所以法家传承的修行进步神速,又或者两者相辅相成。

    林城隍见徐乐低头思索,也没有打扰,见徐乐似乎想通某些关节,抬起头来,方才继续开口:“至于‘天人’之说,乃是出自玄都卧牛观张真人,莫约二百年前,张真人有感,不日将有客到,而所谓来客便是尔等‘天人’天外之人。在之后,不时便有‘天人’来访,无一不实力强大,又本领特殊。除了最初的几个,之后的多数加入百家学习,更有卓越着开宗立派,弘扬一家,至此‘天人’一词便被百家上层所知晓了。”

    徐乐下意识的摩挲着下巴,所说的天人果然是浮黎参知,两百年前,浮黎已经存在这么久了吗?他们又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百家,看样子百家之道,确实有学习的必要。

    “不知城隍又是如何知晓我为天人?仅仅是因为我与陆判相识吗?”徐乐又问。

    林城隍面露难色,徐乐见状连忙道:“林城隍既然不便透露,也不必纠结,是小子冒犯了。”

    林城隍言道:“不是不便言说,只是这……实在难以启齿。”

    林城隍酝酿了一会,开口道:“老朽察觉小友灵台有异,于是使了些手段探查,小友灵台三魂不见,七魄消影,只有一骑虎少女,与老朽对视。只一眼,吓得老朽仓皇鼠窜,实在丢人啊。所有‘天人’便如同小友一般,灵台有异。至于其他方面,并无特殊。”

    “原来如此,多谢林城隍解惑,小子也不知道自身灵台异变,倒叫林城隍受惊了。”

    “且慢,既然说到这,便送你第二礼。”林城隍将手一挥,徐乐只觉得一阵青烟侵入灵台三寸处,却没有什么其他不适。

    林城隍解释道:“一些小手段罢了,这道封神印,可以将小友灵台封存,只要力量不超过老朽,自然无法探查小友异象。遇到危险时,也会给小友一些助力。”

    徐乐听完,知道又多了一道保障,连忙拜谢。

    “至于这第三礼,小友何不看看先前陆先生丢向你的那本书册,我在说与你听。”林城隍说完,露出微笑

    徐乐这才想起来,之前陆判用书丢他,本以为只是随便找了件东西,但是现在林城隍提出来,想来应该不是什么一般事务,于是赶紧去把地上的书册捡起。

    一本泛黄古籍,随意翻看几页,都是些看不懂的人物造型,打开扉页才发现,赫然写着五个大字:五虎断门刀。

    徐乐猛然想起,先前搏杀李亥时候,他好像用的就是这门刀法。

    林城隍倒是解起惑来:“我观小友一身立立虎骨,这门刀法想来定是非常适合小友,老朽这第三礼,便是对这刀法的一些看法,也便于小友时常参悟时,可以助小友解惑。还请小友将古籍暂存此处一夜,明日未时再来,可好。”

    徐乐一听,还有这种好事,连忙起身,嘴里说道:“那多谢林城隍款待,时候不早了,小子这边便不打扰了,舍弟还在客栈等候,先行告退。”

    林城隍也起身还礼,随后身形缓缓散去,只有供桌上一本古籍昭示着先前发生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