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从九歌残篇开始 » 第25章 小虎哥的快乐

第25章 小虎哥的快乐

    刘老汉看着儿子把小承弦拖走,神神秘秘地凑到徐乐身边,小声说道:“还请小哥随我移步。”

    徐乐看着神神秘秘的小虎哥,只觉得有些好笑:“刘叔这是做什么,有什么事就在这边说呗。”

    刘老汉讪笑道:“俺之前看戏文,上面都是这么说的,谈论事情时候,不都担心隔墙有耳吗?”

    徐乐挑了挑眉,看了看周围,无奈道:“你看看周围,这边就咱俩,哪有人啊。而且又不是什么机密事件,何至于此。”

    又随口打趣到:“刘叔,你现在这么紧张,不会是做什么见不得人的坏事了吧。”

    这番话倒是叫刘老汉急红了脸,呸呸两口,赶忙制止徐乐道:“可不敢乱说!这,这举头三尺有神明,城隍老爷就在这看着呢,你可别瞎说。”

    随后又扭捏道:“主要是城隍老爷一只盯着老汉,看的俺心里发慌。”说话间,抬手指着徐乐后背。

    徐乐顺着手指方向看了过去,大殿外挂着一副楹联:

    上联是:【善行到此心无愧】

    下联是:【恶过吾门胆自寒】

    穿过殿门,城隍塑像目视前方,好像看透人心。

    徐乐有些恍然,怪不得小虎哥整个人都不对劲,本质上是因为恐惧,这是一种对强者天然的畏惧感。

    徐乐也有,但是徐乐的畏惧与小虎哥不同。第一次见面时的失态,并不是因为城隍的身份,更多因为是生命对亡灵的畏惧感。他是一个现代人,完全没有这种阶级上带来的心里压迫感

    而是刘老汉从小的耳濡目染,让他本能的对王权与神权有着畏惧感,这是一个时代的必然。

    欧阳修的《祭城隍文》写到:吏竭其力,神佑以灵,各供其职,无愧斯民。

    翻译过来就是:阳间官员与阴司城隍相互依存,彼此尊重,同心戮力,各司其职,治理好下辖百姓,才能无愧于民众。

    立城隍的主要目的是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则不敢妄为。上以警示官员,下以教育民众。所以各级官员。府、州、县的新任长官,凡是一到任就要在城隍庙里吃住三天,既要体察城隍的良苦用心,还要一开始就必须与城隍神、与老百姓荣辱与共。

    城隍本是道家典籍中守护城池之神,而后增添职能。与人间王朝派遣的官员相对应,负责治下地区阴司事务。可说是阴间的巡抚、知州府和县令。城隍也由护卫神变为阴界监察大员,其主责是剪除凶逆,领治亡魂、保国护邦。

    这就要求城隍爷必须刚正不阿,执剑秉公。所以这一职务多是当地民众自行选出,选择的标准很简单。要么是救国救命的殉国忠烈,要么是刚正不阿的当世大儒,再经由当世人皇册封。

    这点更是将城隍的特殊地位体现出来,堪称王权与神权的集中体。

    各地多有城隍,城隍自有官职。正如城池有大小之别,城隍也有品级上下之分。渭州城为府城,林城隍号曰“监察司民城隍威灵公”,为公爵,官职乃是正二品。

    在人间是二品大员,在阴司掌控权柄,可谓是封疆大吏。

    刘老汉的不安便是来自于此。

    于王权而言,他一个升斗小民,莫说二品大员,便是七品县官,他也得尊一声老父母。

    于神权而言,他一个黎民百姓,见神变拜,是从小耳濡目染的,就是城隍爷惩治恶徒,蒸煮、油炸各色宵小,恐惧城隍乃是世间常情。

    想通关节,徐乐宽慰道:“刘叔莫要紧张,你我持身正大,所论之事也是剿灭匪徒,替天行道,乃是天大的一桩美事,城隍爷合该嘉奖,岂会怪责?。”

    话虽然这么说,但还是跟着刘老汉移步到了远处凉亭,理解不强迫,阐述自己的心思,顺应对方的习俗,素来是徐乐为人处世之道。

    一番交谈下来,徐乐也知道了小虎哥眉开眼笑的原因。

    近期又一伙贼人打着罗教旗号,吸引流民加入其中,又不断地吸纳各个山村的青壮,四处作乱,自号济世军。而徐刘二人合力搏杀了掉的李亥,便是其中的一个首领,绰号猛虎刀。

    李亥虽然只是一个九品武夫,但是也算是一个入流的高手,普通青壮根本不是其一合之敌人,加之擅长一手断门刀,便是八品的武夫,也不见得稳稳压下。更别说其他不善搏杀的百家学子。一直都被通缉,却并未归案。

    可惜渭州城虽然是一州州城,但是其中高手要么另有重任,要么不愿出手。而且这伙流民极为滑溜,一有风吹草动,便钻入茫茫燕空山中,无处找寻。只有那么几个愿意花费精力的捉刀人,却并没有寻找他的踪迹。

    而今这个让府衙头疼不已的要犯被人搏杀,将头颅献上。自然是让一众官员吃下定心丸。如此一来,便是上头追究:剿匪之事为何久久没有成效,也可以回禀上官,渭州城内还是有些拿得出手的功绩的,贼酋授首。

    所以,不仅给足小虎哥赏银百两之巨。更是发文褒奖,用以激励民心。此为其一。

    第二点则是来自兴元拳馆的嘉赏。小虎哥本就在拳馆内学拳,乃是馆主郑伯宽的弟子,可惜郑伯宽加入官府组织的荡寇队,却被济世军的人伏击。一行十四人,仅有一位长丰武馆的李师傅逃回城内。其他人死的死,降的降,老师傅交代完后事,也溘然长逝。而伏击的人中,正有李亥!

    而后有人称,见到兴元拳馆的二号人物,馆主郑伯宽的胞弟郑叔业,混迹在济世军中。本来兴元拳馆的学徒还反驳:“自家馆主为保同仁,力战而亡。可是长丰武馆的李师傅亲口承认的,自家师叔/师叔公自然不可能投敌自保。”

    随着宣称见过的人越来越多,拳馆的人反驳的也愈加无力,压倒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自家大师兄承认,他亲眼所见,师叔郑叔业已经投敌,成了护法,助纣为虐。

    自此,本就失去顶梁柱的兴元拳馆,一蹶不振,隐有树倒猢狲散之势。

    现在李亥伏诛,还是自家师兄弟所杀。虽然不是主谋,但是这李亥的首级也足够振奋人心。毕竟能解决掉郑伯宽这个层次的高手,已经不是他们能够企及的了。

    看着手里的银票,还有夕阳下渐行渐远的父子俩,徐乐不经在想,也许对小虎哥来说,钱财并不是最开心的,真正让他高兴的是:

    来自同门的认可。

    自己心爱的拳馆一雪前耻,得以正名。

    最重要的是,他自己为传道、受业、解惑的恩师——报仇雪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