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从九歌残篇开始 » 第30章 一路向西

第30章 一路向西

    回到客栈后,发现小承弦比早上离去时候的精神好了许多。徐乐推门进来的时候,正趴在桌子边,抓耳挠腮的写着昨天徐乐留下的应用题。

    小承弦听到开门声,头也不抬,还再专心致志的写着题。

    想来可能真的是太累了,徐乐见小承弦无碍,放下心来。走上前去询问小承弦晚上是否吃过了。小承弦这才回应一声未曾。

    徐乐只觉得好笑,这废寝忘食的样子,像极了当年的自己,

    不由得想到了那个囊萤映雪,悬梁刺股,挑灯夜读的高中时代。摸索着下巴,连连点头:“好小子,够努力,今晚加餐,你想吃什么?”

    说到吃,小承弦也来劲了:“我想吃大肘子。”

    “好,那就这个,你快写,写完一起吃。”

    一大一小两个贪吃鬼,各自抱着一个金灿灿的大猪肉大快朵颐着,仿佛两个老饕一般,边吃还边评价。

    诸如这个肘子皮炸的稍微老了一点,那个鱼肉比较肉质鲜美。

    小承弦也在旁边连连点头,不时还补充一两句。

    正吃着,徐乐冷不丁的改了话题:“吃完后,再写几题,便早些睡觉,明日一早,出发。”

    原本低着头和肘子战斗的小承弦抬起头来,看着徐乐。

    徐乐似乎没有看到小承弦的眼神,说完这句话后,继续风卷残云起来。

    李承弦终究还是年轻,没沉住气,询问道:“你要去哪?”

    虽然极力的平复着心情,但是声音还是有些颤抖,他有些惶恐也有些释然。因为他知道,眼前这个男人为了一句诺言,冒着生命危险,不顾靖难司的威胁,将自己送到渭州城,已经可以说是仁至义尽。

    至于阎虎所说,等他一起。徐李二人都心知肚明,阎虎已经来不了了。

    现在既然徐乐已经将自己安全送达,那么自己没必要再奢求什么了,缘聚缘散,挺好的。

    突然,徐乐淡淡的回道:“不是我,是我们!”

    “至于去哪?当然是去玄都,你别误会啊,我刚好要去玄都找农家和道家,看看是否可以混到一个百家传承。带着你只是顺路而已。”

    “还有,你的数学还没学完呢,明天的习题要加难度了,这些还是简单了一点,基础应用问题,你理解的很快,明天教教你几何学。”

    徐乐有些絮叨,巴拉巴拉的说了一堆。小承弦却没有在意,脸上绽露笑意,挤出一个小酒窝,露出两个虎牙,重重的点着头:“嗯!”

    “别太高兴,几何学很难的。”徐乐揉了揉小承弦的脑袋,然后站起身来,:“我吃完了,你慢慢吃。吃完后,记得喊小二哥把东西撤了,礼貌点。”

    说完后,徐乐走向内屋,开始沐浴。

    外堂的小承弦没有追问为什么徐乐突然改变了想法,正如徐乐下定决心时想的那样。无论徐乐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李承弦只知道一点,在徐乐说出那句“我们一起”的时候,这些都不重要了。

    第二日清晨,徐李二人一早的便出现在了城门处,既然决定了前去玄都,那就要抓紧时间。

    二人身上并无太多行李,无外乎两套换洗衣物,再加上一些干粮与水。

    为此徐乐作业还特意麻烦店小二帮忙置办。原本店小二还想推辞一二,但在徐乐给出五两银子,并保证“事成之后,无论所剩多少,尽归小二哥所有,而且还会有一两银子的赏钱”后。又立马拍着胸脯保证,保证把事情做的漂漂亮亮。

    毕竟对店小二来说,光是一两银子,就已经是自己半个月的工钱了,平素虽然遇到一些贵人会给出打赏,但是这种打赏最终是需要和掌柜的分账的,而这次的赏钱自己可以一个人全部得到。

    店小二拿到钱后,展现出极为惊人的办事效率,更鼓响起时,小二哥就已经将一切置办妥当。衣物、干粮、水壶甚至还有一份简易的地图。并且贴心的兑换了一部分散碎银钱。

    虽然不知道小二哥到底自己收入囊中多少,但是徐乐依旧依照先前的承诺,又给了他一两银子。

    诚然经济上可能有些亏损,店小二会有些超额的收入。实际上徐乐并不觉得自己亏了,毕竟对他自己而言,无法考虑的如此周到。而且会有如此高的效率,一次互惠互利的双赢罢了。

    二人混在人群中很快的出了城门。

    看着渐渐变小的高耸城墙,徐乐有些感慨。这几天在这个古老的城市里,发生了太多事情。不仅见到了传说中的陆判,还与神话中的城隍相谈甚欢,如果自己按部就班的去工作,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吗?这才是精彩的生活,这才是多彩的人生!

    虽然徐乐知道,这三天的安逸生活,只是风暴来临前的宁静,此去玄都一路,注定不会太平,甚至还会有生命危险。

    但是那有怎么样呢?如果注定会有暴风雨袭来,那就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他愿意做那黑色的闪电,在风暴中高傲地飞翔。

    “感谢浮黎。”徐乐由衷地说着!

    像是打破枷锁一般,徐乐只感觉一念心起,天地顿宽,好不快。李承弦也感觉自己身边的这个男人,变得更为挺拔了。

    又行进了莫约两小时,徐乐在远处看到一个长亭。

    长亭本是负责给驿传信使提供馆舍、给养等服务。后来也成为人们郊游驻足和分别相送之地。

    长亭、杨柳、美酒、南浦等诸多意象,在中国人的心中早就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因为这些都是送别诗词中最具代表性和象征性的文字符号。

    可以说已经构成了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送君十里长亭,折支灞桥垂柳”乃是古人送别的经典场面。

    徐乐自然也是颇为期待。不过他在渭州城中,除了早就回家的刘氏父子,并无至交好友,所以也谈不上有人为他折柳送别。

    想着想着,徐乐不住的暗自摇头,自嘲的笑了笑。

    看着越来越近的长亭,轻轻的哼唱到: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1]

    经过长亭时,林城隍的身影突兀的出现在长亭的石桌边:“小友好高的性质啊,此曲古韵质朴,实乃佳作。”

    “不知林公前来,还请见谅。”徐乐见是林城隍,连忙上前行礼,又问道:“林公特意,所谓何事?”

    “无事,无事,只是有人托我引荐一二。”林城隍抚须笑道。

    正在徐乐疑惑之际。

    一个熟悉的声音出现:“前途漫漫,不若同行?”

    注1:《送别》李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