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从九歌残篇开始 » 第34章 专诸、聂政和要离

第34章 专诸、聂政和要离

    三人一路沉默无言,小承弦埋头赶路,牛卓乐得自在,徐乐则是满腹疑问,一肚子心事。

    最终还是徐乐没忍住,开口打破了沉寂。却没有直接询问牛卓,反倒是扭头看向小承弦开口问到:“承弦,你也是儒家学子,你也能御使飞剑吗?”

    小承弦闻言,摇了摇头,有些无奈的回答:“徐大哥,我只完成了蒙学,圣人经典都还没学完呢,离着入品都还有些距离,又怎么会御使飞剑。”

    顿了顿,又道:“我知道你想问什么,不过牛大叔就在前面,你问他不就好了。”小承弦昂着脑袋,看着徐乐,说话间还用手指了指前面听到对话,回过头来的牛卓

    这孩子,还夸你机灵呢,我要好问他,还问你干什么。徐乐白了小承弦一眼。然后挠了挠头,对着牛卓一阵讪笑。

    牛卓将葫芦挂回腰间,卷起袖子,抹去胡子上的酒渍。开口道:“洒家知道徐小哥想问什么,不过看你一直沉默不言,洒家也不好挑头,免得有些自吹自擂的嫌疑。”

    徐乐打蛇上棍,顺杆就爬。见牛卓有意解释,立马堆起笑脸:“牛二哥生疏了,既然一路随行,还喊什么小哥,叫我阿乐就行。”

    又提溜起身边的李承弦,揉了揉他毛茸茸的脑袋,说道:“先前牛二哥说敬佩李将军的为人与功绩,所以甘愿护其幼子前行,实在是大恩大德,大仁大义!”

    伸脚踢了踢目瞪口呆的小承弦:“还不快谢谢你牛二叔。”

    小承弦有样学样地翻起一个白眼,不过还是恭恭敬敬地朝着牛卓鞠躬施礼。口中念道:“此路艰辛,困难重重,牛二叔大义,不畏艰险,小子铭感五内,却也无甚长物,只得草草言谢,还请牛二叔勿怪。”

    说的情真意切,小承弦虽然才十岁,不过素来聪慧。他当然知道此路西行,艰难困苦,靖难司的眼线遍布天下,之前侥幸逃脱,入了渭州城。

    现在此去西行,前往玄都。不可不谓之道阻且长,一路上不知道又要横生多少波澜,牛卓在这时与自己同行,虽然明面上说是为了向着徐乐道歉,又想与他讨教一些孤篇秘闻。但是正如徐乐说的,知晓自己是李巡风幼子,还敢同行,已经是大仁大义了。

    牛二有些诧异,眼前这个半大孩子能说出这种话来,刚刚事情发生的突然,只是徐乐临时起意,所以不太可能是先前专门教导过,这几句当真是这孩子的肺腑之言。

    牛二感慨道:“哈哈,洒家素爱管上不平之事,而且李将军为国为民,自当如此。便是让洒家杀身成仁,也无不可。”

    说完,看了看一旁的徐乐,开玩笑道:“再说了,他徐子诚去得,洒家自然也去得。”

    徐乐忽然被点名,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小承弦却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拉着徐乐的衣摆,憨憨的笑着。

    徐乐这才插话:“也走了挺久的了,此时阳光正烈,不若找个阴凉处歇歇脚。”

    见其他人无甚异议,狐狸尾巴也漏了出来:“刚好请牛二哥好好给我说说,这神乎其技的御剑之法是如何做到的。”

    牛二听言,也觉得好笑,直言道:“先前赌斗,定下的明明是洒家可以向你提问,怎么现如今反倒是颠倒顺序,子诚问起洒家来。”

    徐乐城墙般的面皮,闻言不为所动,在阴凉处收拾出一片空地,好让三人席地。收拾完后,又在一角盘膝坐下,静静的看着牛卓,等他开口。

    牛卓见状,也不管不顾,潇洒坐下,左手撑地,右手拿出酒壶喝上一口,颇有些酒剑仙的气质,喝完酒后,懒洋洋地开口道:“此等技艺,非是洒家吹嘘,但洒家敢断言,普天之下,除了尔等手段诡谲的天人,便是上三境的大修士,也不见得能做到。”

    徐乐听完,有些诧异与不解,皱起眉头看向牛卓。

    他本以为此等御剑秘法,是儒家高阶修行秘法,现在看来不是啊。牛卓既然敢说只有他能轻易做到,看样子是他独创的。

    正在徐乐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耳边传来牛卓的声音:“还得多亏了许道真,我这匣中三柄剑,都是他打造赠送。若无如此,想来我也悟不出来这一招。”

    “什么?”徐乐失态开口,三把剑是许道真打造的。看样子勾陈很有可能是自己想象中那个统御众星,并主持人间兵革之事的勾陈大帝。

    牛卓继续道:“是的,三把剑确实是他所铸,剑锷刻有铭文,说是他们的名字。”

    徐乐来了性质,提出想要看看,牛卓也没有拒绝,将背负的剑匣打开,三柄神兵就静静的躺在哪里。

    徐乐想要观摩一二,拿出最左边的一柄,果然在剑柄出看到了两个篆字。好在徐乐平时喜欢研究这个,也感谢中华文化一脉相承,是的大多数国人看到字形就可以依稀猜测是什么字。

    剑锷处两个铭文内容很简单——“要离!”

    又拿出另外两柄,上面的铭文分别是——“专诸”和“聂政”。

    徐乐装有些激动,这哪是普普通通的剑啊,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个传奇的故事。

    牛卓见徐乐有些动容,知道他认识这些文字,连忙问到:“子诚这是知道这些字的含义?”

    徐乐点头,开口道:“知道,分别是‘专诸’、‘聂政’和‘要离’”

    牛卓有些更加好奇,这些是什么意思。徐乐这才解释道这是现世中的三个有名的刺客。

    旋即想到,此时不是刚好可以教育一下小承弦嘛,毕竟不能老写数学题,今天改换语文课。

    三个名字将徐乐尘封的记忆唤醒,虽然不知道怎么背诵全文,但是其中的一些片段还是记得的,这三个名字一起出现在《唐雎不辱使命》一文中,都是战国时出名的刺客。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然后简单的给牛李二人讲了故事的大概。

    大使唐雎出使秦国,面对秦王的威逼,面对秦王“天子一怒,伏尸百万”的威胁,毫不畏惧的说出了“匹夫一怒,血溅五步,伏尸二人,天下缟素。”的话语。

    随后又给二人分别介绍了三位传奇刺客的经历。

    然后拍了拍小承弦的脑袋,开口道:“说这些,不是想告诉你,以暴制暴,以杀止杀。而是想告诉你,不要畏惧强权,要敢于斗争。”

    小承弦听完重重的点了点头。

    徐乐心里有些吐槽,这鬼任务,也不能给个进度表,谁知道他学没学进去。

    现在徐乐才开始懂得,当年给自己上课的老师的心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