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宠妃不但貌美还多财 » 031章 赏花宴4

031章 赏花宴4

    郑国公府在皇城根上,府邸是五进大的宅子。

    听闻宅子在赐予林家前,曾是先太子燕王的府邸。

    此时郑国公府的门房处,林管家正在整理今日递到府上的拜帖。

    后院一位穿着不比小姐差的丫鬟前来询问。

    “林管家,不知唤奴婢来所为何事?”

    林管家把整理好的帖子递过去。

    “宝姑娘,这些都是要给夫人过目的帖子。”

    宝儿接过帖子,“有劳林管家。”

    “宝姑娘先不急着走。”

    林管家喊来两名家丁,“你们两个抱着这些赠礼一起送夫人那去。”

    在后院花厅,郑国公夫人放下茶盏,让婢女过来给她捏肩。

    “朱儿,你过来给本夫人捏捏,这赏花宴还没开始呢,本夫人就先把骨头累酸了。”

    面容姣好的朱儿上前为郑国公夫人捏肩。

    “夫人,等国公府上多了位少夫人,您就累不着了,到时怕是夫人也用不着我们这些做奴婢了。”

    敢这样跟郑国公夫人说话的也只有朱儿这个婢女,只因郑国公夫人说过,她和宝儿都会安排到世子的房里伺候。

    郑国公夫人没有恼,取笑着。

    “你这是在跟本夫人耍性子吗?本夫人说过的话自会记得,等赏花宴结束,你们就去世子房里伺候吧!”

    朱儿满脸欢喜,“谢夫人,奴婢定会好好照顾世子的。”

    “夫人,这是林管家让奴婢取回来的拜帖,都是说要拜见夫人的。”

    人还没到,声音就到了。

    郑国公夫人无奈摇摇头,“你们啊,真是没大没小。”

    宝儿进来让家丁把赠礼放另一边软榻上,又驱赶着家丁。

    “你们快回前院去,免得林管家找不到人。”

    宝儿把帖子都递给郑国公夫人,“夫人,还请您过目。”

    郑国公夫人没有接,“你们也识字许久,便由你们来念给本夫人听吧。”

    朱儿去拿过礼单,“宝儿妹妹,我来念礼单,由你来查阅赠礼如何?”

    宝儿没有争抢,“那朱儿姐姐可要念慢一些,这些赠礼还要一个一个打开看,可能会有些慢。”

    “那我开始了。”

    “工部冯侍郎夫人,名画一副。”

    宝儿拿起唯一的画轴打开给郑国公夫人看。

    “夫人,您看。”

    郑国公夫人看了之后点头。

    “嗯,的确是好画,给天宝只会糟蹋东西,回头挂在国公爷的书房吧。”

    宝儿偷笑着,“是。”

    朱儿继续念,“太傅府上的章夫人,名砚一端。”

    宝儿打开一盒子,郑国公夫人看了看。

    “这个先放入库房,继续。”

    “是,江州别驾周夫人,精美汝窑一对。”

    宝儿打开两个最大的盒子,惊呼着,“夫人,这花瓶真好看!”

    郑国公夫人也很满意这赠礼,“听闻汝窑淡雅沁心,且烟青色的汝窑更是十炉难成一炉,还能凑成如此精美的一对,怕是千金也难求。”

    “拿拜帖给本夫人瞧瞧。”

    郑国公夫人看了周夫人递的拜帖。

    “还是皇上亲封的郡君,虽未有食邑,但能得阶品的诰命也实属皇恩浩荡。这对瓶子不错,回头摆在前厅去。”

    “是,夫人,奴婢记下了。”

    “剩下的礼单就不念了吧,朱儿对好礼单先收库房里,宝儿去取笔墨来,本夫人要回帖,就约这些夫人们明天喝茶吧。”

    ……

    第二日上午。

    周夫人拿着回帖到郑国公府拜访,由嬷嬷引到前厅便见到了高坐上首的郑国公夫人,还有在坐的好几位夫人。

    周夫人让桂嬷嬷在外边等,她便进去了。

    本来还热热闹闹说笑的夫人们,在看到进来的周夫人后,突然静了下来。

    “这位夫人是哪位?看着很面生。”

    周夫人给上首的郑国公夫人行礼。

    “周冯氏见过郑国公夫人,见过各位夫人。”

    因为汝窑瓷瓶的事,郑国公夫人早已对要来拜访的周夫人印象深刻。

    “周夫人无须多礼,坐吧。”

    “多谢郑国公夫人赐坐。”

    周夫人来到唯一空着的玫瑰椅坐下。

    旁边坐着一位很很面善的夫人,“方才听周夫人说自己是周冯氏,不知令尊在何处高就?”

    这位面善的夫人,其实是宫内朱充仪的母亲朱夫人,夫从校检的朱少青。

    听朱夫人这么问,其他夫人也看了过来。

    周夫人微微感到尴尬。

    “夫家首次进士登科,是如今的江州别驾,太保十四年,周军来犯,周别驾安抚民生有功,外妇有幸得皇上赐封四品郡君。”

    周夫人开了口,在座的夫人有意打探底细。

    另外一位夫人问,“不知周夫人可是为明日的赏花宴而来?家中可是有闺中之女?”

    周夫人不知对方底细,不敢随便作答,“请问您是?”

    “倒是忘了给周夫人介绍,便由我来为周夫人介绍吧。”

    朱夫人果然很和善,为周夫人介绍着在座的每位夫人。

    “方才问周夫人话的,是工部冯侍郎的夫人,而我夫家领了校检的职,登不了大雅之堂,周夫人可叫我朱氏即可。对面第一位坐的是太傅家的夫人,其他人是……”

    一番介绍完,前边问话的冯夫人再次问到。

    “周夫人还没说家中可有闺中的姑娘呢。”

    冯夫人会如此在意周夫人家是否有闺中的姑娘,还带着一点敌意。

    那是因为大家一进来就看到摆在前厅最显眼处的一对上成汝窑瓷瓶,在座的夫人可是狠狠的夸赞了一番。

    结果郑国公夫人却说,这汝窑瓷瓶是一位递了拜帖的夫人送的,正好今日也会来。

    这才刚送的礼,郑国公夫人就摆了出来,可见这礼送到了郑国公夫人的心坎里去了。

    若是再让这周夫人讨好郑国公夫人,那林世子的媳妇人选岂不是内定了?

    郑国公夫人也想听听周夫人是怎么说的,是不是也是冲着郑国公府世子夫人来的。

    周夫人说,“民妇家中确实还有两女,但都是庶女且还远在江州,民妇倒是不敢叨扰各位夫人了。”

    郑国公夫人问,“那倒是问周夫人,又为何要拜见本夫人?”

    周夫人没有说王霜的事,“倒是让各位夫人见笑了,民妇也是来看各家闺女的。”

    “原来也是选儿媳的。”

    这下各位夫人都放下心了。

    朱夫人自来熟的问起周夫人,“令公子多大了?”

    在座的每位夫人,夫家家世都扎实,周夫人不敢隐瞒。

    “今年已满十五有一,如今已是童生,下一场就要会试了。”

    “原来连个秀才都不是,正好我们家没有年龄合适的姑娘。”

    “是啊,我们家也没有年龄合适的闺女。”

    在座的夫人都不愿和小门小户结亲家,都以年龄不合适拒绝了和周夫人相看的事。

    因为门户的成见,周夫人尴尬极了,原来这就是高门妇啊。

    朱夫人和其他夫人不一样,正为周夫人解围着。

    “周夫人快喝茶,令公子如此年幼就已是童生,若是再下场极有可能是最年轻有位的秀才公,若不是我家中只剩男丁了,我倒是想和周夫人坐下来谈谈婚嫁之事。”

    周夫人感激的看向朱夫人,“多谢朱夫人看重。”

    就算少了一个周夫人,但因为世子夫人只有一个,其他夫人争锋相对的也没少。

    郑国公夫人被吵得烦了,便端起茶杯,“各位,今日便先回去吧,等明日赏花宴,本夫人自会仔细斟酌。”

    各位夫人起身告辞,朱夫人发现周夫人还坐着。

    “周夫人,可是还有事?”

    周夫人点头,“民妇私下还有事想跟郑国公夫人说。”

    前厅只剩下郑国公夫人和周夫人。

    周夫人再次给郑国公夫人行礼,“民妇有事想找郑国公夫人帮忙,不知当讲不当讲?”

    “哦,是何事?起来说话。”

    “多谢郑国公夫人,民妇想跟郑国公夫人争取一个表现的机会。”

    “是何表现的机会?”

    周夫人突然犹豫了,其实谢老爷说为江州秀女挣个机会,她再拿点人情,她是心动的。

    她家老爷有意调动,如今郑国公夫人就在面前,何不直接说,何必舍近求远的得人情呢?

    郑国公夫人感到诧异,“周夫人所求甚大,不敢开口?”

    周夫人听了郑国公夫人的话,不再敢直接提调动的事,也许郑国公夫人不是表面的那么好说话。

    “民妇说出来怕郑国公夫人笑话,好让郑国公夫人知道,前些日子落选的江州秀女还在京中,民妇就想得个准许,让江州的秀女到赏花宴上弹个琴跳个舞什么的,让她们也见见世面。”

    郑国公夫人疑惑,“这是为何?”

    “一来民妇的确是想为儿子相看的,二来就是想托些关系为我家老爷调动的事。民妇不敢直接求到郑国公府上,只因我家老爷是个直人,这样做会碍了脸面,他喜欢委婉一点的。”

    “周夫人真是个贤内助啊!”

    郑国公夫人的这句话是对周夫人的中肯,因为这让她想起了当年林家落魄,她也是这么为夫家走人情的。

    “周夫人的请求,本夫人答应了,明日周夫人须提前来准备,等各位夫人到齐就要听到舞乐,可好?”

    “多谢郑国公夫人,民妇没齿难忘。”

    “先别急着谢,若是因为周夫人带来的人做了什么出格的事,或者把宴会搞砸了,本夫人只拿你是问,你可愿?”

    “全凭夫人问罪。”

    “好,本夫人还有一问,你家中真的没有待嫁的嫡女了?”

    “回郑国公夫人的话,民妇唯一的嫡女如今已入宫,所以并无其他嫡女。”

    “哦,原来是皇上新封的嫔妃啊,是宫里的哪位?”

    “皇恩浩荡,是周才人。”

    郑国公夫人突然上前拉住周夫人的手。

    “好让你知道,我们国公爷的妹妹正是当今圣上的嫡母,你回去好好准备吧。”

    “是,民妇告辞。”

    周夫人出了郑国公府,走到闹市才松了一口心底的浊气。

    桂嬷嬷扶着周夫人,“夫人,事情办得还顺利?”

    “已经办妥,只是颇有不顺。”

    桂嬷嬷有些反悔,“既然是如此难办的事,夫人为何又要接下?”

    周夫人道明,“其实本夫人也是有私心的,既然已有结果,我们回去跟谢夫人说一声吧。”

    “是,奴婢去请辆马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