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宠妃不但貌美还多财 » 059章 三本折子

059章 三本折子

    金陵城皇宫长乐殿

    谢云婉正在用午膳,不小心被噎着了,“咳咳~”

    在一旁伺候的梅香急忙给谢云婉倒茶顺气,“美人,您没事吧?”

    谢云婉喝了茶才好点,摇摇头,“本宫没事,只是吃的急了。”

    梅香又倒了一杯茶,“美人可是累着了?还是有心事?怎心不在焉的?”

    谢云婉在心中叹了口气,自那日在茶宴上弹奏一曲,太后就迷恋上听曲了,叫来乐工弹的都不甚满意,就是没有第一次听的味。

    故,她每日先到德妃宫里问安,随后就要到寿安宫伺候太后用早膳,接着说话聊天,还有就是弹曲了,直到午时才能离开。

    谢云婉就想,她应对完德妃实在没多少精力陪太后一上午,得想个法子让太后忘了听曲的事,她现在特想从德妃那回来之后,用了早膳还能小息的日子。

    不是她不愿,而是本来服侍太后不应该是德妃的活吗?她是众妃之首,理当表率,她怎么把德妃的活抢去了?

    就在谢云婉走神之际,小栓子进来说,“美人,皇上来了。”

    谢云婉听此急忙起身,正好皇上就进来了,谢云婉忙上前,“皇上您怎来了?可是用膳了?”

    李轩看了看桌上没怎么动的菜,“朕已用膳,倒是爱妃胃口不好?吃的少了。”

    “皇上,妾的确吃不下,既然皇上已用膳,便撤了吧。”

    谢云婉便吩咐小栓子,“小栓子,你快把这些饭菜拿下去,再两杯沏茶来。”

    “爱妃,坐。”李轩扶谢云婉一起坐下。

    谢云婉才坐下,李轩就说道,“爱妃,朕来是想跟你说谢老爷筹粮之事。”

    谢云婉听到和爹有关,担心爹没有把筹粮的事办好,“皇上!若是,爹爹把事情办砸了,还请皇上宽容,爹爹毕竟不是官身,不懂朝廷办事的流程也是情有可原的。”

    李轩被谢云婉突然请罪的模样惊了一下,伸手过来抓着美人的玉手。

    “爱妃,是你误会朕的意思了,谢老爷已经把粮食筹到,朕只是过来跟爱妃说一声。”

    谢云婉松了一口气,“那就好,是妾误会皇上了。”

    李轩好奇的问道,“爱妃,你就这么不相信谢老爷?”

    谢云婉脸红,“皇上~妾家里人口单一,每年都会省下不少粮食,妾只是担心爹爹不舍得掏些家底,没有好好办皇上给的差事。”

    李轩回忆起他见过的谢老爷,看着挺和善的一个人,难道背地里却是另一副模样?

    “爱妃,快说说谢老爷是个什么样的人?”

    谢云婉回想起爹以前吃亏的模样,有一次,爹发现童氏布行卖的布比自家好,且价钱公道,所有人都去童氏布行买布了,自家的布行却是门可罗雀。

    他便去卖了一匹布回来仔细研究,发现不能从面料上下手,他就暗查童氏布行现有的库存,知道自己一个人就能买下所有的布后,每天都花些铜钱请人去买布,造势哄抬价钱。

    之后又找了个脚商去童氏布行一口气要了一半的货,更是给童氏布行一个必须抬价格的错觉。

    等价格抬上来后,爹就在谢氏布行抛售这个收上来的布,且价钱总是比童氏布行每次调价低那么一点点,慢慢的顾客回笼,谢氏布行门庭若市,之后怎么样了就没听爹说起过,但看爹的样子,应该是把童家斗下去了。

    也是因为这次卖布的事,童老爷不知怎得了码头那块地,爹在知道童老爷找的是周别驾做靠山,这就成了心头抹不去的疤。

    谢云婉是不会告诉皇上,爹是这样打压对手的。

    “皇上,爹爹应该是召集大家一起捐粮,若是没谈拢,仁义倒也在,之后把自家现有的粮食全部拿出来,还不够则去买回来补上。”

    李轩含着笑向赵大监伸手,“爱妃,你来看看这三本折子。”

    谢云婉不敢接李轩递过来的折子,看了李轩一眼,又看了看赵大监。

    “皇上,妾不敢干扰朝堂政事。”

    李轩抓着谢云婉的手,把折子放谢云婉手上,“爱妃,朕让你看的就不算是干扰政事,难道爱妃就不想知道别人是怎么说谢老爷的?”

    谢云婉担心爹怎么样了,便不再推辞,把其他两本折子放宝座的茶几上,打开其中一本。

    “皇上,那妾请求阅看这三本折子。”

    第一本折子是周别驾写的,上面写了爹的确是先召集许多东家一起募捐,但后来没有达成协议才自家出粮,里边还说爹纯粹是为了待价而沽,拿着皇差耍风头。

    第二本是方大人写的折子,里面全是赞美爹的词,什么仁义之商,商人美德的表率。当然,方大人还自夸了自己治理有方,百姓安居乐业,民风淳朴,有难身敢先卒。

    谢云婉看了这两本折子,没觉得有什么问题,“皇上,两位大人都说已经筹到粮食,交给爹的差事也算完成了。”

    李轩当然高兴粮食已经筹到,但他实在好奇谢老爷是个什么样的人?怎会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爱妃,你还没跟朕说,谢老爷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为何别人对他看法不一啊?”

    谢云婉犹豫了一番,但在皇上面前,她不敢欺瞒。

    “皇上,两位大人说的都对,爹的确喜欢有事会召大家来一起商量,爹也主张和气生财。只是爹和周大人稍微有些过节,爹当初看上了一个码头,周大人却是把码头分给了别人,爹就把这件事放心上了。”

    李轩听着就像朝堂上西风压倒东风的群臣,有意思极了,争斗真是处处都有,“那方大人是和谢老爷交好咯?”

    谢云婉可不敢说爹爹勾结官员,“皇上,府衙的工事水利往往是谢家带头,许是方大人就喜欢爹这样的乡绅。”

    李轩指着第三本折子,“爱妃,还有一本。”

    “皇上,为何会有三本折子?”谢云婉疑惑的打开折子,然后惊呼着,“这是蕲州的折子,是舅舅!”

    李轩端起茶,用茶盖刮了刮茶汤,“爱妃快看看王大人说的,也提些意见。”

    折子上面写筹备了一批药材一起送去常州,这应该是爹跟舅舅商议过的。

    “还请皇上勿恼爹爹如此揣摩圣意,倒是舅舅所说之事,妾觉得可行。早先,妾听霜妹妹说起,蕲州人指草皆为药,路人皆懂医,其药材市亦异常繁荣,名湖边更是有千名大夫赶市、药馆林立的壮举,已经传出“千家万户悬菖艾,出城十里闻药香”的美誉。且蕲州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的确很适合种植药材。”

    李轩满意的点点头,把三本折子收起来给到赵大监,“这药材的确要好好种植,往往一场伤寒或者起战事都离不开药材,回头,朕就叫户部遣人把药材收上来。”

    “哎哟,那皇上可是又多了一件烦心事!”

    赵大监突然出声,谢云婉和李轩都诧异的看着他。

    李轩问,“朕为何烦恼啊?”

    赵大监好像怕谢云婉误会了,急忙解释,“嗨,奴婢是想说,户部的大人肯定头疼又没钱了,然后天天跟皇上讲减少开支的话。”

    李轩想起了他问户部支点银子,余尚书像割了他肉一样,死活不肯答应。

    谢云婉取笑李轩这无可奈何的模样,“皇上,户部的大人是不是太抠了?”

    李轩无奈,“如今国库紧缺,那那都需银子。”

    谢云婉又笑,“是皇上着相了,其实只要皇上金科玉律的一句话,说不定户部的大人还抢着去收药材呢!”

    李轩诧异,“爱妃可是有什么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