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重生周隋之际 » 067 重回晋阳

067 重回晋阳

    开皇元年(581年),三月下旬,时隔数年,崔澈再次来到晋阳。

    却也没了去处让他省亲。

    数年前,小姑母崔穆容次子李义珙意外身亡,身患重病的姑父李元俭受不得丧子之痛,也于当日亡故。

    当时崔澈与裴秀正拜在徐文远门下苦读,哪怕及时听说消息,也赶不回去奔丧,十一月九日李元俭父子先后殒命,十二月二十一日,灵柩便运到了邺城,葬于邺城东北十里。

    崔穆容一家处置了晋阳的田宅产业,也随之搬回了河北。

    崔澈在为尉迟迥效力期间,也曾去坟前祭拜过。

    尉迟迥之乱后,大批从逆官员被杀,崔澈几位表兄得以在河北入仕,邺城被毁,周边百姓尽数被迁去了相州新的治所安阳,崔穆容也在其中。

    崔澈来到晋阳当值,无需担心住处,异地任官,是有官舍提供的。

    官员们的住房问题,早在秦汉就已经形成制度化,后汉时期,家眷获准随居官舍。

    到后来,甚至就连成年的儿媳妇都能随丈夫投奔公婆,住进官舍,可见房屋还是很大的。

    诚然,汉魏时期官员人数仅有大约7000余人,而时至今日,隋朝共有官员12500多人,其中京官2500余人,地方官员近万人。

    总体上,住房福利肯定不能与汉魏时期相比,但再苦也不会苦了崔澈这位总管府长史。

    不过崔澈此番上任,也没带多少奴仆,仅赵文等十余名奴仆、婢女,拖家带口的搬进官舍,也不觉得拥挤。

    晋王携带其幕僚上任并州总管,晋阳城里的大小官员集体为众人接风洗尘。

    婀娜的女子在堂间扭动着妖娆的身姿,丝竹管弦之音不绝于耳,裴秀看着堂上的众人举杯交盏,脑海中却还在回想入城前崔澈对自己的提点。

    “莫要伸手!无论是谁,以任何理由向你进献钱财,都得断然拒绝。”

    裴秀起初不明所以,在他看来,做官收钱理所当然,祖上就是这么给他们做的榜样。

    直到崔澈与他普及了钓鱼执法这个名词,裴秀大长见识,原来世上竟有这般凶险。

    据崔澈所知,杨坚对于打击贪腐,可谓是手段百出,其中一套钓鱼执法用得烂熟于心。

    他会派人偷偷向官员进献钱财,一旦收下,轻则免官,重则处死。

    对于犹豫的官员,他会多次考验,而严词拒绝之人,则会加以重用。

    也许杨坚如今还未开始动用这个损招,但不妨碍崔澈在私底下以此吓唬裴秀,这也是他在蒲坂时,坚决拒绝河东郡守贿赂的原因。

    当初离开内史省时,曾经在记室府共事的书吏们还给澈哥儿集资凑了盘缠。

    崔澈与他们关系处得极好,时不时唤他们下值吃酒,花的都是真金白银。

    但书吏们的好意也被崔澈推辞,澈哥儿让杨广立好人设,自己又怎会忘记标榜清廉。

    当然,也不会把裴秀落下。

    酒宴后,崔澈谢绝了不少好意,才回到官舍。

    并州总管府只是因为其官署设在并州晋阳,才有了这个名字,其总领山西二十四州,下边自然还有一个并州刺史。

    只不过杨广身兼并州刺史一职,并州刺史府的职权注定将被并州总管府取代,一应军政事务,皆由总管府直接管辖,此前刺史府佐吏必然要被闲置,为了挤进总管府中,暗地里的金钱往来自然少不了。

    杨广、崔澈、杨玄感这些人看不上这点钱,但不代表其余幕僚能够抵住诱惑,随同赴任的可不只有长史、司马、司录、记事参军这些人。

    在妙容的侍奉下,崔澈洗漱更衣,却没有急于歇息,而是一如途中,每夜为总管府里的工作做提前规划。

    崔澈以长史一职,辅佐并州总管杨广,领二十四州民政,若是出了岔子,杨广自会受到训斥,而崔澈更是讨不着好。

    假使施政不当,杨坚舍不得拿儿子平民怨,但以其性格,说不定会找澈哥儿借头颅一用。

    崔澈表面风光无限,但内里也感到重任在肩,如履薄冰。

    “小郎君,夜深了,明日还要往总管府应卯,不如早些歇息吧。”

    妙容为崔澈添了一杯茶,轻声劝说道。

    崔澈这才从工作状态中回过神来,问道:

    “什么时辰了?”

    “我去添水的时候才问过,都要亥时正刻了。”

    如今临近夜里十点,搁在后世,那是夜生活才开始。

    然而古代夜间的娱乐活动本就不多,崔澈也几乎不去花街柳巷,在丞相府与内史省当值的时候,这个点他早就睡了。

    主持民政与给人当笔杆子可是两份活,由不得他懈怠。

    “你先睡吧,我晚些时候自会歇息。”

    还是一如长安崔府的布置,卧房摆了两张床,用屏风相隔,按理说妙容也得了侧室的名分,却还是干着大丫鬟的活。

    妙容躺在榻上,看着烛火跳跃中崔澈的背影,沉沉陷入了梦乡,而崔澈还在为清查田亩做着准备。

    赴任之前,杨坚曾在临光殿上召见了杨广、崔澈、杨玄感、高弘德四人,各有叮嘱,其中最紧要的便是清查田亩、隐户。

    而这恰恰也是崔澈的职权范围。

    并不只是山西之地需要清查,杨坚同时也向各地总管府发布了这一条诏令。

    打击对象自然是士族。

    普通民众哪有这个本事侵占良田,藏匿隐户。

    比如崔澈就有五万亩田,但不算是侵占,一部分是祖上积累的私田、永业田,另一部分是按照均田制所定,奴仆也能参与分田,只需足额纳税即可。

    同时,澈哥儿府上可没有隐户,就连那三千部曲中不知根底的流民,都在事后造册,这也是博陵庄园的产出不能指望的原因,既要供养这些人,又得交租纳税,哪还能补贴到崔澈。

    崔澈规规矩矩,河北再怎么细致的清查田亩、隐户,火自然烧不到他,但并州总管府下辖各州的清查工作必须他来主持。

    并州最大的地主,也无需去问,太原王氏这么大的家业摆在面前,谁也不能忽视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