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重生周隋之际 » 262 建造行宫

262 建造行宫

    “争!”

    独孤伽罗正色道:

    “你要与睍地伐争储,只有夺取了太子之位,才能保住你与昭儿的性命。”

    杨广却沮丧道:

    “储君之位乃是国本,轻易不能动摇,况且长幼有序,深入人心。

    “太子有高相支持,党羽遍布朝野。

    “朝中权贵,儿臣只与子澄友善,偏偏子澄又守孝在家。

    “儿臣自己又远在扬州,如何能与太子相争。”

    独孤伽罗抚着杨广的头,目光中透露着坚定:

    “你无需为此担忧,为娘但有一息尚存,自会在朝中为你张目。

    “越国公杨素,深得你父皇的宠信,与东宫素无往来,为娘也将替你拉拢。

    “驸马守孝期满,为娘也会催促你父皇将他征辟入朝。

    “况且你父皇对东宫早有不满,你要做的,就是保护好自己,不要被睍地伐给暗害了!”

    独孤伽罗并不知道杨素经由崔澈说服,早已在暗中投靠杨广。

    杨广好不容易止住的眼泪,又一次不争气的流了下来:

    “母后如此垂爱,又让儿臣如何报答。”

    独孤伽罗为杨广抹去泪水,叹息道:

    “为娘不求你的回报,只希望你将来继承大统,能够友爱兄弟姐妹。

    “睍地伐虽然阴险狠辣,却也是我怀胎十月所生,是你的亲兄长。

    “他无情,你不能无义,你将来把他幽禁便是,莫要害了他的性命。”

    杨广叩首道:

    “父母教导儿臣,应当兄弟和睦,我与太子一母同胞,若非被太子逼迫,儿臣是万万不敢与兄长相争。

    “还请母后放心,儿臣定会好生照料兄长,绝不会行骨肉相残之事。”

    独孤伽罗闻言大慰。

    告别了母亲,杨广离开皇后寝宫,依旧是一脸戚容。

    他前往偏殿的时候,殿内只剩了杨坚一人。

    杨坚倒没有惊异杨广双目红肿,过去每次离别,杨广就没有不哭得肝肠寸断的时候。

    “阿摐,你此前在扬州做得很好,这次回去,更不能松懈。”

    杨广闻言,躬身应是。

    杨坚眼看杨广的眼圈又泛起了泪光,本想训斥他大好男儿,竟然哭哭啼啼,可一想到这是儿子与父母离别时的真情流露,又软下心来。

    无疑,杨坚最满意的就是这个次子,不仅自己厉行节约,更能约束身旁的亲信,恭敬应对朝臣,礼节更是极其谦卑。

    看着杨广离去的背影,杨坚无声自语道:

    “若阿摐是嫡长子,哪有这么多的风波。”

    杨广回到晋王府,只带了女儿观音婢离开大兴,去往扬州。

    晋王妃此前曾为杨广诞下一女,只是不幸夭折,如今夫妻二人育有两子一女,至少目前还是与杨坚夫妇一般,别无庶出血脉。

    长子河南王杨昭,刚出生就离开了父母,被杨坚夫妇抱养,与菩萨奴同龄,时年十岁。

    次子杨暕,时年九岁,尚未被册封,虽然恩宠不及兄长杨昭,但也要远远剩余东宫那些庶出血脉。

    二人都留在了大兴,代替其父杨广侍奉杨坚夫妇。

    杨广离开大兴后,独孤伽罗传见了杨素,与他说起废立之事,希望他能相助晋王。

    杨素又怎会拒绝,自此,他不再只是明里暗里给杨勇上眼药水,而是直截了当的向杨坚诋毁杨勇。

    偏偏杨勇自己又不争气,屡次让杨坚失望,故而,他对杨素所言深信不疑。

    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正月二十一日,杨坚车驾巡幸岐州,这一趟的主要目的,便是亲自为行宫选址,作为避暑之用。

    随着气候回暖,逐步攀升,大兴城一到盛夏,便酷热难耐,这才使得杨坚要另建行宫。

    毕竟大隋圣人简朴节约了一辈子,修一座行宫享受享受怎么了。

    抵达岐州后,选定了地址,杨坚随即下诏,在岐州以北修建行宫,以尚书右仆射杨素监督施工,但具体设计、营造,则全部交由前莱州刺史宇文恺。

    宇文恺曾在崔澈任职青州总管期间,担任莱州刺史,却因为其兄长宇文忻联合梁士彦、刘昉密谋叛乱,而受到殃及,被免去官职,赋闲至今。

    由于他先后设计、主持了大兴城、广通渠等宫城,深得好评,于是这一次营构行宫,自然没有第二人选。

    宇文恺受任将作大匠,同时杨素举贤不避亲,推荐其堂妹的夫婿,自己的幕僚记室参军封德彝为土木监,协助宇文恺建造行宫。

    对于这座行宫,杨坚心中早有名字,打算称其为仁寿宫。

    宇文恺坐了许多年的冷板凳,如今好不容易得了机会,更是用心。

    按照他的想法,当今圣人以节俭闻名,不好奢华,也没打算往富丽堂皇,金碧辉煌上靠。

    只是经由杨素的劝说,终究还是为杨坚设计、建造了一座雄伟的宫殿群。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二月初三,杨丽华一行人终于抵达安平。

    前来迎接妻子的崔澈,看着车厢中走出的两名女尼,着实吃了一惊。

    听说杨丽华准备为陈月仪、元乐尚寻一座尼寺修行,崔澈提议道:

    “何不就在城外,与庄园临近之处,专门建造一座尼寺,供二人清修,也不会被人打扰,否则香客往来,多有不便。”

    杨丽华一寻思,觉得崔澈所言不无道理,问过陈月仪与元乐尚二人,见她们并无意见,便也欣然同意。

    至于陈月仪与元乐尚眼神飘忽,杨丽华也以为她们是初到安平,在好奇张望的缘故。

    建造尼寺,杨丽华自然不会过问,尽数交给了崔澈安排,二女也暂时住进庄园内的一处别院,作为安身之所,等尼寺修好了再搬进去。

    崔澈揽过此事,转头又全盘交给了房玄龄督造,在破土动工前,崔澈特意与他耳语几句。

    房玄龄哭笑不得,却也遵照崔澈的吩咐办事。

    陈月仪、元乐尚借住在崔府期间,崔澈可是乖巧的很,她们居住的别院,那是一步都不曾踏入,对二女更是不管不问,也让杨丽华对他放下戒心。

    打着哈欠写完一章,真要去睡了,今天还是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