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重生周隋之际 » 301 五年平辽

301 五年平辽

    杨坚为之气馁,谁不知道征发辽东,最大的阻碍就是道路难行。

    说得倒是轻松,可两千多里的山路,以及两百余里泥泞不堪的辽泽地,哪是那么容易修缮的。

    杨坚又问道:

    “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法子?”

    崔澈思索片刻,答道:

    “顽抗之敌,当逐步蚕食,剪其羽翼。

    “不如借道库莫奚,先攻契丹。

    “待契丹臣服,大军即可驱赶牛羊,经由辽北平地南下,绕过辽泽,直取辽东!”

    杨坚闻言抱怨道:

    “驸马何不早言!”

    崔澈连忙请罪。

    但杨坚也不是真的要降罪,他将崔澈扶起,语重心长的问道:

    “朕自御极以来,从未受此大辱。

    “朕与驸马,既是君臣,又是翁婿,朕对你寄予厚望。

    “若是以驸马为将,总以幽、营军权,五年之期,驸马能否为朕去除这一心腹大患?”

    崔澈心道:五年平辽,这怎么就听着那么晦气。

    但杨坚话都问出口了,实际也不容崔澈拒绝,崔澈说道:

    “幽州骑卒,来去如风,降服契丹,绰绰有余。

    “但高句丽据有坚城,不同于突厥、契丹,若是据城而守,骑兵难有作为。

    “而营州兵微将寡,更是当不得大用。

    “仅以幽、营之兵,臣唯恐有负陛下厚望,只敢许诺使契丹臣服。

    “陛下若能许臣利诱库莫奚、契丹出兵,驱使他们与高句丽作战,五年之内,臣必为陛下平定辽东!”

    杨坚闻言大喜,能够驱使库莫奚。契丹与高句丽自相残杀,正合他的心意,当场同意下来。

    既然将来要利诱库莫奚、契丹出兵攻打高句丽,钱、米、盐、布这些自然少不了,杨坚于是下诏在幽州兴建大仓,用以储存物资,将来攻伐高句丽时,供崔澈取用。

    翁婿二人定下五年平辽的目标,杨坚忍不住拍着崔澈的肩膀,连声夸赞。

    正此时,先前受命往东宫训斥杨勇的杨素苦着脸返回大兴殿。

    杨坚凝眉道:

    “杨卿何故作此态?”

    杨素躬身请罪:

    “陛下命臣训斥东宫,而太子心生怨意,口出悖逆之言,臣只得回身向陛下请罪!”

    杨坚沉声道:

    “逆子又说了些什么!”

    杨素如实回答,无非是当父亲的猜疑儿子,什么父子之情生分至此,这些都是杨素故意激怒杨勇,使得杨勇口不择言。

    杨坚勃然变色,他当即唤来亲近宦官,往东宫调查情况。

    崔澈偷偷看向杨素,杨素却神色自若,不见一点慌张之色,他似乎一点也不担心自己激怒杨勇的那番话传进杨坚的耳朵里。

    负责调查情况的宦官刚刚离开大兴殿,没走多远,却意外撞见了皇后独孤伽罗,他赶忙躬身跪拜。

    独孤伽罗淡淡道:

    “听说越国公最近新得了一个女儿,你为陛下办完了事,别忘了替我祝贺他。”

    宦官心中了然,连忙道:

    “越国公乃国之干臣,又有圣眷加身,属实是有福之人。”

    独孤伽罗微微颔首,道:

    “起来吧,去为陛下办事要紧。”

    宦官赶忙去往东宫,有了独孤伽罗的暗示,他自然揪着杨勇是否真的口出悖逆之言不放,至于杨勇为何要那般说,则被轻飘飘的无视了。

    当宦官回到大兴殿,证实杨素所言不假,杨坚气愤不已,下令让太子闭门苦读《孝经》。

    杨勇愤慨不已,吵闹着要面圣,自辩清白,却被杨坚拒绝,他不愿见这个逆子,让他好好留在东宫反省罪过。

    高颎听说此事,急匆匆的入宫劝谏,杨素却在一旁阴恻恻地说道:

    “高相虽与太子是儿女亲家,但父子之间的家事,还是莫要牵扯。”

    高颎义正言辞道:

    “至尊乃天下之主,太子乃国之储君,岂能以家事视之,杨相离间天家骨肉,究竟意欲何为!”

    杨素变了脸色,他气愤道:

    “高相莫要血口喷人!事情原委,已然明了,何必出此诛心之言!”

    眼看二人争执起来,杨坚怒喝道:

    “够了!你二人身为宰相,如此作为,可有宰相的气度!”

    高颎、杨素纷纷请罪。

    打发走了高颎,杨坚对崔澈、杨素道:

    “太子忤逆不孝,不足以承大统,朕有意改立晋王,朕知道二位爱卿与广儿友善,特意与你们商量大计。”

    崔澈、杨素不敢流露出一丝喜色,他们正色道:

    “臣等悉听陛下吩咐。”

    杨坚继续道:

    “如今虞庆则、史万岁已死,太子仍有高相维护。

    “他辅佐朕多年,劳苦功高,朕不愿意他继续深陷争储的泥沼之中,希望保全他的性命。

    “恰逢驸马要在大兴暂住一段时间,就由你们二人想一个法子,既不让高相蒙冤,使天下人说朕不念旧情,又能使高相贬往外地,不能再阻挠废立之事。”

    崔澈躬身道:

    “陛下此举,是为保全高相,天下人又怎会因此指责陛下。

    “臣必与杨相思虑周详,不使高相蒙冤,也不使陛下声誉蒙尘。”

    杨素也暗藏激动,连忙附议。

    高颎若是遭贬,顶替左仆射的人选,除了他这个右仆射还能是谁。

    杨坚又叮嘱道:

    “你二人行事,不可污了高相的私德。”

    这让杨素、崔澈大感棘手,不能从私德下手,以高颎的才能,在公务上也挑不出错,此前辽东大败已经翻篇,不可能旧事重提。

    但二人还是应下了此事,准备鸡蛋里挑骨头,把高颎赶下台去。

    正如杨坚所说,赶走高颎,实际上也的确是在保护他,若是继续留在相位,任他维护太子,杨坚自己不杀高颎,杨广也不会放过他。

    崔澈与杨素并肩走出大兴宫,二人相视一笑,才走几步,方才受命往东宫调查的宦官靠了过来。

    宦官的脸上堆满了笑容:

    “见过越公、燕公,方才皇后让我带话,恭贺越公喜得一位女公子。”

    崔澈也终于明白此前杨素为何有恃无恐。

    他略有猜测,这位杨素之女,只怕就是李渊的杨嫔。

    崔澈笑道:

    “越公新得贵女,崔某可要上门讨一杯喜酒。”

    还有,在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