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重生周隋之际 » 326 故地重游

326 故地重游

    离开皇后寝宫,崔澈落后了杨广半个身位,与他同行。

    杨广问道:

    “年后出兵,子澄可有把握拿下辽东城?”

    说罢,杨广自嘲道:

    “孤也是关心则乱,子澄筹谋了两年时间,区区辽东,定然是不在话下。”

    崔澈叹息道:

    “兵凶战危,难以预料,所能做的,也只有殚精竭虑,以报圣人之恩。”

    “孤可还在等着喝子澄的庆功酒。”

    说着,杨广转过身来,朝崔澈展颜笑道:

    “子澄可有时间,与孤去一个地方。”

    崔澈欣然应诺。

    至少表面上看去,两人还是曾经亲密的好友,只是彼此都知道,他们之间不可能再回到过去。

    这世道就是这样,君就是君,臣就是臣,杨坚掌权后,赐死的少年好友就不在少数。

    杨广忌惮崔澈经营北疆多年,崔澈也害怕杨广翻脸无情。

    马车缓缓而行,车厢内,杨广一直在询问崔澈有关漠南之事,以及高句丽的情况。

    但凡能说的,崔澈言无不尽,看得出来,杨广还是很有抱负,想要谋求边功,当年他心里就种下了要在泰山封禅,比肩秦皇、汉武、光武这些雄主。

    他这人,最好脸面。

    杨广听说了如今北疆的情况,感慨道:

    “父皇建国以来,东突厥、库莫奚、契丹相继归附,西部突厥又有杨相出兵征讨,如今子澄又将有事于辽东,大隋武功之盛,千古罕见。”

    杨广所说,并非虚言,哪怕是原时空,在隋朝以前,杨坚的武功也能在历代帝王之中排得上号。

    相较于统一全国的秦始皇,杨坚分裂突厥汗国,使东突厥臣服。

    对比分裂匈奴,使南匈奴臣服的汉武帝,杨坚又多了灭亡南陈,一统天下的功绩。

    也就是隋朝国祚短,使得杨坚名声不及他们二人,当然,也与在他身后,有个更耀眼的李世民脱不开关系。

    崔澈是打心里认同杨广的说法,正要附和,却听杨广半开玩笑,半认真道:

    “孤将来承袭基业,欲求功绩,只怕也是四顾茫然,都不知道去哪讨伐不臣。

    “子澄若是夺取了辽东城,对父皇也有了交代,不如就此止步。

    “将高句丽留给孤,也让孤能求一份边功,向后人夸耀。

    “明年子澄入朝,孤必向父皇表奏,拜子澄为相。

    “晋王(杨昭)年少,内史令还得是子澄这样的股肱之臣,才能胜任。”

    崔澈心道:果然来了,就是想将自己留在大兴。

    要不是知道历史上的杨广是个什么脾性,能够出将入相,其实也能够使崔澈满足。

    又不是真的脑后长反骨,非得去造反,杨坚、独孤伽罗对他的恩义,总得记念。

    这是这一切在自己的生死面前,终究还是显得无关紧要。

    崔澈看上去很为难,他无奈道:

    “圣人耻于辽东之败,欲亡高句丽,以宣扬大隋天威。

    “于公,我为人臣;于私,我为帝婿。

    “圣人待我恩义深重,我自然要尽己所能,为圣人解忧。

    “我明白太子想要建立功业,却也不敢让圣人含恨。”

    杨广拍着崔澈的肩膀,朗声笑道:

    “孤就是随口一言,子澄怎么就还当真了。”

    话音刚落,马车外就有亲随提醒道:

    “太子殿下,地方到了。”

    杨广嗯了一句,等马车停稳,他对崔澈说道:

    “子澄,与孤下车走走如何。”

    崔澈只察觉到已经出城,却不知道究竟来了何处,等与杨广走下马车,看着眼前老旧的府邸,崔澈恍然大悟。

    这是曾经位于长安县城的齐王府,在齐王宇文宪被冤杀后,由周宣帝宇文赟赏赐给了大臣。

    大隋迁都大兴后,大臣们尽数搬走,这座府邸久无人居,破败不堪。

    当然,这座府邸最大的意义,还是当年杨广与崔澈在此交心,真正成了能够共谋的同志。

    腊月初七,一如当年的冬至,天空还飘着雪。

    杨广屏退了亲随,与崔澈各自撑了一把伞,站在了齐王府外。

    只是曾经两个十岁出头的少年,如今都已经成了年过三旬的中年人,也各自功成名就。

    “子澄,孤与你相交二十二年,又是儿女亲家,有些话,就不避着你。

    “汉王不忿孤入主东宫,蜀王也多有怨言,孤这些兄弟,全都不让人省心。

    “孤也知道,汉王时常向你示好,想要拉拢伱。

    “但子澄啊,你得明白,杨谅不是孤,你们之间并没有私谊,将来若是他承袭皇位,又怎能容得下你。

    “孤与子澄,不仅是儿时的密友,更是儿女亲家,是你为孤出谋划策,才让孤坐上了太子之位,还有什么能大过我们之间的情谊。

    “子澄当年代孤承诺,要以杨相为尚书令,孤今日向你许诺,杨相之后,子澄就是大隋第二位尚书令。

    “只要子澄用心辅佐,孤愿以郡王相谢!

    “如何,燕郡王。”

    杨广这番许诺,及其诱人,而崔澈也很配合呼吸急促起来。

    他强忍激动道:

    “臣对殿下的忠心,天地可鉴,日月共明!

    “汉王因二位公主的关系,常有使者前来蓟县探望,但正如殿下所言,臣与他哪有什么私谊。

    “封王并非臣的本意,臣只求能够辅佐殿下,君臣相亲,上下相和,成就一段千古佳话。

    “若能得偿所愿,就算是死,臣也再无遗恨!”

    杨广为之大悦,要不是独孤伽罗如今病重,杨广非得拉着崔澈往东宫畅饮。

    在燕国府中住了一宿,次日清晨,崔澈入宫辞行。

    征讨辽东的战事迫在眉睫,杨坚也没有强留,只是再三告诫崔澈,一定要谨慎用兵。

    显然,当年那场三十万人,死伤过半的败仗,还是给杨坚留下了心理阴影。

    崔澈拜别了杨坚,又去向独孤伽罗请辞。

    独孤伽罗病情一直没有好转,她虚弱地躺在榻上,说道:

    “老身年寿不长了,驸马此行,与我可能就是永别。

    “看在老身做主,成全了驸马与阿五的份上,也希望驸马能够答应老身一件事情。”

    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