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重生周隋之际 » 368 仁寿宫变(二)

368 仁寿宫变(二)

    混乱,爆发在了仁寿宫中。

    随处可见慌不择路的宦官、宫婢们,恐惧的情绪在宫内弥漫。

    杨坚没有等来长子杨勇,只见到太子左庶子兼给事黄门侍郎张衡领着甲士闯了进来。

    眼睁睁看着宣华夫人、弘政夫人、容华夫人在内,一众后宫妃嫔被驱赶出了寝宫,躺在病床上的杨坚强忍怒火,沉声道:

    “杨广在哪。”

    张衡行礼道:

    “陛下托国于太子,太子自然在大宝殿处置国事,特命微臣前来侍疾。”

    杨坚大怒,喝道:

    “让杨广来见朕!”

    杨坚清楚自己失去了对局势的掌控,他现在只想将杨广唤来,当面痛骂,来发泄心中的怨恨。

    若是往常,但凡杨坚发怒,当面之人无论是谁,必要下跪请罪,但张衡却神色淡然道:

    “陛下有臣作伴,已经足矣,又何必劳烦太子。”

    杨坚闭上了眼,他回忆起了过去自己的所作所为。

    为了推动易储,不惜冤杀功臣;为了稳固杨广的太子之位,也默认了漏洞百出的杨秀巫蛊案。

    杨坚心如刀绞,特别是此前密信所言,杨广计划在他死后,杀尽兄弟,更让杨坚懊悔:

    我究竟生了一个怎样的畜牲,自己居然还把他扶上了储君之位。

    杨坚直到现在,也不清楚那封密信是由柳述伪造,甚至就连杨广也没有去调查杨坚为何突然在临终之际反悔。

    这些事情已经不再重要。

    当张衡惊慌失措的赶到大宝殿,告知杨坚驾崩的消息。

    得知父皇驾崩,杨广哭得撕心裂肺。

    从大宝殿到杨坚寝宫,沿途都是他洒下的热泪。

    杨坚走得并不安详,他表情狰狞,双目圆睁,床榻凌乱,似乎死前在奋力挣扎。

    无论杨坚是因病暴毙,还是张衡弑君,都改变不了大隋的开创者,一代雄主杨坚已死的事实。

    帝国新的掌舵者即将走上台前,但在此之前,杨广命心腹宦官带了一个小巧的金盒前往妃嫔们被看押的场所。

    宣华夫人颤巍巍地接过小金盒,内心惊恐不已,迟迟不敢打开。

    身后的妃嫔们更是相拥而泣,她们都以为这是杨广送来的鸩酒。

    宣华夫人带着哭腔问妹妹弘政夫人:

    “我等无罪于太子,昔日受太子金蛇、金驼等器物,亦曾为太子美言,为何会有今日的下场。”

    弘政夫人不能回答,只得啜泣道:

    “此中鸩酒,妹当先饮。”

    这句话,使得室内的妃嫔们啼哭声大作,宦官在旁催促宣华夫人尽快揭开杨广亲手所写的封条。

    宣华夫人颤抖着手打开金盒,当即却变了脸色。

    宦官笑道:

    “夫人还不谢恩。”

    妃嫔们从使者的神情上瞧出了端倪,纷纷涌上前来,却见金盒之中,没有鸩酒,也没有白绫,有的只是数枚同心结。

    她们欢庆着自己能够死里逃生。

    然而宣华夫人迟迟不愿谢恩,她畏惧死亡,却也重视名节。

    南陈被隋所灭,她与家人被掳来北方,宣华夫人也曾怨恨过杨坚,但他对自己的喜爱却是毋庸置疑,在独孤伽罗死后,宣华夫人恩宠冠绝六宫。

    如今杨坚刚刚驾崩,杨广就送来同心结,如此禽兽之举,也让宣华夫人愤恨。

    眼看宣华夫人不愿谢恩,殿内的气氛急转直下,宦官劝说道:

    “太子好意,夫人为何不领情,莫非真要殿内之人,随你为圣人殉身。”

    此话一出,引得妃嫔们惶恐不已,她们纷纷逼迫宣华夫人接受同心结,只有弘政夫人在维护着姐姐:

    “你们若是贪墨荣华富贵,自己向太子邀宠即可,为何要逼迫我阿姊。”

    妃嫔们见宣华夫人不愿松口,知道硬的不行,只能来软的,纷纷跪在她的面前,哭诉自己不愿殉葬,请求宣华夫人搭救。

    宣华夫人不在意这些人的生死,她将目光投向这么些年一直与自己相依为命的妹妹,终于痛哭的闭上了眼睛。

    许久后,宣华夫人留着眼泪,拜谢杨广之恩,受了金盒之中的同心结。

    宦官掌着灯笼,在前方引路,将宣华夫人带到了杨广面前。

    当夜,即遭杨广奸淫。

    杨广也并不是只念着要蒸母,他在杨坚死后,封锁消息,秘不发丧,同时矫诏,命车骑将军屈突通手持杨坚的诏书,征召汉王杨谅回朝。

    仁寿四年(公元604年),六月二十八日,屈突通快马加鞭赶到晋阳宣旨。

    杨谅此时并不知道杨坚已死的消息,如今父皇征召自己入朝,杨谅也没有犹豫。

    只是跪受诏书后,杨谅却发现了其中两处漏洞。

    原来杨坚曾经与杨谅密约:

    ‘要是召你,敕字旁另加一点,还要与玉麟符相契合,才可以应召。’

    如今敕字旁边少了一点,又没有玉麟符契合,杨谅当即盘问屈突通,屈突通闪烁其词,不愿回答。

    但杨谅已经猜到了答案,他没有为难屈突通,将其放走,又立即找来了王頍、萧摩诃等心腹,大哭道:

    “杨广弑父!”

    众人大惊,定州总管府司马皇甫诞赶忙道:

    “大王何故作此言。”

    杨谅于是将他与父亲约有暗号之事告知众人,愤慨道:

    “当年高欢病死之时,忘记将与侯景约定的暗号告知其子高澄,于是才有侯景割据河南而反。

    “父皇若是寿终正寝,又怎会重蹈高欢的覆辙,不将与我之间的暗号告诉杨广!

    “如今杨广矫诏要将我骗回关西,分明是想要加害我!”

    满头白发的大将萧摩诃闻言,当即进言道:

    “大王坐拥河东之地,何不起并州精兵为君父报仇!”

    总管府司马皇甫诞阻止道:

    “下官窃以为大王与太子实力相距悬殊,若是冒然起兵,一旦失败,欲为布衣,亦不可得,还请大王三思。”

    一旁的王頍却讥笑道:

    “在下预祝皇甫司马高升,将来大王束手就擒,杨广听说司马今日之语,必然会为司马赏赐官爵。”

    皇甫诞大怒,但杨谅的怒火却更盛,他指着皇甫诞大骂:

    “老贼!欺我太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