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江鲫戏浪巅 » 第九章 仙门拜谒,杏坛问道

第九章 仙门拜谒,杏坛问道

    直到次日傍晚,一行五位立雪客才全部通过三次试炼,一齐来到琅琊仙所正门牌坊楼所在处。

    除了已经熟识的杨玄元,其余的三人虽然也是同样出自滁州豪族。但论实力,也就比之前灭门惨死的公羊放多出些花拳绣腿的功夫,都不过半斤八两的寻常膏粱子弟。

    但他们的先天贮气,竟均多于江鲫早已断气的丹田上限六成八,最次的也有至少七成整。

    江鲫望着刻印有较武皇帝亲笔所题的“琅琊述道”笔墨遒劲的四字牌匾,逐渐出神。

    在场的众人,谁能料道眼前头顶笠盔,身背剑匣的怪异青年早已断了气数呢。

    但事实就是如此,尽管江鲫知道体内药酒之气也在逐渐正以难以察觉的速度变的稀薄。从刚一饮下的占丹田九成七八,如此吞吐使用到今天,竟仍保有九成五六。

    但这酒气总有消耗殆尽的一天,在那天到来之前,江鲫必须找到能顺利离开有仙人作法结界的琅琊仙所的方法。

    琅琊山乃众教各流皆能据有的名山。不必提山路上的二僧,各守一方,自得其乐,打坐参禅,少有叨扰。山顶处的仙所原本就是琅琊道观旧址,经过扩建润色,深厚的底蕴不减反增。

    威严的牌坊门楼下已有三五道人列道接迎。江鲫注意过,众道人见了之前领他们前去建木处的接引青年时,竟都要毕恭毕敬地称一声师叔祖。

    见众立雪客已在山路上修得功德圆满,这位年纪青青的师叔祖便甩起道袍衣袖,再次抽出那把神乎其神的麈尾拂尘,对众人说道。

    “诸位,程门之下,雪已三尺。不问名分,不论因果,你们也都已经走到仙门前面了。”

    “只要迈进这道降龙木做的门槛,你们就正式脱袍拭雪,晋升‘凡功’之境了,从此应当一心修行,不问凡尘。”师叔祖对着门槛轻舞拂尘,顿明仙气蒸腾,衬托得山门如同昨日所观天门一般。

    众人依次迈入门槛,他们已知道,仙法已施。一朝入山门,除非修行圆满;或是仙缘散尽,犯下大错被逐出师门。否则无论如何,都是半步都是挪不出去的。

    用过素食斋饭,完成一系列入所事务流程,安定好行李住处后。众人换上统一形制的袍服,木簪。基础的琅琊心法经书《醉翁真人仙游帖》以及武功身法《玄武正气要术》。

    为了继续隐藏断气人的身份,全身可能露出肉体的部分都被江鲫用粗布绷带严丝合缝地包裹了起来。为求最大限度地在仙所获得利益,他必须做到滴水不漏。

    来到琅琊仙所的杏坛讲堂,众人席地而坐,聆听入门教肄。

    讲台上坐而论道的是身穿宽大青黄色道袍的杏坛住持,儒雅平和的形象必是满腹经纶,否则难当此任。

    “诸位,可曾了解过修行炼气的九等境界阶段?”杏坛住持约摸近四十岁,也以一副平易近人的笑脸示人。

    本朝开国之后,由炼气司重新整合测算划分出的,泛用性极广的,全中原统一的九个境界。

    由低到高,从九等到一等分别是:立雪,凡功,拾慧,冼池,入木,化已,天门,半步,建瓴。

    “当然还有第十步,那就已经羽化登仙了。”杏坛住持打趣着说道。

    九等立雪境界,可以说未入仙门的天下凡人,都是这个境界,因此不必赘述。

    八等凡功境界,针对的是众人还未完成脱凡出尘的转变。在此境界修行,当仍以稳扎步履,敲打基础为主。

    “你们前来琅琊仙所山路上的扫地僧,也只是凡功境界中的强者。我作为琅琊仙所的杏坛住持,停步于六等冼池境界之中已有五六年了。而为你们把关建木三试的祖师叔‘涤尘’,有至少五等入木境界实力,诸位勤勉修行炼气,将来也能大展鸿图。”

    细细想来,江鲫记忆中,江家江唱晚,江家历任家主中最为资质平平的一人。发动整个江家的财力资源,不知道尝试过多少旁门左道辅助修行,年近五十也才只有七等“拾慧”境界。

    而江唱晚之父,江千山。五等“入木”境界,身为当年江湖上的“拦山剑”,兼州数一数二的霸主,也才刚刚触及仙所中一个年纪青青的“师叔祖”的境界的尾巴。

    这仙所真是卧虎藏龙,聚天下人才之地。瘦死的骆驼还比马大呢,江鲫顿感江湖上那些一流豪杰的履历也不够眼看了,更何况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也是从仙所培养出来的。

    “进了仙所,成为了炼气中人。就要遵守仙所的规矩,做到‘不逾矩’,是你们修行的前提。否则,相应的惩戒可不是儿戏的。”杏坛住持正色陈声道。

    “诸位三次考试的成绩,我已经接收到了。下面仙所会根据成绩表现,发放一些修行资源。”

    江鲫同杨玄元的表现自然是甲等,二人各自获得了三支素瓶的固气丹,以及在琅琊仙所书斋借阅一二层书史经笈的资格。

    这固气丹,是初入修行炼气门道之人提升境界必选的手段,有着固本益气的功效,服者能缓慢提升丹田内气的质密程度,让人更便于运用气。

    而琅琊书斋的一二层,包含了七等拾慧及七等境界以下可以受用钻研的所有经书秘笈。

    成绩不佳的另外三人,仅得到了各一支素瓶的丹药,和只限第一层的书斋借阅权限。

    丹药和经书秘笈本身,虽然直属于琅琊仙所。但相应的,仙所开炉炼丹的炉数,书斋内书籍涉及的内容有关修行禆益程度,诸如此类修行资源分配数目,获取方式。均由炼气司严格策定规划。

    可以说,这些手段都是中央掌权者对于全中原范围内炼气人士的束缚与绑定,设置奖励,引导他们追名逐禄,培养忠于王朝的修行习惯。

    想到这,江鲫也只能感叹一句“较武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在炼气司的手段下,全中原王朝范围内的炼气之人,从登堂入室到登峰造极,何人不受朝廷机关掣肘?

    这个世道,连江湖也能沦为庙堂的庸附。

    但江鲫不怕,为了心中理想,无论何种难关,他都作好了直面的觉悟。

    “明日开始,由贫道为诸位清谈《醉翁真人仙游帖》,记得带书前来。”

    “另外,甲等成绩的二位,有一次同琅琊仙所现任掌教面谈的机会。现在就可以前去了。”杏坛住持起身相邀。

    这样的机会,对刚刚进入仙所的二人来说,自然是大有禆益的。但江鲫尚在顾虑,一派掌教是何等修为的高人,会不会对自己一番试探以致自己穿帮?

    得此机会,二人也顺道熟悉了琅琊仙所之内大大小小的隐峰藏流。穿过一片片古香古色的修行院落,登顶了仙所中被称为翼然峰的最高峰后。三人终于到达了琅琊仙所中极气势恢宏之盛所在——坐落于琅琊群山翼然峰上的开暝宫。

    开暝宫侧殿旁的一处亭台,竹林映掩,而视野开阔,山下万千气象尽揽眼中。是琅琊仙所历任掌教品茗游憩,面见来客的首选地。江杨二后辈门生被分先后召来亭中面谈。

    亭中两人,一站一坐,执拂尘而立的出尘青年自然是江鲫来到仙所,见面最为频繁的涤尘师叔祖。另一位坐着饮茶的老人,身穿宽大素净道袍,头插鹤巾玉簪,明显就是当代琅琊掌教张井眠了。

    张掌教的一副老眼隐藏在岁月洗礼拉长的面纹褶皱里,所以目光让人难以查觉,他面容清癯,鹤发仙眉。但体格高大,只是坐在那里,气势就已比一旁站着的涤尘师叔祖要高上一头。

    “江鲫小友,日后,贫道可否同你多有叨陪?”老掌教说话,不显衰态,声若洪钟,势足气沉。

    “张掌教谬论,小辈何德何能让您劳累相邀?掌教愿意,何时都行。”江鲫恭敬回答。

    江鲫嘴上应付着,然而心中却时时在提防掌教,怕有纰漏,招致毁灭。

    “如此甚好,江鲫小友,建木三试中测试为全卦之气,在全中原算是凤毛麟角了。全卦之人修行方式大大不同于一般修行,修行不当极易走火入魔。日后,贫道会亲自指导你。”

    “另外,你现在体内的气,并不是身体本身的气吧?”张井眠不以为意地笑道。

    江鲫顿感震悚,料想瞒不过这根本看不出几等境界的琅琊大掌教,方要开口。

    “现在充斥在你丹田中的气,乃是醉翁仙人真仙的酒气。”掌教声压江鲫,开始自说自话。

    相传,滁州本地广有尊奉的醉翁仙人,也就是琅琊仙所名份上的祖师爷,太上真人长老。在五百年前朝侯王割据之世,于琅琊山翼然峰顶羽化飞升。据说在成仙前他曾酿过寥寥十坛的,被称为“醉翁意”的仙液,饮者可无中生有,得到醉翁仙人成仙后自身的生成的仙酒之气。

    人在成仙后,丹田内的气亦会升华,转变为因人而异的仙气。醉翁仙人飞升前最嗜饮酒,因而成仙后体内充斥着仙酒之气。

    “贫道有个不情之请,但小友你或许只有接受的份。”张井眠深邃目光隐约探出白眉之中,刺向江鲫。而一旁的涤尘早已轻轻离开。

    “在你丹田中的这仙酒之气正日损月削,贫道出此下策,也是为了保证你今后不至于因戒断仙气,丹田虚消而彻底沦为废人。”看着江鲫眉头愈发紧皱的琅琊大掌教,从宽大道袍袖口中掏出纸张,提毫挥洒。

    “江鲫小友,贫道张井眠,向你立下一纸约书,你若能在一年之内步入拾慧境界,并与贫道在建木顶约战一场,不论输赢。届时,我便会告知你。。。

    “摆脱丹田断气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