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江鲫戏浪巅 » 第二十六章 宝刹首夺魁

第二十六章 宝刹首夺魁

    九日后。

    苇沆城东,广陵淀。

    这里是一片广袤到一望无际的芦苇荡,一直从苇沆城东正门延伸至百里之外的广陵寺。

    此时节气已经入秋,面积有方圆千里的芦苇荡,如今正是一年中最为茂盛的季节,接天连地,秋风阵起时,波澜壮阔。

    这一大片芦苇荡,正是古城苇沆的雅名得命之所在,即便是在前朝九国乱世,东吴的这一片堪称绝景的水荡,仍能吸引来络绎不绝的慕名来客。

    “再过十几日,等到这绵延千里的芦苇花开放之时,我们就能见到何谓真正的壮观了。”杨玄元幼时曾经到此一游,如今满怀期待地向众人说明道。

    然而四人此行,是要前往距离苇沆城最近的广陵寺,也就是广陵仙所。进行夺魁之会的正式竞争。

    “由于原定的比赛场地发生了些许变故,所以六仙所的众掌教长老才临时决定转移阵地到近处的广陵仙所内进行。”

    师祖叔向三人说明过,并且六仙所也有共同商议,因此多给了众队伍一日的赶路时间。

    “广陵寺为了置办夺魁竞赛场地,贴出了告示,近半个月内不再接纳任何香客入寺供奉香火。虽不说是下了血本,但也是颇拿出了很足的诚意。”师祖叔说着,也不由得想到了此时占尽东道主便利的好友——黑衣僧人明诘,不由得面露神秘微笑。

    广陵江畔,广陵仙所。

    越过芦苇丛生的广陵淀,琅琊四人终于来到了广陵仙所的山门前。

    广陵仙所依山傍水,形胜天工,乃是江南道第一宝刹。

    山门两侧佛门哼哈二位金刚力士塑像左右威立,一位怒颜张口,一位忿颜闭唇,各作夜叉相,俱是威风凛然。

    “你们可知道这二位金刚唤作何名?”师祖叔涤尘有意向众门生发问,江杨二人面面相觑,回答不上。

    刘秭翥却出人意料,拱手答曰:“右边赤红皮肤,作张狂状的是哼将,左边靛蓝皮肤,作御护状的是哈将。”

    “答的不错,没想到你也对佛教有如此了解。”师祖叔面带欣赏看向刘秭翥,惹得刘嘿嘿一笑。

    刘秭翥谦逊回应道:“家族之中有亲友信奉释门,从幼时便有耳濡目染,但亦不过略知一二,今日刚好用得上,师祖叔谬论。”

    “那你可知佛门之中,有关这哼哈二金刚的功法典故么?”师祖叔又问。

    刘秭翥未有所知,便向师祖叔请教。

    “这哼哈二金刚,哼将作张狂相,意在攻伐;哈将作御护相,意在祓守。佛门梵语认为,人言中,‘阿’是张口说话的第一个发音,因此哼将神威又称作‘阿攻’,而‘哞’则是人言的最末了一个发音,因此称哈将神威叫作‘哞护’。如此一来,这一头一尾,一攻一防,便成了佛门中秘传的神威功法,进可锐其攻杀之意,退可壮其御守之形。”

    师祖叔涤尘曾同广陵和尚、沙弥共同生活过不短的时日,对佛门功法也有不少了解。师祖叔又介绍了各类金刚功法,众人听后,眼界大开。

    杨玄元听罢,不由得回想起了前日横渡广陵时同明诘和尚的切磋,自己若是也能参得一二哈将金刚功法,岂不是面对一般棍棒拳脚也能做到不痛不痒?

    一行人七嘴八舌,步上山头。

    来到广陵寺正门,这里虽然没有皇帝御赐牌匾,但仍是气派非凡。琅琊仙所的“琅琊述道”,对琅琊众道士来说可以说是一种殊荣,而广陵寺的朱红金铆寺门,历经数百馀年风雨洗礼伫立如常,未曾有过任何程度的翻新修葺,自是一种奇观。

    走近寺门,师祖叔停下脚步,说道。

    “既来之,则安之。我们虽不吃斋念佛,但该讲的礼节还是必要的。眼前有三道门,我们这些外人入寺,要走左手边的‘无作门’,出寺要走右手的‘无相门’,中间的门是留与寺僧专用的。”

    听过师祖叔指导,众人一齐从左边门跨入寺内。

    寺院中,已有三五成群的各方仙所势力在此等候了。

    一袭黑色行者僧衣的明诘和尚,正坐在路边原本是用以记录香客来访布施的香案旁,为各仙所队伍进行登记。在他身旁,站着三个年轻寺僧,看起来就是广陵队伍的一众了。

    另一旁,三位衣衫干练,面容姣好的女子,正同一个一脸懈怠的青年男子聚在一起,她们都身着绣花锦缎,各执一柄横刀,一定就是来自柳州的姑苏仙所队伍了。

    再向里看,又有两方队伍正在磨拳擦掌,火药味十足,好像马上就要大动干戈了。

    “钱塘的小子们,别怪我话说得直,你们也不过是日日困宥于小风小浪之中而毫不自知的家伙,有什么可狂妄的。”

    一个披头散发,臂缚铁索的狂蛮汉子抱手傲立,他浑身上下的皮肤闪着赤铜般的色泽,肌肉贲发。故意出言挑衅相向着对面的钱塘仙所队伍。

    “沧浪的门人都是如此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么,我们钱塘江潮名贯天下,相比之下,你们的沧浪功不过区区渔民的见风使舵之术罢了。”

    那沧浪的蛮汉听到这话,气得够呛。若不是同队一众人阻拦着,他就要抡起拳头打上去了。

    师祖叔无意两方相互地寻衅讥讽,来到明诘和尚案前登记队伍情况。

    “今日用晚斋时,众掌教长老就会把对决的顺序日程抽选好。”明诘和尚对琅琊众人说道。

    “诸位掌教长老们难道都来了么?”江鲫询问师祖叔。

    “没错,他们的动身启程时日比我们还要早。除却本就深居广陵的方丈和尚,我们的张掌教,姑苏的莫掌教,剑川的李长老,沧浪的风长老,钱塘的吴长老。都已经在寺中住下数天了。”

    六仙所的掌门级别人物齐聚一堂,不由得令众人感到压力倍增。

    此时,几道身影闪进寺门。

    琅琊众人即使不去侧目,也知道是一路上连连找茬的剑川众人来了。

    青衫客“心中贼”依旧是满脸的自负与阴鸷,头戴纱笠的白衣女子于其身后翩翩跟随,能使用剑罡的那位“太上师姐”有意拉开十几步的距离在后方跟着。而在她的身后,则是那一脸憨气的剑鞘少年。

    师祖叔换上招牌的微笑,向大步朝香案处走来的心中贼礼貌地问道。

    “心中贼仁兄,别来无恙啊。”

    他说话时刻意地拉长了“贼”字的读音,使得江杨刘二人原本一脸忌惮的表情渐渐憋不住了,都笑出了声来。

    面对两次阻击失败还给自己造成不小创伤的琅琊一行,心中贼敢怒而不敢言,白了一眼存心找事的涤尘,转而埋头香案,登记队伍情况。

    在他身侧的白衣女子见到师祖叔涤尘后,向他微微颔首示意,涤尘见到后亦恭敬回礼。

    那白衣女子想必也是心念旧恩,若不是师祖叔当时主动放过心中贼,并没有去选择一心纠缠下去,那么剑川这边就会很难办了。

    剑罡少女见到琅琊一行后,也是面露不悦之色,微皱眉头。在她身后紧紧跟随的憨傻青年看见琅琊四人,张口就想说些什么,但随即便被她的太上师姐恶狠狠地踢了一脚小腿肚子,于是立马哑然失声了。

    见到众仙所队伍齐至,在寺中久候的广陵方丈缓步而出。

    “易合七年江南道六仙所夺魁之会襄举在即,各位在寒寺中好生休息。明早,我们在寺内演武场正式开赛。”

    从面貌上难以推测年龄的广陵寺方丈,蓄着极长的白须,着一身赤金法衣,向众人宣布着。

    听过方丈讲明寺中禁令后,琅琊一行人跟随明诘和尚来到寺中的三重进院,进行一番游览。

    观瞻过历任方丈法衣,禅杖等佛宝陈列后,众人来到二进院。

    屋头上一道琉璃镶饰的乌木大匾横列其上,上书“罡焕千秋”四个笔走龙蛇的大字。

    “此乃西域佛法传入中原第一僧人——白马僧亲笔题写的。”

    此言所罢,引得众人惊羡。

    白马僧,前朝乱世第一位从西域佛国求得宝经,并将佛法传入中原大地的僧人,因为身骑白马驮经传教而得名。据说他在晚年游历四方之时来到江南道,在观钱塘潮后留下了一句“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的至深偈语后,北上广陵江畔,一手筹划,建立起江南道最大宝刹——广陵寺,随即乘轻舟东渡,称要传法夷国,便从此再无音讯。

    这下子,这条“罡焕千秋”的牌额的价值瞬间就不可估量了,那可是一整个中原佛法的创始之人所留下的墨宝,这不禁让琅琊众人觉得“琅琊述道”的圣上御题之光芒也略略失色了。

    看到众人脸上的惊羡之色,明诘和尚也微笑起来,领过众道士在大雄宝殿外过了一圈,便送他们回到寮房休息了。

    用晚斋时,方丈和尚宣布了明日对决的二仙所。

    钱塘仙所对战沧浪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