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长喜卫郎马上 » 第11章 雍州雪

第11章 雍州雪

    水手起锚行船,卫鉴与周丰资挥手作别。春日雨水多,汉水湍急,加上彭周两兄弟给找来的船夫手艺老道,船走的很快。

    这船本来就是襄阳过来的,以前属于蒙军,现在被彭莹玉送给了襄阳吕家的行商,船夫也给他配齐了,拉着一船食盐和玉石顺流去襄阳。

    吴教主处理完汉中的事,急往南面主力所在的利州去了,汉中的军政都托付给了光明左使杨万里。

    安民、抚恤、犒赏、修缮城防、清理典籍、维护治安,事情千头万绪。杨万里叹气,放下秃笔看着堂下乱糟糟的众人,其中有不少熟面孔,他们以往搭伙做事麻利的很,怎么这提起笔杆子就直打哆嗦呢。

    想教内众正盈朝,文盲成群,自己这个丙科进士及第,以前也是袖手清谈的性子,这才几年,已成拉磨的文驴了。

    又把堂下人从左到右看看了一遍,目光落在彭莹玉身上。老彭读过千字文,通一些佛经,也得加加担子了。

    彭莹玉见光明左使在看自己,便伸手拨开传递文书的几个小孩,走到案前。“杨左使,要议一议我的盐引法吗?”

    “不议了,你把条陈发教主那存档吧,再细的我也不看了,反正出事了咱俩一起担着。先运一批盐到屯田地,我把盐引当犒赏发到军中。至于煤,这批俘虏里颇有些冥顽不灵的,拨两队给你挖煤筛土去。另外,分成你得改改,军中要六成,这六成里一半给军中眷属,小张!”话说一半,杨万里大声把堂中的一个记室参军叫过来,“记下来,附在彭散人条陈后面,一并给教主那边。”

    彭莹玉与杨万里是多年老相识了,看他把五五分成改成四六,也不恼火,只是小声提醒:“这生意盘子不小,就多要一成?”

    “奇了怪哉,我从你兜里抠钱,你还提醒我要少了?”杨万里大为不解:“你怎么知道盘子不小,这也是你那恩人卫兄弟帮你算的?我在汉中几天你也看到了,到现在连这有多少人多少田都还没算清。”

    “他估算的,地就那么多地,这些年战乱不断,能活多少人大差不差。我刚听那些小算盘报数,还不如他估计的实在。”

    杨万里突然想起一件事,忙打断问道:“你不是着急要去江南西路吗,怎么有空来我这一坐半天?”

    “我准备让周疯子先替我去打前站,我整点钱再去。江南西路那一片周疯子熟,这次还能跟卫鉴结伴过去……”说到这,两人不约而同沉默下来,这几天忙得很,两人发现都忘了一件事。

    杨万里先打破了沉默:“卫鉴什么时候走?”

    “就这几天。”

    “会不会是今天?”

    两人弹跳起身,直奔拴马处,彭莹玉那根铁杖也不带了,轻装骑马,直奔城外。

    ~~~~~~

    码头旁,汉水北面有条沿江土路,两匹马在前面跑,周丰资在后面跑着追。

    他现在还是一头雾水,送走卫鉴没多久,就见杨万里和彭莹玉骑马赶过来,听说那卫兄弟还没走多远,留下句“跟上”就打马往东了。这可苦了周丰资,他拳法一流刀法也还成,唯独这轻功稀烂,两匹马在前面扬尘,他在后面吸,眼看越赶越远,连喘口气骂那两个王八的时间都没有。

    疾驰约有一炷香功夫,胯下坐骑的汗水越来越多,要是还不能立刻收汗饮水,这两匹军马就算是废了,好在那艘打着‘吕’字旗帜的江船已经依稀可见。

    杨万里索性施展轻功,踏水而过,直奔江船。

    一抹天青色从江面飘来,青影踩在树阴上、踩在细流上,卫鉴好奇,钻出船舱看去,那些他上学时以为无用的文字突然就显露在心中: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船夫乱作一团,还未等喝问来的是何方神圣,那施展轻功的青衫中年人已然飘落在船头。

    卫鉴端详着,这人面容俊朗,显得有些疲惫,但是并未急喘,长衫下摆沾了泥渍,袖口有墨点,腰上佩一把长剑,再无其他饰物。卫鉴没去想这人是谁,反正在这里他几乎不认识谁,没想到这人他还真听说过,是彭莹玉和周丰资说过的人。

    “卫先生,在下杨万里,特来求教。”

    卫鉴愣了一下,他没想到周丰资提到过的那个猥琐中年人是这等气宇轩昂、丰神俊朗,也想不到光明左使有什么需要向自己求教的。

    双方推让几句后,卫鉴干脆安排船夫靠岸,忙活一阵,下锚停稳,彭莹玉和周丰资也到了。四人就这么席地坐在船头,还是杨万里先开的口:“此番唐突,实在是有疑难想要询问卫先生意见。”

    “杨左使客气,方才已说过不必叫我卫先生,草字鉴国,杨左使唤我字号如何?”

    “也好。”杨万里也不是矫情人,答应之后就抽出腰上的佩剑,递给卫鉴。“这是湟水官作铁匠打造的制式长剑,每一批里面都能出几把上品,名叫‘雍州雪’,今日权作谢礼,感谢鉴国小友献策救人的高义。”

    卫鉴也是痛快人,接过剑鞘抽剑而出,只见剑脊厚实,剑面纹路如有雪花扑面,剑刃锋利看不到一丝缺口,剑格和剑柄朴实无华,真是该省的地方省、该足的地方足。

    “好剑!比那说经台牛鼻子的佩剑好的多。”

    杨万里微笑颔首,这‘雍州雪’的打造涉及到教中多个秘法,其中炼钢与锻锤技艺传自吴教主亲生母亲,一向是教内最高机密,保护的相当紧,杨万里当然不会在这吹嘘什么。

    “之前的事,其实彭兄周兄也帮我甚多,只说脚下这条船,要是没他们我哪去的了襄阳。今天我收下这把剑,不为所做之事的报答,只为今日一会。”

    “好!”杨万里知道对方执意要去临安,索性也不说什么煞风景强留人的话,把教中一应文人几年来的疑难杂症一股脑的问了出来:

    “敢问鉴国,铜矿不足则钱币流通何解?”

    “再请教鉴国,六畜与人争粮,如何取舍?”

    “鉴国先生当面,战乱频发然农人安土重迁,如何处置?”

    “卫先生对盐铁专卖如何看?”

    “卫先生提到的对蒙古经济掠夺,具体怎么做,还请先生示下。”

    杨万里问题一个接一个提出,卫鉴对答如流,他还以为这是那杨左使自己的疑问,却哪里知道这些是明教上下困扰了几年的问题,教中高层至今没有议出两全其美的法子。杨万里收获远超想象,卫鉴这小子不仅给了办法,甚至连如何空手套白狼、取之于蒙古用之于明教的计策都给他了。

    越听越惊,光明左使的语气也越来越谦卑,好家伙,这不知哪冒出来的小子,听说跟周丰资同岁,可阅历与见识比自己在临安见过的庙堂诸公还要强上几份,杨万里甚至有些悔意,想请他回去教中帮忙了。

    卫鉴话说完,脸上有些羞赧,又补充说:“空谈,这些都是我的空谈,真做起来还得靠杨左使及一应弟兄慢慢摸索。”

    杨万里站起身来,长舒口气,这番交谈解开了他近日心结,脸上倦容都消失不见了,他牵着跟着起身的卫鉴双手,哈哈大笑。

    卫鉴一生正直,自成年后哪跟男的牵过手,尴尬不已,又不好抽出来,好在杨万里很快撒手,后退一步合手平推,执时揖之礼。卫鉴连忙有样学样,回揖了一礼。

    两人站直身子后,杨万里又从怀中掏出印绶,盖在两张凭票上,并用炭笔将两张凭票改成同样数额后签下大名。周丰资看的分明,这是最早一批教内刊行的军功票,凭票额可以在总坛日山馆和月山馆换取各种秘籍。

    卫鉴也是一头雾水,这杨左使怎么跟签支票一样,这就谈了几十分钟,咨询费要是给多了可不能要。那杨万里也真的就把一张盖章了签了名的凭票递了过来,并解释说:“鉴国兄今日高论,价值连城,不可用俗物计数,这张纸鉴国兄拿着,来日有余暇,一定要去光明顶一趟,凭这张纸,可以换教中武功秘籍。”

    “这…….已收了三位兄台许多礼物,怎可再收。”此时的卫鉴像极了过年时收压岁钱收到不知所措的孩子。

    ~~~~~~

    船又启程了,卫鉴看着手里的华丽纸张,摸着腰间的明贵宝剑,一时百感交集。身边除了出来透气的老杨头,还多了个周丰资。此时周丰资也是一脑门问号,临别时,杨左使突然叫住他,说彭和尚这几个月有的事忙,江南的任务已请周丰资先代替,让他跟卫鉴一起顺路去江南西路。

    天亮行船,天黑歇息,这一路走的不快,两天后也才行驶到金州,离襄阳还有一半的路程。船上的人进城补给,刚下码头竟然碰见了熟人,却是汉中四鬼中的艳鬼、水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