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神入 » 问剑(三)

问剑(三)

    八百多年前,“剑神”沈轻云便已是剑神,成名于武周龙庭江畔的逆水一剑。

    从千年前开始,师从老剑神白不凡,修道两百载未曾出剑,亦未有什么佩剑。

    前百年,枯坐崖山绝壁间,潜心修行,餐风露宿,不问世事,一颗求道之心澄澈通明。

    后百年,修道小有所成,下山历练,于红尘俗世间摸爬滚打,因生得一副天人皮囊,在几座江湖中倒也掀起了不大不小的几场波澜,有过几段露水情缘,也有过几段真情实感。

    其实在功成名就之前,这些极其细微的脉络没有人会去深究,往往都是等到那人名动天下以后,回过味来的,才去细细琢磨他的生平,好像从中能得到些什么似的。

    然而不论怎么说,日子终究是自己一天一天过的,对那时的沈轻云来说,与他人关系并不太大。

    那些平静安然的时光恰如流水于指缝间偷漏而走,总归是兜不住留不了的。

    于是历史又返身回到那日,老剑神白不凡重伤未愈,被人困于龙庭江上,身陷围杀之局,一身大道造化即将付诸东流。

    时至今日,后世修者也无从考证围困老剑神的十数人到底是谁,其中正邪又各有几人。至于原因,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他们只知道,那日的龙庭江,的的确确是白老剑神葬身的好去处。

    本该是如此的。

    如果世间没有沈轻云。

    ——

    按照那日在龙庭江畔观战的修真界前辈们的说法:

    那日的龙庭江上,江雾弥漫,状若流云,不仅遮蔽了他们的视野,也一并遮蔽了天机。

    看情形正是天下最为繁琐复杂的阵法之一——流云一等阵,阵中一切具不为外人所知,被困其中之人如无破解之法,更是会被活活耗尽真元灵气,直至一身血肉消弭殆尽,是一等一狠毒的大阵。

    而白不凡不愧是盖压了好几代人的白不凡,纵使斩魔尊之后重伤未愈,只能用上六七分力,依旧数次以剑意和剑气阻断大阵运转,几乎就要脱困而出。

    但可惜那十余名至今不知跟脚的修者亦不是一般人物,又岂会眼看着大好机会溜走?

    所以负责护送老剑神的两位至交好友——“画圣”玉惜子,“酒仙”杨歌,先后被人围攻,战死当场,尸骨无存。

    事实上,老剑神一生行事光明磊落,结交好友无数,肯同他一道慷慨赴死的自然远不止此二人。

    只是谁都没有料到,这十余位不明身份但在修真界绝对有头有脸的人物竟然如此果决,敢在剑神白不凡刚杀了一代魔尊匡扶正道的时候冒天下之大不韪,在武周境内悍然出手袭杀。

    哪怕早就有所防备,叫上两位至交好友的老剑神本人也没有料到,武周龙庭江上会有如此大的阵仗等着他们。

    一切发生的太快,先后赶至的围观之人中自然不乏有想要前去援助的,但未等那些有能力破阵之人去破开大阵,形势便急转直下,画圣酒仙先后战死,老剑神身陷险境。

    于是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那座流云大阵中的流云江雾被劈散碎裂然后重聚,又被劈散碎裂而后重聚,一次又一次,心急如焚,却无一点办法。

    最终,那座从开战就剧烈波动的流云大阵平静了下来,天地间唯余一句悲怆壮烈的话语清晰传响。

    “今日,不凡虽死于此,然吾亦不惧!只遗恨竟害得至交惜子、杨兄二人与我一同身死,共赴黄泉,心中有愧!若有来世,我白不凡必生生世世屠尽尔等腌臜宵小之辈!”

    那日江畔的每位修者都记得,天地间忽有的小雨,像在为谁的逝去作一首挽歌,就像每个英雄死前悲壮的衬景。

    ——

    当正义之士身陷绝境的时候,每个说书人说的老土故事里都会讲到的,总是有莫名的转机出现,或是得天地造化,或是幸运活命,或是被人搭救,仿佛天地人间齐齐助阵,不愿让他死去。

    这次也不例外。

    在一代剑神生死存亡最危难的时刻,那个后八百多年修真界末日辉煌时代的主角——沈轻云,登场了。

    沈轻云赶至龙庭江畔时,恰好听到了那句可以说是他师傅拼命前最后的言语,带着股决绝悲壮的意味。

    于是他出剑了,生平第一次。

    从无佩剑的他,握住了虚空,就像是握住了剑柄,向前缓缓递出了一剑。

    那日的龙庭江原本江水滔滔,直流入海,一去不返,似要冲刷尽世间豪杰,为那个盖压修真界数百年的男人画上一个句号。

    直到另一个男人出了一剑。

    倏忽风平浪静,然后刹那天地变换,围观之人人人忽有所觉,转头看向那大江的下游。

    有一线江潮由远及近,逆流而来,硬是阻断了江水横流!

    于是水积越多,大潮声势愈发浩荡!

    及近眼前时,人们才发现,近千尺高的巨潮竟有千道万道亿道纵横剑气在背后“推波助澜”!

    水势每高涨一分,剑气便多一层,往上无穷,剑意无尽,逆推天地大势,生生造就出了属于出剑之人自己的“大势”!

    终于,无穷剑气混着逆势大潮汹涌而上,到了那座流云一等阵前。

    ——

    后世之修者听过前辈们的口述后,总会觉得爽是爽,过程和结果却有些过于平淡了,竟没能再多几回波折。

    就像说书先生说到某个主角大战最终反派,反派却连主角一击都扛不住一样,虽然很爽,却总有点失望。

    然而的的确确,那日所有围观之人都知道的是,沈轻云只不过握住了虚空,又朝着虚空递出了一剑罢了。

    那座流云一等阵连稍微阻滞“大势”前进的资格都没有。

    除了老剑神白不凡,大阵中的一切,甚至连大阵本身,都被那自海而来的逆水之潮平滑推过,连一星半点的残渣都没留下,流云散尽,如风而逝。

    以及雨过天晴,剑潮皆远。

    当时在场的修者中,没有人去求证过那十余位始终不明身份的顶尖高手中会不会有人侥幸没死。

    没有一个人。

    后世听故事的、当日不在场的、或是从未见过沈轻云出剑的修者们,可能永远无法理解那些围观之人心中的笃定和震撼。

    剑神沈轻云,一剑去,浪潮生,流云尽,意难平。

    最后那句,来自所有那个时代修真之人的意难平。

    ——

    剑意剑气能伤人,亦能救人。

    沈轻云依靠自己也不知何时就妙到巅毫的控制能力,将每一缕透过他师傅身躯的剑意剑气运用的恰到好处。

    有的负责凿去沉疴旧伤,有的负责疏通经脉,有的则化为天地间至纯的元力灵气补充消耗劳损。

    比起当时就身死道消于龙庭江上,伤及大道根本的老剑神对于自己还能再多活一百五十余年这个事实,已经倍感满意了。

    后来的事就简单很多了。

    沈轻云自然而然的被封为新剑神,被每个修者憧憬敬仰,一直站在修真界的顶峰。

    而能让沈轻云递出完整一剑的那十几位身份至今不明之人,至少在实力上,也得到了整个修真界多数修者方士的认可。

    因为这位新剑神完整出一剑的次数,实在屈指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