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我在异界人间的日子 » 第九章 一根绳上的三蚂蚱

第九章 一根绳上的三蚂蚱

    “大家一根绳上的蚂蚱,理应互相照拂才是。”

    冯四将蔡三儿从地上搀扶起来,屈身微蹲便要背他起来时,赵六子走上前来道:“四爷受累了!你背着蔡兄弟,我替蔡兄弟背药篓。”

    边说边伸手去蔡三儿背上解药篓。

    “我自己可以的,不劳六哥费心,你只需前行引路便是。”

    蔡三儿左躲右闪,赵六子也不好硬抢。

    见不能得逞,便打个哈哈松了手,迈开大步走去了前面。

    看他走得远了,这才趴到冯四背上,在冯四耳边轻声道:“四爷,我们一定要小心提防着点赵六子,绝不能让这装山宝的药篓落在他手上。

    他一旦得逞,肯定会甩了我俩跑路,到时候没有他,我俩都得死在山里!”

    “我知道,不用提醒,爷早防着他呢。赵六子如果敢动这歪心思,爷先削了他两条狗腿,让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四爷威武!有您这话我就放下心了。”

    走了大概又有二三里山路——

    “四爷,我们就在这里扎营了。”

    赵六子停身在一处林木稀疏的开阔地,解囊卸甲之后,帮着蔡三儿从冯四背上出溜下来。

    冯四解下皮囊,咕嘟咕嘟喝了几口水,一边喘着粗气一边环顾四周。

    “四爷放心,此处祥和的很,风中难得没有一丝的腥气,方圆几里都不会有凶兽。”

    赵六子自信满满,隐隐还夹杂着几分炫耀的意味。

    冯四点头,将水囊和扎枪都一股脑儿的丢在地上道:”赵老弟,捡柴生火的事交给我,你去打些野味回来,这些天只吃干粮,嘴里都快淡出鸟来了。“

    ”得嘞!“

    赵六子爽快的答应一声,拎着他的牛角弓就钻了林子。

    冯四瞟一眼蔡三儿,转身收集他的干柴去了。

    现场只剩了蔡三儿孤身一人,这些天以来,他还是第一次这样独自相处,心中不免有些惶惶,将装有山宝的药篓从背后移到胸前。

    一手紧紧抱住,一手握住了药锄,眼神飘忽扫视四周。

    赵六子回来的很快,手里提着两只兔子和一只山鸡,而冯四却还不见踪影。

    这让他更加的紧张起来,生怕这时候赵六子冲上来抢走药篓。

    好在赵六子在距他十步远时就停下了脚步,蹲下身收拾兔子和山鸡,剥皮,拔毛,开膛破肚,清理内脏。

    拾掇的差不多的时候,冯四抱着一大抱干柴也回来了。

    直到此时,他才长出一口气,放下了惴惴不安的心。

    冯四先是清理出一块空地,这才在光秃秃的空地上生起篝火。

    火堆儿就在蔡三儿身前,他伸出腿正好能烘烤到伤处,希冀这样能好得快一点儿。

    赵六子用猎叉挑了两只兔子架到火上,那只山鸡则是被冯四穿在一根树枝上拿在手里,学着赵六子的样子一边烘烤一边来回翻动。

    烤出的油脂滋滋作响着,不时滴落几滴进入火中,引得火舌窜动,火势不由为之一旺,随着油脂燃尽,火势很快又会暗淡下去,周而复始。

    随着香料一样一样的加入,肉香开始荡漾,引人垂涎欲滴。

    ”蔡兄弟,给,尝尝哥哥的手艺。“

    赵六子撕下一个兔大腿递给蔡三儿,随后又拧下另一只后腿递给冯四。

    冯四摇头,指一指犹在火上烤着的山鸡道:”我吃它!“

    赵六子没有再谦让,自顾自的大快朵颐。

    蔡三儿两人合力,很快便干掉了一整只兔子,外加一个兔大腿,只吃的满嘴流油,肚子鼓胀。

    最后,赵六子打着饱嗝拿出一张牛皮油纸,将剩下的大半只兔肉卷巴卷巴揣进兜囊。

    饮了几口水压了压食,眼瞟药篓笑呵呵道:”蔡兄弟,都怨哥哥走得急,害得老弟崴了脚。莫怪,莫怪。“

    蔡三儿摆手道:”是我自己不小心摔倒的,怨不得别人。“

    ”你脚上伤处,感觉好些了没有?“

    ”好多了,现在已经不是那么疼痛难忍了。“

    “我祖传的金创药最具奇效,相信我,明天早起你就能行走如常了。”

    赵六子将目光从蔡三儿脚踝处移至他怀中药篓之上,看似不经意的道:”你跌了那么重一跤,山宝没有伤了吧?“

    蔡三儿轻抚药篓,不无得意道:”我这药篓乃是专为山宝量身打造的的特制药篓,便是几百斤巨石砸下来,也伤不到篓内存放之物分毫。

    不管怎么说,我也算得上参客世家出身,这点底蕴还是有的。“

    ”这就好,这就好!“

    赵六子频频点头,瞥一眼冯四,见他正吃得津津有味着,看样子,这只肥硕的山鸡最后恐怕连骨头都不会剩下了。

    赞了一声好胃口之后,便在蔡三儿对面随意的坐下,与他闲谈起来。

    从天上到树上,再从树上到地上,二人海阔天空的东拉西扯,反正所说都是有的没的胡说八道,只管说不管对,吐沫横飞。

    聊来聊去,话题又扯回了这株山宝的身上。

    ”有道是七两为参,八两为宝!我这一株,头顶三花,有七窍,生六臂,年代久远超千年。

    上秤称一称,没有一斤也有九两九,与告示上求购的千年人参相比还要高上几个档次不止。

    便是千两黄金我都觉得卖亏了,有些舍不得呢。“

    ”你是说这株山宝价值不仅千两?“

    赵六子眼中有些烁烁放光。

    ”当然!黄金常有,像这种宝物却不常有。

    若是遇上识货者,价值何止翻上一翻,三千两是它,四千两也是它。“

    三千两!四千两!

    赵六子顿时感觉有些头晕眼花,骇然得嘴都合不拢了。

    蔡三儿叹口气道:”穷乡僻壤的一县首富,再富又能富到哪儿去?他便是想要多拿也是拿不出来了。“

    赵六子一拍大腿道:”他拿不出来,有拿得出来的,我们拿去燕都卖!天子脚下,商贾云集,肯定能卖一个好价格!

    到时候,我也就能有黄金千两了。

    哈哈哈……“

    蔡三儿冷冷看着他,像看怪物一样,直到他笑够了,这才问道:”去燕都?天子脚下?“

    赵六子点头,”不是都说,天下富庶莫过大都吗?“

    ”你去得了吗?“

    ”我堂堂大燕子民,怎么就去不了大都了?“

    蔡三儿奇怪道:”你不知道?“

    ”我知道什么?“

    赵六子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去不了啦!鹰州郡被封了!“

    冯四云淡风轻的插话道。

    他已经吃完了整只山鸡,果真连骨头都没剩下。

    ”疯了?谁疯了?“

    嗤嗤!蔡三儿忍俊不禁笑出声来。

    冯四解释道:”不是谁疯了,是封禁!进不来也出不去,知道不?好比一口大锅从天而降,把鹰州郡扣住了!“

    看着赵六子仍是一脸茫然,竟然还抬头望天,好像在寻找着冯四口中说得那口大锅的样子,连不苟言笑的冯四也不禁咧开了嘴。

    ”怎么说呢~“

    蔡三儿擦去笑出的眼泪,思忖一下这才道:”就是~天上的神仙,发怒了,他用手指画了一个圆圈儿,把鹰州郡圈在了圈儿里面。

    从此之后,圈儿里的人走不出这个圈儿了,而圈儿外的人也不能走到圈儿里来了。

    我这样说,你明白了吗?“

    ”我知道,这叫画地为牢,说书的不都这么说吗?“

    赵六子挠着头皮嘿嘿笑道:”我明白了!“

    接着,他扫了一眼面前的着二位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不知道?“

    冯四掰着手指算了一下道:”七年前,那一天九月飞雪,雪好大,百年未有一遇的大雪。“

    赵六子恍然忆起:”我记得。当时我正在狩猎,天降大雪把我封在了山里,第二年开春我才出来。“

    ”难怪!“

    蔡三儿与冯四点头,清楚了原因。

    提到那年的九月飞雪,冯四低头叹气,神色异样。

    “怎么了,四爷?”蔡三儿忍不住问道。

    冯四苦笑,摆摆手道:“没什么,只是想起了一些往事。

    时间过得可真快,岁月催人老啊!像你这样大的时候,我便入选游勇营,开始跟随虞南华大将军浴血沙场了。

    不知不觉已经过去十年了。”

    虞南华,曾经在鹰州郡,无疑是最闪耀的一个名字。

    而如今,却已经渐渐黯淡,越行越远,也许再过几年,这个名字便会光华散尽,再不为人知。

    蔡三儿微微向着冯四方向挪挪屁股,神秘兮兮道:“四爷,九月飞雪那一年我还年纪尚幼,不过,后来我也听说,虞南华大将军也是在那场大雪之后消失的,不知传言是真是假。”

    “那一年发生了太多的事,过来人都知道的。”

    冯四看一眼赵六子,“不过,象赵兄弟这样与世隔绝,不闻不问者也大有人在。”

    赵六子面色讪讪,却也不以为忤,在他看来,打猎,银子,家人便是全部,外界之事与我何干。

    若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那他连匹夫都不是。

    冯四接着道:“先是鹰州全境被封困,九月飞雪百年不遇之灾,而后,虞南华大将军悄然消失,薛白衣与楚留行划江而治,将好端端的鹰州郡一分为二!

    这一年,异象横生,流言漫天……”

    赵六子忽然插嘴道:“天生异象,必出妖孽!”

    抬眼见四道目光全都聚在自己身上,不由得心中一虚,讪讪道:“我是听说书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听四爷说到异象横生,我便想起这句话来,顺嘴就给说了出来。嘿嘿嘿……”

    蔡三儿抬头望天,顿感无言,还以为他有什么高论,准备洗耳恭听,谁知竟是这种结果,甚觉泄气,遂对冯四道:“四爷,您接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