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卫府娇女 » 春来:夫妻

春来:夫妻

    邓连昱承诺除夕前回来便真的在除夕前日回来的。

    卯时城门刚开,卫国公和邓连昱便骑着马一路行至宫门口,快如飞箭,惊扰了街上正在扫雪和摆摊的路人,有人认出了他们,丢了扫帚拱手行礼。如今卫国公可是百姓心中敬仰之功臣。

    皇城内皇帝正巧用完早膳,正要上朝,穆内官来报:“陛下,邓家父子从泉州回京了,正在文德殿外候着。”

    “嗯,让他们也跟着上朝,有什么话朝上说。”

    好在父子俩入宫时有所准备带了朝服进宫,在偏殿换好朝服。

    陆陆续续的官员准备入殿,见二人从偏殿出来不免有些惊讶。不少人上前问候:“两位大人何时回京的?怎一点消息也没有?”

    父子俩都保有礼节,拱手致意,卫国公:“刚回来,连府门都还没来得及入。”

    “两位大人可辛苦了。泉州之事可解决了?”

    “自然。”

    “你们邓家可真是祖上庇佑啊!文韬武略,世代功勋啊!”

    “可不是嘛,这日后的女婿也是有才之人。诶江大人!正说着你呢。”

    江溟之适时走上前来,被说话的大人唤过来,看到邓家父子出现在此处没有丝毫惊讶,平平地行了个礼:“说我什么?”

    方才那位开口的大人:“说你们邓江两家这亲结的好得很呐,朝中怀珠抱玉之人都聚在了一家!”

    江溟之笑笑:“诸位大人现在不也聚在一起吗?国为家,皆是一家人,依大人之意,在场诸位哪位不是怀珠抱玉之人?”

    “说得好!”卫国公带头称赞江溟之。

    邓连昱看了眼自己父亲,转身向着殿内一言不发,自父亲与江溟之在泉州共事后对江溟之的态度大有改观,都快把他当成自己半个儿子了。

    众人都笑了,打着哈哈。

    穆内官恰时出来:“各位大人请上朝。”

    皇帝扫了一圈底下站着的众人:“太子没来吗?”

    太子太师上前:“回陛下,今早晨起太子头疼欲裂想是感染风寒特托臣于殿上告假。”

    “想是?可请太医?”

    “回陛下,已请太医,想来太医此时正在东宫,故以臣言想是。”

    皇帝挥袖:“罢了,待会儿朕让太医回话,先议正事,卫国公、大理寺卿邓连昱。”

    “臣在。”

    “臣在。”

    “你们说说吧。”

    卫国公先开口:“陛下恩准,西北三州壤平泉州里州的防御阵地已全部重驻,违反军例之人已全部压入了里州大牢。”

    皇帝:“嗯,这三州光是重修哨楼还不够,你看看这回军中出现了多少问题,人少、仅有的那些队伍整日散漫不思进取。把三州驻守将领全部换一回血,从你军中挑些得力的人过去,陈实金贬为副将。另,来年开春朕欲颁布诏令,征集士兵。”

    立马就有大臣跳了出来:“陛下不可啊,如今贸然征兵难免扰乱人心,且,如今周朝正是枝繁叶茂经济繁荣之际征兵恐坏了这种平衡呐。”

    皇帝:“你急什么让朕把话说完行不行?前朝旧代征兵难以达到预想的结果甚至有很多弊端,此回征兵并非强制而是自愿,在周朝边境多征多补,自愿入军营的每年有补贴或者减税,自然了,朕只是如今有这想法还并不完善还需要和诸位爱卿多商议,不过劝朕颁布此诏令的爱卿便不用多言了,朕心意已定。经过泉州一战,朕决意不让周朝落入任人拿捏的境地之中。你们说此时天下太平,那只是京城太平!你们说番厥之攻只是偶然,却不知长久下去这样的偶然也会是惯常!”

    “卫国公你说是否?”

    卫国公:“臣以为陛下此举甚是英明。”

    皇帝满意地闭上了眼,这些老家伙的眼界永远只放得下这小小的文德殿,他们不知道外敌的族系斗争有多残酷,他们也感受不到外敌对于周朝有多虎视眈眈。

    这些皇帝都亲自感受过,在他幼年之时。

    邓连昱:“臣奉旨前往泉州调查,如今方守石袁华江和张泛等人已经被押往京城,与他们勾结的商贾也一并逮捕了但放在了泉州牢狱里。”

    皇帝想了下:“嗯,那三人罪行深重,赐斩首示众满门抄斩一个不留,剩下的你依律例执行。”

    “是。”

    整个早朝都没听见皇帝对邓家父子的奖赏原以为皇帝是没这心,但临近下朝时又吩咐穆内官宣读了对他们父子的赏赐。

    穆内官念完后,朝中有一瞬的安静,不少大人垂着头眼睛却在往江溟之身上瞟。后者一脸淡定,身正目直。邓连昱也发现这奇怪的一点。

    出了紫宸殿,江溟之向他们道了声祝贺,接二连三地便由大人上前来道喜,邓连昱想同江溟之一道走却和父亲一起被围在了殿门前。

    父亲抓了个相熟的大人探问方才殿前的情况才知,原来江溟之回京述职以来到他们父子都回来了皇帝也没对江溟之有所表示,赏赐没有,甚至是朝堂上的一句称赞也没有,彷佛江溟之没有做过任何事。

    父子俩单独走在一起,两人都沉默不发,想着此事。

    邓连昱沉不住气:“父亲您说陛下这是何意啊?”

    卫国公摇摇头,他也不知道,若是陛下真的忌惮两家独大,也不至于连表面功夫也不做。这样堂而皇之的差别对待好像就是像朝中诸位宣告他有意怠慢江溟之似的。

    卫国公:“听闻也曾考取功名但又因荣国公身故没有入朝为官,孝期过后陛下也无召,在史大人手下没名没份地混了许多年,史大人退位后陛下这才允他左都御史之位。”

    这些邓连昱都知道,但以往他对江溟之不上心又因为他没有在官场上行走,是以只知京中有他这么一号人,如今父亲提起有关他的陈年往事,他忽然觉得:“听起来陛下似乎很不待见他?”

    卫国公颔首:“江溟之在京中可有犯过什么错事?”

    邓连昱摇头:“坊间和朝中皆称他为兰玉君子,只有称赞没有诋毁。”

    卫国公这回也看不清了。

    追风跟在江溟之身边,有些大臣没注意,走在前面便议论起了这事。

    “陛下这是摆在明面上的偏心了?江公子一句赞扬也没有,邓家父子得了好些宝贝赏赐。”

    “日后这两家还要结亲,陛下这是有意离间两家?”

    “陛下的心思谁也猜不准。”

    追风瞟了眼江溟之的脸色,没什么异常,一点也没有不开心,彷佛他们说的事与他无关。

    可追风听到这些为他们公子不甘,公子明明可以不管泉里两州的,什么金矿什么番厥,让金矿被挖完朝廷一丝一毫也拿不到、番厥占领泉里两州才算合了公子的心意,可公子终究是不忍伤及无辜帮那老头做了那么多事还没落到一点好:“他怎么这样。”

    江溟之看到他委屈巴巴的脸,皱眉,有些不愉:“我都不在乎你急什么。”

    “可我为公子抱不平。”

    “不必。他的虚情假意对我来说只有恶心,他这样还可以接受些。还有,你什么身份如今几岁了?下次再小孩子气你就可以退下让亭江代替你了。”

    追风立马冷脸,这会儿看上去才像一个暗卫。

    其实江溟之将追风长期带在自己身边并非是因为追风是所有暗卫里鹤立鸡群的那位,而是江溟之纯属看追风合眼缘罢了。有些时候追风真不如亭江那些人性子沉稳,江溟之有时带他就像带弟弟一样,可他确实最真诚对江溟之最用心的那个。

    卫国公府里,自一早得到父子俩回京的消息,整个府里像是冰雪消融春来到来重新活过来一样,一大早府里下人便开始忙碌起来。

    邓惟余和福叔一早便等在府门口,因为过节,邓惟余让白妈妈回了庄子。

    福叔看上去是最心急的,搓着手走来走去:“老爷和公子怎么还没回来?”

    邓惟余被他晃得眼睛花:“应该快了,这个时辰已经下朝了。福叔怎么比先前父亲回京还激动?”

    “先前老爷出去是去练兵的不是打仗的哩!”

    急地福叔乡话都出来了。

    门口忽然有了动静,紫菀:“回了!”

    马车停在门口,福叔跟个小伙儿似的上前迎接,邓惟余愣了一下,笑了笑,跟上去。

    福叔:“老爷和公子可算回来了!赶上了年节!”

    卫国公:“是啊,今年可不能再在外地过年了。”

    邓惟余走近行礼:“父亲,哥哥。”

    卫国公仔细看了她两眼:“长肉了?”

    邓惟余双手摸了摸自己脸颊,好像是长了些?她顿时有些不好意思了。

    “长些肉好些,更加乖巧可人了些。可见你白妈妈在的这些时日将你照顾得很好。”

    “真的吗?”邓惟余向哥哥投去求问的目光。

    邓连昱掐了掐她的脸:“是的。”

    一家三口都笑了,其乐融融的。

    福叔:“快别站在门口了,进来暖和些!”

    福叔和卫国公走在前面和卫国公汇报着他不在这些日子府中发生的事,但更多的是在说邓惟余学了些什么得了什么好玩的。

    兄妹二人落在后面打闹。

    邓连昱拉着她,恶狠狠地问:“老实交代,有没有溜出去玩?”

    “没有。”

    邓惟余一脸骄傲。

    邓连昱不信:“真的?你能憋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