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谁人谁事 » 27 这操了的畸形社会

27 这操了的畸形社会

    傅韫没主动提过唐暝,但唐暝那个傻逼每次都把车停的那么近,一个人看见,两个人看见,然后就必然的会传开,这个启迪统共才几个人,消息传播快的很。

    傅韫只是笑着,“这和钱没关系。”国老师情商过硬,识趣的开始说会正题,如果心态不好的会让国老师说的耿耿于怀,可傅韫恰恰免疫这种小攻击。

    “总是让老师干这干那,没有哪个机构让老师当前台,也没有哪个机构让老师自己排课。”国老师在南方干过教育机构,比傅韫大两岁,对这个地方的这些不规范深恶痛绝,但又碍于生源充足和优于其他地方的课时费而忍耐。

    傅韫听着她们争论,偶尔不痛不痒的附和,这种事傅韫没有太大的立场去批评,齐彤的关系摆在那里,其次她也不排一对一课程。国老师所痛恨的点,傅韫可以感受,但做不到感同身受。

    林老师突然看着傅韫问了一句,“你确定要请假?”傅韫愣了一下,这个事情和林老师有什么大关系??

    “嗯,我已经跟她们说了,老子要搞论文,没时间。钱随便扣。”

    学生陆陆续续进来,老师们也随之各自回到各自的班级。

    王一诺跟在王老师身后过来,一直想抢王老师的手机,还不到一米七的个头,终究是难以成功,后来放弃。

    过来问傅韫,“有没有对象?”

    “没有。”傅韫答得超快,这些孩子嘴上心里想的都是对象,就像不对别的事情感兴趣一样,一问到八卦,简直疯魔,会不停的问。

    “放屁呢,我不信,你给我看看手机。”傅韫早习惯了这些破孩子的口无遮拦肆无忌惮,淡定骂回去,“滚,写作业,去把英语卷子给我打印了。”

    “操。”诺诺嘴上耍威风,实际很听话,马上开始翻书包,然后屁颠去印卷子。

    刘营吃完饭就走了,说困,必须睡觉,谁说都不好使,他妈妈只是无奈摇头微笑,跟在刘营身后走了。

    在王老师的钢铁管理下,班里的纪律好了很多,真的很难管,就是那种你在这边讲题,前边就哈哈的停不下来,有的时候,王老师武力都没用,根本不惧怕一切。

    看着王一诺做的卷子,傅韫的怒火蹭蹭的涨起来,不知道他是怎么写的题,“王一诺,你行不行,错这么多,脑子灌水了?”

    “操,你又骂我,还嘲讽我。”王一诺装可怜。

    “我就是不明白为什么都是课文原句还能错这么多,单三永远不加s,名词永远看不见复数,故意的还是你跟它有仇?”傅韫极力控制着怒火,心里默念,上火长痘,控制控制控制。

    也不是所有学生都有荣幸得到这一番嘲讽,像她家诺诺是傅韫很了解的学生,承受能力傅韫也知道,但是能和傅韫相处的好的学生也就那么几个,一般学生傅韫对待起来还是很温柔的,毕竟现在的小孩被家里宠极的长大,真的不能骂的太厉害,他们很有可能会很在意进而影响他们的心理。

    总之每个学生都得小心了解对待,不然很容易出问题。

    林老师和前台三个走得很近,按照齐彤的话讲,就是很听话没别的,拍马屁可能差一些,胜在老板说什么是什么,所以用着舒心,陈齐代有意让林老师做教务主管。

    傅韫也不是那种愿意管事的性格,所以谁能被提起来当老大傅韫不是很在意,就是国老师大学时期一直在学生会待着,后期是学生会主席,管事习惯之后,对于突然杀出林老师这样的不速之客这种事多有微词,毕竟在林老师来之前,国老师成为领头的还是大有希望。

    因为国老师最能和代姐凑热乎,代姐喜欢什么,她就能说什么,深谙代姐喜好,而代姐实质上也很虚荣,无非是夸她好看,夸她衣服好看,明的暗的各种夸,她就会心花怒放,不可收拾,容易脑子一热,然后被怂恿着答应一些事情,从这个层面来讲,国老师还是很会的,让人佩服。

    自从第一眼看到代,傅韫的观感就降到了零,后来就是零以下,代长得的确相较普通人要好看一些,但仍旧是普通人,说话很不讨喜,屁事贼多,还废话多。

    一般情况下傅韫是周六值班,工作还是在那里耗一天,学生玩一会写一会的那种状态。

    有一次周六,发生了让人尴尬到吐血的情况,正常老师吃饭,会自己去厨房盛,不会经张姐的手,有个上课的王老师挑着自己喜欢的菜多盛了一些,让代看到,直接进了厨房就开始训张姐,说以后不能让老师上厨房盛菜,必须张姐掌控,声音说的超大,王老师就在外边的用餐区吃饭。

    从那以后,王老师周六就没在启迪吃过,是他妈个正常人也会被恶心的再吃不下。

    真的神经病到了极致,他们凑在一起骂代傻逼,的确很傻逼,老师吃个饭,哪有那么多破事,能吃你多少钱,让人无语。

    后来张姐每天跟做贼一样,看前台代姐来没来,老师能不能进去盛还是怎样,傅韫一直也没发表什么意见,其实细想,代那天绝对是因为什么事情不顺导致她像吃了火药一样一点不顾及的胡乱骂了一通,有的时候她是很鸡毛,但绝对不允许别人说她扣还是小气,所以这事估计她早就忘了。

    张姐是典型的人前谨小慎微型,就是事后骂的比谁都厉害,生活的重担压在身上,总要找方式纾解负面情绪。

    *****

    周四上午学校有两节课,傅韫所在的刑法方向一共就七个人,一个法官,一个纪检部门的,还有一个检察官,其余的四个包括傅韫是应届生。所以上课的永远只有四个人,另外三个基本见不到面,她们都太忙。

    其中一节是傅韫导师的中外法学研究,傅韫必须全程一心一意的去听,陈老师就点她回答问题,这算是对自己学生的特别关照,傅韫每次都紧张的要死,不是紧张自己的表现如何,是觉得自己答不上真的很丢老师的脸啊....

    英语学位考试成绩已经发布,七个人里竟然只有傅韫过了,傅韫其实一直在怀疑这到底是不是个本一大学,妈的她一个本三上来的都过了,这群本一学生是玩傻了?但她们从容又坚定,只是微笑的说,“考了多少分数呢?”傅韫说完,又是微笑,“擦边过呢,题目还是很难对吧?”傅韫也微笑,“是呢,努力吧,不看看书还真是很难过。”

    傅韫犹记得上一节课被金老师刚刚阴阳怪气的指责过,说傅韫的法律用语几乎没有,必须从头学起,问傅韫考研初试的分数,说什么这个学校的初试太过简单,根本就是有手就行,旁边本科是这个学校的学生也在附和,此姚姓学生之所以附和是因为她本来考的是吉省首屈一指的学校,初试没考上,想调剂另一所差不多的学校,人家不要,所以只能回母校。

    其实大家也都不是傻子,身为一个老师,也跟你不是很熟,这样讽刺很难不引起学生的厌恶,当然其中隐含的优越感扑面直袭,很可笑。

    “好的,老师,我会努力。”傅韫微笑的回应,还能说什么呢,只有这样乖顺的回答可以阻断他们源源不断的教诲和指导。

    学校学历之间的壁垒这么清晰的每天都在提醒你,本三的看不起专科,本二的看不起本三,本一的看不起本二,当然双一流看不起所有人。内卷严重,各自沾沾自喜。

    只要第一学历难以入眼,那就翻身艰难,谁管你是不是努力奋进,自甘堕落,给人定调这事情国人做的得心应手,当然这事不绝对,说的只是普通人常遇到的境况。

    老师还在激情讲课,傅韫有的时候想自己本质上还是屈从了社会的看法,说什么只做自己,不在乎别人烂七八糟的评价,可自己在走的路本身已经是最大的妥协,身在局中不自知,和那个颐指气使虚荣感爆棚的金老师又有什么区别。

    后来姚姓学生传金老师的经历,本科毕业后在BJ满怀雄心壮志混了一年,而后心灰意冷,觉得人生无望,回来吉省读了博,进而来到这个学校当老师,傅韫听了觉得悲凉可笑,人总是要想方设法在不同的人身上找到认同感优越感,比我强的老子找不到,就在弱小的人身上找,目的无非是借别人之手给自己信心,让自己活的更开心。

    场面话谁不会说,不就是要靠自己努力,在自己的领域得到成就感,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到底是自己的成就给了自己真实的荣誉感,还是内卷卷出的虚荣感在麻痹自己,只有自己知道。

    傅韫不知道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只是想的越多,越觉得惊心,希望那样轻易而来的虚荣感别把自己湮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