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南货店 » 大有小畜(五)

大有小畜(五)

    团队磨合并没有邹校长预计的那么困难,通过建兰集团聘用的这批外籍教师,都在国内工作过很长时间,对国情和政策有所了解,也认可“入乡随俗”的必要性,各项工作很快步入正轨,学生家长评价很高,从教育局到泗水中学对这个新项目都很满意。

    小宋的课务很多,备课批作业,忙得不可开交,没时间到教务工作室串门,况且工作时间串门影响也不好。

    国际课程项目没有自己的食堂,师生的午餐由泗水中学食堂统一配送,质量平平。小宋不是班主任,中午不用守着学生,她常约顾横川一起出去吃饭,顺便散个步。

    从12点到1点半,午休有一个半小时,外籍教师有一间休息室,位置很好,整洁敞亮,空调,电视,地毯,沙发,书报,杂志,咖啡,红茶,点心,一应俱全,像俱乐部。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中方老师从不去“俱乐部”休息。

    顾横川手头不像以前那么紧巴巴,出去吃饭也不当回事,不过他多半光顾路边店,很少去正儿八经的餐厅。小宋不一样,餐品,环境,服务,讲得头头是道,要求很高。要求高,自然价格也不便宜,她似乎家境优渥,不在乎这点小钱,常请顾横川吃饭,西餐,日料,小火锅,令他大开眼界。

    顾横川不跟她客气,隔三差五回请她,地方小宋挑,账单他来付。小宋也不扫他的兴,笑吟吟看他刷卡付账,打趣说“哎呀呀,这是不是薛定谔的奶粉钱?”顾横川告诉她,薛定谔很能干,一天要睡十五六个钟头,日子过得比他轻松,挣还得比他多。

    时间很快来到九月份,薛定谔有点骚动不安,叫声里多了点别样的东西。顾横川知道它多半是发情了。他记起一首打油诗,“春叫猫儿猫叫春,听他越叫越精神。老僧亦有猫儿意,不敢人前叫一声。”

    猫通常一岁左右发情,薛定谔已经属于晚的了。把发情的猫关在家里,有违天性。那一阵到晚上8点半,天气稍稍凉快些,顾横川就带上薛定谔出去散步,走到龙湖大厦西南角的空地上,把它放出去自个儿解决生理需求。

    城市的路灯很亮,野猫时不时叫唤,一声高一声低,一声近一声远。顾横川坐在花坛边看书,约莫过两三个小时,薛定谔不声不响回转来,在他腿边蹭蹭,心满意足回家去。

    薛定谔个头虽不大,打架却很厉害,动作快得异乎寻常,有一回顾横川亲眼见它窜出去,一爪子抓瞎对手的眼,疼得那只野猫满地打滚。不过它也很挑剔,不是随便什么母猫都上,而且避着人,不知躲到哪个草窠里做事,反正顾横川没见过它的小母猫。

    折腾上一个礼拜,最多十天,薛定谔就恢复了正常,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哪儿都不去,陪着顾横川看书。

    顾横川没跟小张说薛定谔发情的事,但他跟小宋说了。小宋也喜欢薛定谔,但不像小张那么痴迷,她说等薛定谔有了小宝宝,稍微大一些,送她一只养。她在市中心租了一套小房子,两室一厅,四十多平米,厨卫客厅齐全,一个人住有点冷清,正好养只猫。

    顾横川眨眨眼没有纠正她,薛定谔是公猫,到处撒种子,母猫才生养小猫。

    说着说着,小宋也笑了起来,自己觉得不好意思。她想了想,主动邀请顾横川到她家去玩,顺便带上薛定谔。

    等到礼拜六,顾横川睡了个懒觉,钻出帐篷简单洗漱,咔嚓咔嚓啃了两个苹果,觉得不大饱,又喝掉一罐八宝粥,带着薛定谔去小宋家做客。

    小宋租的房子才装修没几年,原本是婚房,后来小夫妻出国去了,男的是医生,女的读博,一来二去,就在国外定居下来。小宋喜欢冷色调,简洁大方,家具是北欧风格,租金虽然贵了点,出脚便利,没几步路就是地铁站。

    顾横川也觉得房子很好,闹中取静,适合一个人看书。

    小宋给他泡了一杯茶,说是西湖龙井,请他品评一下。顾横川平时喝惯了炒青,第一次喝清淡的龙井,也说不出个好歹来,只觉得嘴里淡淡回甘,别有一番滋味。

    薛定谔到了新环境,东瞅瞅西瞧瞧,像个好奇宝宝,到处都要钻一下。小宋特地为它准备了猫粮和零食,薛定谔肚子饿了,埋头吃得一干二净。

    二人品着龙井,有一句没一句闲聊着,就像在教务工作室,很放松,谁都没有患得患失。到了中午,小宋点了四葉寿司外卖,还开了一瓶清酒。

    清酒在冰箱里冷藏过,入口像新酒模样,味道不是很静定。

    吃过饭,小宋卷起袖子,冲了冲碗碟,放进洗碗机。顾横川问她要不要帮忙,小宋笑着推他出去。

    薛定谔趴在窗台上晒太阳,呼噜呼噜睡着了。书架上大多是英文原版书,顾横川找了本兰姆的《随笔录》,随手翻了几页,觉得有点意思,慢慢读了进去。

    小宋在厨房待了一会,走到顾横川身后,问他:“看什么书呢?”

    顾横川转过身,把《随笔录》的封面给她看,小宋顺手接过书藏在身后,踮起脚尖吻了吻他的嘴角,眼睛闪闪发光。顾横川毫不意外,伸手揽住她的腰,一切都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