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斗帝传 » 第八章 纸张的改进

第八章 纸张的改进

    皇宫门口,关兴吃完之后便离开了,正好看着当值的张苞!

    “哟,张大将军也要亲自当值啊!”

    张苞两眼似乎瞎了,装看不见,一动不动。

    “不是要削我?来啊!”

    张苞鼻子闻了闻,这还喝酒了,这小子,酒量一直不好还敢喝酒,以为是老子,从小被自家老子灌大的!

    “二哥!咱不理这家伙,咱先回家!”

    关索知道自家二哥喝酒了,立马赶了过来,平时滴酒不沾的二哥喝酒了,这怕要发酒疯,立马架着自己二哥走了!

    张苞和他们两兄弟关系都还不错,只是张苞和关兴都是要强之人,武艺不相上下,谁也不服谁!

    “兴国定力见涨啊!”

    诸葛乔在一旁也是看到了关兴的情况。

    “安国酒量不好,一喝酒就容易发怒,刚才闻到酒味了,应该是陛下赏赐了!再说了,跟着陛下也有两个多月了!

    陛下孜孜教诲,要不涨点定力,也对不起陛下的教诲,刚才我看到小春子公公带着人去丞相府了!还有锅底!”

    张苞淡淡的说道。

    “小弟告辞!”

    本来就不是诸葛乔当值,只是过来看看,听到家中有美食,立马跑回去了,他们这些人都和刘禅一起吃过!

    这半个月,刘禅每天除了读书,练武,就是鼓捣吃的了,汉朝虽然没有铁锅,但是蒸煮炖也是可以做美食的。

    “父亲!”

    “你不是去皇宫了嘛?”

    诸葛亮正准备下筷就听到诸葛乔慌慌张张的声音,还以为有事,黄月英冰雪聪明,一下就捂嘴笑道。

    “我儿坐下吧!”

    有了黄月英的首肯,诸葛乔乖乖坐好,让下人也准备了一套碗筷,诸葛亮立马反应过来了,这吃货。

    “你在宫中吃过?”

    诸葛亮问道。

    “陛下请我们几个都吃过,不过不让对外宣传,估计这两日,成都城内的店铺就应该开了!”

    诸葛乔老老实实的说道。

    “何人为陛下开店?”

    “应该是糜威,糜威是我们几人之中最得陛下信任,很多事情都交给糜威去做!”

    诸葛亮听了之后没说什么,他一听就明白陛下要搞钱,交给你们几个,你们会经商嘛?诸葛亮鄙视的看了自己儿子一眼。

    “吃完之后,将范蠡兵法,陶朱公生意经,卢氏本草经各抄写十遍,半个月内要倒背如流!”

    诸葛亮直接给诸葛乔任务,他突然觉得自己似乎对儿子过于宽松,看看陛下,虽然有些贪图享受,但瑕不掩瑜!

    再看看自己儿子,商业不懂商业,政治更是,也就领兵马马虎虎还过得去,为将者,必须懂政治局势!

    “今日陛下召见了永昌亭候,永昌亭候还劝陛下忍耐南中叛乱!”

    诸葛乔一边吃,一边说道,诸葛亮想斥责一下,但是想起刚才公公所言,于是忍住了。

    “陛下什么态度!”

    “陛下没有回应,具体我也不知道了,我也是听宫内的人说的!”

    诸葛乔说道。

    “嗯,为父知道了,除了糜威,其他人呢?”

    “其他人都差不多,如果要说谁比较好一点,可能就是霍弋,陛下老说霍弋是个榆木脑袋!”

    诸葛亮听了若有所思,陛下征召了一大批二代,霍弋不是陛下征召的,是先皇就安排好的。

    “父亲,这汤好,本来上次陛下就想赏赐,但是听说府上有许多大臣,陛下担忧影响了父亲的政务,所以没赏赐!”

    “陛下是对的,有时间你也要劝诫一下陛下,不可过于贪图享受!”

    诸葛亮对于刘禅大体还是满意的,除了喜欢享受点,其他都很对诸葛亮胃口,几乎从不怀疑诸葛亮,这点诸葛亮很是感激!

    况且精盐的改进为国库带来了大把的钱,这使得诸葛亮能更好的施展自己的改革,这样的贤明之主哪里求啊!

    皇宫。

    “儿臣拜见母后!”

    “免礼,今日又要献什么东西!”

    “母亲,这可是刚出炉的,新鲜,热乎乎的,您尝尝,绝对美味!”

    刘禅献宝一样让人端着一碗浓浓的豆浆,吴太后闻了闻,很香,然后抿嘴尝了尝,鲜甜美味!

    “皇儿有心了,不过皇儿还是应该将心思放到正事,这些事情交给御厨做就好了!”

    “母亲,御厨做,孩儿不放心,况且这事还可以锻炼臂力,也算是练武了,再说了,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吴太后对于刘禅的疯言疯语已经习惯了,听了个大概意思,也点头,既然是一举两得,那自然是极好的。

    如今内忧外患,吴太后也是清楚的,吴班为领军将军,刘琰为卫尉,都是为了保护皇宫安全。

    自己兄长吴懿这些日子忙的连来皇宫的时间都没有,只有两个皇子陪在身边,还好刘禅这个皇帝时不时来逗她开心!

    “你要好好用功学习,学习如何做一个好皇帝,吾每日亦是会求玄德保护你!”

    “母亲,该吃吃,该喝喝,父亲最希望的是我们都健健康康的,我们不要让父亲在九泉之下还要为我们担忧!”

    刘禅安慰的说道,吴太后听了也觉得有几分道理。

    “儿臣拜见母后!臣弟拜见皇兄!”

    一大一小两人过来了,刘禅的两个弟弟,大的十一岁,鲁王刘永,小的八岁,梁王刘理。

    “以后没有外人叫大哥!”

    “皇兄,老师说了礼不可废!”

    十一岁的刘永一板一眼的说道,刘禅嘿嘿一笑。

    “你们老师教你算学没?”

    “教了,九九乘法口诀臣弟已经倒背如流了!”

    “那好,拿书板来!”

    刘禅这小暴脾气不能忍,立马写下了许多算学题目,让你顶嘴,给老子去做题去。

    “三日之内做完,做完之后让董允负责批阅,错一题抄一遍《急就章》!”

    刘永一听瞬间脸色垮了,吴太后看到刘禅的表现,咯咯掩面而笑,她活了四十来岁了,自然知道刘禅就是变相在惩罚他弟弟。

    “大哥!”

    三弟刘理看到了老二的悲剧,果断从心,礼法?有皇帝大?

    “嗯,赏赐老三一碗现磨豆浆!”

    小太监立马去端来了一碗刚磨好的,老三也不客气,立马端起来就喝,喝的那是满嘴都是豆浆。

    刘禅看到刘永吞了吞口水!脸上一脸的懊恼,似乎在埋怨自己刚才为什么惹皇兄不开心。

    “禅儿,就别逗老二了!”

    吴太后都看不下去了,这皇帝做的也太小心眼了,刘禅挥了挥手让小太监也端来了一碗。

    “儿臣还有些政务,过几日再来拜会母亲!”

    “去忙吧!”

    刘禅看到了吴林,也是吴氏的侄儿再门口贼眉鼠眼的,似乎有事情来禀报,但又不愿意进来。

    “说吧,什么事情!”

    “刚才糜威派人来说,陛下的事情办好了!”

    吴林附耳说道,吴林虽然是吴懿的儿子,但是为人稳重,陛下说的那就是金口玉言,绝对不外泄,这点很让刘禅很欣赏。

    “知道了,”

    刘禅带着一堆人回去,小太监抱着一堆纸张等着刘禅测试,这是这两个月来的霍弋,吴林组织人在做的事情。

    二代们能力各有所长,张苞,关兴,关索带兵勇猛,其中关索和赵广擅长操练骑兵,虽然虎贲里面也没多少骑兵。

    诸葛乔各方面都基本在及格线以上,偶尔有一两门在70分左右,不过他做事不如吴林专心,或许和目前的局势有关。

    毕竟诸葛乔是诸葛亮法理上的长子,诸葛亮现在的地位也属于一个相对尴尬的时候,这时候的诸葛亮并没有大权在握。

    起码兵权并没有再诸葛亮手中,目前兵权,最大的一部分两万多军士为李严所控制,其余陈到手下大概有三营军士,约三千人。

    赵云手下五营军士,约五千人,吴懿,吴班手下,约五千人!魏延手下约两万人,其中最为精锐的为魏延麾下。

    其余如向宠麾下约千人,还有便是李恢麾下有两营军士,这些士兵又有区别,陈到麾下的大部分为新招募的军士。

    陈到麾下精锐在夷陵之战损失很大,李严麾下两万多人,其中有近半也是新招募的军士,至于吴懿,吴班麾下过半也是新招募军士。

    这也是诸葛亮急于组建北军五校的原因,诸葛亮这等人才,岂能看不到兵权的重要性,至于李严,就等和东吴谈判成功!

    也因为如此,诸葛乔事事谨慎小心,过于谨慎,才能往往只能发挥十之六七,所以这段时间表现也是差强人意。

    刘禅奋笔疾书,虽然写字的水准一般,不过行文基本工整,且刘禅用到是楷书,这时候还属于小范围流行阶段,懂得人不多。

    “恭喜陛下!”

    费祎,董允看到这情况,立马贺喜,他们还只是从文化方面考虑,刘禅摇了摇头,虽然已经不错了。

    起码书写流畅,墨汁凝而不散,但是还没有达到宣纸的水准,三国时期,纸张已经开始在许多场合使用。

    刘禅的希望可不仅仅是开发出和这个时代差不多的纸张,如果仅仅是这样,用处并不大,起码对蜀国用处不大。

    “董允,将竹纸的工艺秘方送到丞相府!工匠各有赏赐,继续研究!”

    “诺!”

    诸葛亮的才能自然会明白刘禅要做的事情,这些日子,刘禅对于费祎和董允也有了重新的考虑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