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通天之路 » 第三十五章 斋堪中计援兵殁,救援谷山再遭袭

第三十五章 斋堪中计援兵殁,救援谷山再遭袭

    身在平壤的三贝勒斋堪看过顺安守将的信件后认为很有道理,于是派了亲信带着一万绿营兵前去支援顺安城,顺便看看有没有机会两面夹击吃掉这股汉人兵马。

    结果还不到一天,亲信就带着残兵败将哭丧着脸回来了。斋堪又惊又怒,忙询问缘由。

    原来,他们刚出城的时候还是小心前进的,但当他们距离顺安城只有四五里的时候都没有埋伏。于是他们加快了速度,结果就迎面碰上了一支骑兵,杀的他们抱头鼠窜。

    本来他们还想着往顺安城方向逃,但是这支骑兵一直死死地卡着他们。无奈之下,他们只得放弃所有的绿营兵,带着剩下的几十名女真八旗逃了回来。

    这支骑兵正是贾琮留给墨梅的五千破蛮骑兵。

    墨梅并没有把这五千骑兵加入到攻城序列之中,因为骑兵在攻城方面的作用实在一言难尽。她甚至就没有让这支骑兵进入到顺安女真的视野之内,而是让他们留在营寨之中呐喊助威、营造声势。也真是因此,他们顺利地误导了顺安守将的思维。

    而在顺安守将派人求援的时候,墨梅当即派出了这支骑兵去到平壤到顺安的必经之地埋伏起来,然后就有了上面的故事。

    “卑鄙的汉人!”斋堪听完后对大乾恨得咬牙切齿,却无处发泄。

    然后他注意到了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亲信,冲上去就是一顿暴打:“都是你!要不是你,我怎么可能一下子损失一万人!那可是一万人啊!”

    半个时辰后,斋堪一脸舒爽地前往议事厅,几名内侍则是熟练地拿着抹布和清水走了进来,不久后他们抬着一具尸体离开了。

    议事厅中,斋堪见到了谷山守将派来求援的信使。

    “你是说汉人的主力在谷山?”斋堪皱着眉头确认道。

    信使连连点头:“是的三贝勒,将军算过了,至少有八万人。”

    “至少八万人?你确定?”斋堪脸色一变,声音陡然高了起来。

    “千真万确。”

    “可是顺安那边跟爷说汉人主力在他们那里,足有五万兵马。”斋堪眯起了眼睛,幽幽道。

    他现在怀疑谷山守将是在谎报军情,毕竟顺安守将是自己的亲信不可能说谎。

    “啊?”信使也懵了,但看着斋堪越来越危险的表情终于急中生智问道,“敢问顺安城将军是如何判断汉人兵力的?”

    说完,不等斋堪说话就继续说道:“我们将军先是通过数汉人的旌旗数量判断出不少于七万人,后来攻城器械的数量又验证了我们将军的判断,这才派小的来向贝勒求援的。”

    看信使说得有理有据,斋堪也犹豫了,不禁开始怀疑顺安守将是不是中计了。

    眼见斋堪态度有些松动,信使连忙加大了言攻势:“而且一般人只会夸大兵力,这样看来顺安城有五万,谷山有至少八万人,那汉人的进攻主力也只会是谷山啊贝勒!”

    信使声泪俱下的样子终于打动了斋堪。

    他想着这次从水上走总该没问题了吧,于是又派了一位亲信率领一万五千名绿营兵沿着大同江而下支援谷山。

    结果援兵走到半路又被袭击了。

    ······

    让我们把时间往前推一个时辰。

    侯仁安正想忙里偷闲打个盹呢,就有一名探子来报:“将军,有人来了。”

    侯仁安瞬间清醒过来,忙掏出地图问道:“人在哪?还有多久?”

    探子看了几下地图,然后指着一个地方说道:“就在这里,还有一个时辰左右就到。”

    侯仁安哈哈一笑:“小的们,赶紧布置布置,咱们要给敌人送一份大礼!”

    “哦~”

    将士们欢呼不已,他们基本上都是绿营降兵,根据汉人长官的说法,他们必须要立下大功才能洗脱自己从贼助虐的罪名。(当然,他们其实并不用这么做,只不过他们自己不知道而已。况且他们真要立下大功还能有赏赐,这波啊,这波属于是秦始皇照镜子——双赢啊!)

    接下来的半个时辰里,一根根粗重的铁索悬空将两岸连接了起来,铁索下方还挂着许多罐子。

    至此一切准备完毕,只等援兵就位!

    又是一柱香的时间过去,探子终于来报:大概一柱香的时间就到了。

    侯仁安命令把铁索慢慢放下来,毕竟悬在空中会暴露不说,拦截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接下来所有人都看着江水尽头,焦急地等待着“军功”们的到来。

    终于,远处出现了一个小黑点。

    接着黑点慢慢放大,是船只!好多船只!

    所有人屏住了呼吸,生怕惊扰了敌人。

    一百丈,五十丈,二十丈,十丈!!

    侯仁安发出一声怒吼:“起!扔!”

    两岸将士一起用力,铁索上升到了距离江面一尺左右,所有铁索共同形成的不规则的形状彻底封死了江面。

    骤然遇袭的绿营兵惊慌失措,不少人甚至直接跳船了,结果吸水的布甲越来越重,把他们拖在了水里,最后再也没能浮出水面。

    但这还没完,两岸又有许多拳头大的球状物体扔向了船只。

    有人好奇地捡起“球”看了看,除了一个冒着烟的孔洞外并没有看出什么异状。

    然后,只听“嘣”的一声,“球”爆炸了。

    拿着“球”的人也被高速四散开的尖锐物给整的遍体鳞伤,只能说好奇心会害死猫,大家慌忙远离了“球”。也有不少人脱了铠甲跳入江水中,企图游上岸。

    这正是理班制作出来的土制手雷,里面塞了不少尖锐的小东西。

    但这些手雷的目标不是这些援兵,或者说这些援兵并不是主要目标。随着手雷的不断爆炸,铁索下方挂着的罐子也被打碎了,许多液体流了出来。然后,一颗落在江水中的手雷爆炸了,江面瞬间着起了大火。

    没错,罐子里的液体正是火油,这就是之前不直接把铁索放下来的原因。

    这时有人指挥着想要原路返回,但是逆流而上的船只只能以龟速前进。而沿途也有不少罐子被打破,所以船只的速度还没有火势蔓延的速度快,实在是进进不得、退退不得,所有人都被困死在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