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神殿妖星 » 061 内功

061 内功

    看到胡老九一脸宿醉未醒的模样,小余心里原本还有些担忧,怕他教起内功来也是稀里糊涂,谁知等两人重新回到屋中,胡老九顿时一改平日里的慵懒,正色说道:“要炼内功,尤其马虎不得。当中一但出了岔子,导致体内真气乱窜,便是走火入魔之象,后果凶险至极。”

    这一点小余倒是听和邓坊主说过,当即郑重点头。

    胡老九毕竟是夏风堂里负责传艺的教众,此刻正经起来,其严厉与谨慎倒是与那位李老师不相上下。

    接着他便从头开始,先是将基础的人体穴道和经脉告诉小余,说道:“人体之内,据说一共是有三百六十处穴道,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周天之数。但这三百六十之数,却仅仅只是前人的推演,世间习武之人已知的穴道,满打满算,如今恐怕还不足三百之数。

    至于经脉,便是由体内穴道与穴道连接而成的真气流动渠道。通常来说,便是指由一百零八处穴道构成的【十二正经】,分别为【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正好是六条阳脉、六条阴脉。而所有的经脉,最终都是汇聚于小腹下方的丹田位置,也便是人体之内真气的贮藏之所。

    除了这一十二条经脉,据说在人体之中另外还有八条隐脉,其中已经得到证实的,便是习武之人常说的【任脉】和【督脉】,一但能在机缘巧合之下打通这两条经脉,修为便可突飞猛进,跻身一流【炼气】高手之境。

    至于剩下的六条隐脉,基本就只是习武之人的传说了,至少我胡老九便不得而知了。据说若是有人能够将包括任、督二脉在内的八条隐脉尽数打通,那便是【十二流转、八脉齐通】的无上至境,甚至能将自身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将天地之力化为己用。但这也仅仅只是传说,其中艰难,恐怕便如凡人修炼成仙、成神了。”

    解释完穴道和经脉的基础知识,胡老九继续说道:“以上这些内容,你大可以等到日后再慢慢学,或者是向负责教你们李老头询问。至于我的这套【流火功法】,你只需弄清并且修炼【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这四条经脉便是。”

    随后胡老九便将这四条阳脉的位置和当中对应的所有穴道位置一一告诉小余。小余用心铭记,才发现这些穴道和经脉的原理,却是与自己当年从那天竺少年阿布哈桑那里学到的【三脉七轮】截然不同,难免有些诧异。好在他资质极佳,不过片刻工夫,便已牢牢记住了修炼【流火功法】所涉及到的这四条阳脉的位置和相关的穴道。

    如此一来,便算是万事俱备,胡老九也正式将他这套【流火功法】传授给小余。

    通过胡老九的讲述和解释,小余才知道所谓的内功修炼,原理其实就和传说中成精的动物在体内修炼出【内胆】颇为相似,乃是要通过呼吸吐纳之术,让天地之间的灵气进到人体之中,依照不同内功的法门要诀,引导这些灵气在体内不同的经脉之中、以不同的方式游走,最终形成或阳或阴的真气,汇聚于小腹下方的丹田之内,再进一步去芜存菁,形成【真元】留存。之后遵照此法日夜持续修炼,丹田之中积攒的【真元】就会越来越多,对应的体现则是内力越来越强。

    待到小余通过胡老九的讲诉,理解到他这门【流火功法】的要诀之后,便在胡老九的指引下盘膝坐定,尝试着呼吸吐纳,引导天地之间的灵气入体,前后不过小半个时辰,便已摸清其中窍门。

    伴随着小余体内的真气流转于四条对应的阳脉当中,而后汇聚于丹田之内,竟像是百川入海般酣畅淋漓。而这却是因为他体内本就有那位东吁高僧伽末离灌注的阳派内力,只是过去不懂如何运用罢了。

    若是以此举例,就好比是小余原本就有一间堆满粮食的仓库,只可惜库门却被人上了锁,以致无法开启,直到此刻胡老九送给了他开门的钥匙,这才让小余正式打开了这间粮仓,随意取用早已存下的各种粮食。

    练至这一成果,胡老九的这门【流火功法】对小余而言,便已算初窥门径、有所小成了。

    胡老九见他学得如此之快,难免吃惊不小,又询问小余体内流转的内力情况。在得知小余说自己的丹田里仿佛是有一股鸡蛋黄大小的热力,他不禁说道:“你如今的内力修为,至少已经是常人修炼三五年才有的境界了。等你修炼到体内真气游走之际,仿佛是有一只热烘烘的小老鼠来回窜动,那就意味着这门【流火功法】已经修炼到顶了。届时你若还想提升内功修为,还得另寻其他阳派的内功心法才行。”

    教到这里,日头已在不知不觉中偏西,一整天也即将过去。胡老九便让小余先回去自己练习,后面再来教他这套【流火功法】的运用之法,并且叮嘱道:“兄弟,你回去遇到那李老头,只说我教了你一点皮毛,除非是他把之前说好的好酒送来,我才肯全部传授于你。哼,你别看那李老头平日里一脸正经,明明占尽堂里的种种好处,私底下却抠搜得紧,这次他有求于我,非得让他出点血不可。”

    小余只能应允,又忍不住问道:“你教我的这套【流火功法】,和我原本应该学的【银夜心法】相比,谁更厉害一些?”

    胡老九顿时笑道:“比不得,比不得!真要相提并论,我这套【流火功法】自然是差得远了!”

    随后他补充说道:“若是同样修炼三五年,甚至是十年之内,【流火功法】或许能比【银夜心法】强上一星半点。但是修炼到十年以上,【银夜心法】的厚积爆发依然能够日益增强,【流火功法】却只能原地止步,望尘莫及。

    其实把【银夜心法】放到阴派内力当中比较,原是算不得什么厉害的功法。之所以会被当作地界教众的入门内功,却是因为这门功法有一项妙处,那便是练成之后,内力的增长无需刻意盘膝打坐、呼吸吐纳,哪怕是在日常的作息之间,伴随着一呼一吸,也能在不知不觉中转化天地间的灵气,从而缓缓增长自身的功力。”

    听到【银夜心法】居然还有这等妙处,小余难免有些失落,但又立刻打消了这个念头,重新坚定了修炼阳派内功的志向。

    待到小余和胡老九道别之后,便回了众人居住的小屋。对于他之前被萍姑娘唤去天界的事,其余众人尽管心存疑惑,但由于和小余不熟,又忌惮他当日击退洛无心的手段,自然也不好多问。

    至于和小余自幼一起长大的阿玲和丧彪,本就不是多嘴的人,同样也未向他询问。只有小帅试探着问了几次,心思却只是在那位萍姑娘身上,以及通过天界教众打听到极乐神域的所在,被小余接连几次拒绝后,他也只能怏怏作罢,不敢再问。

    在后面的日子里,小余虽然和另外八名地界新晋的教众住在一起,却只是孤身一人独自修炼,除了苦练胡老九传授的【流火功法】,便是通过【融香决】的精要,重新梳理融合自己之前学过的所有武技。

    一直到四个多月后,胡老九已将整套【流火功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小余。再往后两个月,小余的内功也终于修炼到了胡老九之前描述的那般境界,每每运功之际,游走于经脉中的纯阳真气,便仿佛是有一只热烘烘的小老鼠在体内窜动。

    之后再通过胡老九传授的运用法门,临阵对敌之际,只需将这套【流火功法】势如烈火的阳刚真气灌注于拳脚之间,便能令一招一式的倍增。同样的道理,还能将真气灌注到兵刃之上,流转之间,犹如恣意延绵的烈火,一发不可收,由此得名【流火】。

    修炼到了这等境界,胡老九也便没什么能教小余的了,两人偶有相聚,也仅仅只是喝酒。

    尽管这个胡老九修为不高,在夏风堂里也是游手好闲,终日无所事事,但是对于酒之一道却颇有心得,小余也从他这里倒是知道了不少品酒辨酒的学问。到后来两人混得熟了,小余才知道“胡老九”这个名字其实并非这中年男子的本名,只因他嗜酒如命,旁人便以“喝老酒”调侃,渐渐地才有了“胡老九”这个绰号。

    此后关于人体之中各处穴道和经脉的详细情况,小余向负责教授他们的李老师请教,也补足了相关的基础知识,而且还学到不少胡老九没教过自己的内功修炼和运用法门。待到李老师将其他人的【银夜心法】传授完毕,便依照之前的承诺,打算挑几套不需要阴派内功作为基础的外家武技传授给小余。

    谁知一番盘点下来,李老师能够教给小余的武技,却基本都是南疆地界上常见的那些,早在人界的地底石牢里,小余便已经从那位白教头身上学过了。

    李老师无奈之下,只好又去寻夏风堂里的其他教众帮忙,最后几名教众东拼西凑,这才教给小余一套【空手入白刃】、一套【分筋错骨手】、一套【小擒拿手】和一套【锁喉功】,都是不需要依靠阴派内功的外家武技。

    可想而知,这四门功夫显然不属于地界流传的高深武技,小余的资质本就异于常人,如今又有【融香决】加持,学起来更是得心应手,前后只花了两个月的时间,不但已经练熟了当中所有的招式变化,同时还在【融香决】的指引之下融会贯通,悉数化为己用。

    至此以后,李老师自然也是教无可教,却因自己授业的一年之期未到,无法提前将小余送往地界四堂任职,只能板起脸来说一些大道理,让小余勤加苦练、温故知新等等。

    对此小余也不以为意,除了独自练功,平日里李老师传授其他人武技时,也在一边旁听。尽管李老师传授给其他人的进阶内功【六玄决】、精妙掌法【幻阴掌】、轻功身法【鹤舞术】、狠辣刀法【血河刀】和奇门兵刃【勾魂幡】,都是要以【银夜心法】的内功作为根基,以至小余无法修炼,但他抱着白教头当年告诫自己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想法,还是将这些武技的招式变化和原理精要全都记在了心里。

    至于天界禁地里的那位木中之人,在此期间小余遵照约定,每七日便要前往山洞中一次,跟着这位师父学习功课。待到他学会常用的一万多个汉字后,木中之人便以“诸子百家”为总纲,传授他各家的学识和智慧。首当其冲的,自然便是孔孟的“儒家”,落到实处,则是从最初的【三字经】和【弟子规】,到后来的被称为“四书五经”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而在师徒两人开始每一次的功课前,木中之人都先会给小余讲一个故事。尽管小余始终不明白对方用意,但持续听来,也渐渐总结出了其中规律,知道木中之人所讲述的这些故事,无一例外都是与复仇相关,而且每一个故事的最后,几乎都没有什么好结局。故事里的主角要么是因为仇恨,沦为旁人的工具,要么就是因为复仇迷失自我,误入歧途,又或者是因为一门心思只想复仇,终于忽视乃至丢失了自己真正重要的东西。

    除此之外,小余每一次前往天界禁地时,替他领路的那位萍姑娘,也终于解开心中芥蒂,和小余和好如初了。

    说来那还是在小余第二次结束功课后,萍姑娘照旧将他带到下山的竹篮处,又一言不发地拿来了两瓶好酒。谁知小余这次却另有要求,居然要让萍姑娘替他置办一些上等的酒菜,而且还要准备加厚的被褥,说是自己下次前往天界禁地时要用,直气得萍姑娘扭头就走。

    待到第三次上山时,尽管萍姑娘言辞不善,但还是按照小余的要求准备好了餐盒和被褥,一路拎着前往禁地所在的山洞。不料两人来到山洞外面,小余却没有将这些东西带进洞里,而是尽数留给了萍姑娘。

    原来小余见自己每次前来学习功课,萍姑娘奉命在外等候,往往一等就是好几个时辰,其间苦闷可想而知,所以才会以自己的名义提出要求,要天界的人替自己准备酒菜和被褥,其实却是为了让萍姑娘在外面等待的时候有吃有喝,若是困了,还能裹着被褥入睡。

    眼见事已至此,这些酒菜和被褥也都已送至此间,就算萍姑娘想要推辞,也是无从拒绝,只能默默接受了小余的这一番心意。似这般历经数次之后,萍姑娘嘴上虽然没有说什么,但小余能够感受到,这位萍姑娘对自己的态度显然已经有所改观,不再像之前那般冷漠了。

    直到又是一次功课结束之后,萍姑娘将小余带回下山的工事处,小余便大着胆子让萍姑娘送自己下山。萍姑娘微微一愣,正待开口拒绝,却听小余已笑道:“你不是告诉过我,说一个人若是经常笑一笑,运气就一定不会太差,而且还能让他开心、自信、幸福。你说的话我一直都记在心里,这些日子我都会让自己尽量多笑一笑。”

    萍姑娘愕然半晌,随即小声说道:“你笑不笑关我什么事?而且这……这和让我送你下山有什么关系?”

    只听小余笑道:“在这云雾笼罩的神寂山天界里,谁也看不见谁。你不送我下山,又怎么看得见我在笑?”

    听到这话,萍姑娘又是一阵沉默,继而说道:“谁……谁要看你笑了?你笑起来难看死了,有什么好看的?”

    说罢,她再不敢和小余多言,一路小跑着离去。

    经此一事,尽管萍姑娘还是没有送小余下山,但两人之间的隔阂也就算是烟消云散了。之后小余前往天界禁地,两人也是有说有笑,小余每次让萍姑娘准备的酒菜和被褥,她也欣然接纳,同时也换着花样替小余准备两瓶上等的美酒,让他带给夏风堂里的那个胡老九。

    渐渐地,小余一边跟着胡老九、李老师习武,一边跟着天界禁地中那位木中之人学文,当中还有萍姑娘相伴,身边也有阿玲、丧彪和小帅,时不时还能去找那胡老九一醉方休,笑容便也时常出现在了他的脸上。

    而且不同于之前为了应付萍姑娘刻意露出的笑容,小余如今的这些笑容,大都是发自内心的笑容。他甚至还有一种莫名的期望,只愿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过下去,任凭岁月既静且慢。

    只可惜时光纷飞如流水,日夜从无停歇,由李、黄二位老师负责的连同小余在内的九名地界新晋教众,为期一年的培训很快就要结束了。

    这一日李老师便将他们九个人召集到一起,当众交代道:“老夫已经没什么可教你们的了,之前传授的种种武技,你们能否学会学精,便要看你们自己的造化。再有几日,冬雪、秋月和春花堂的管事之人便会来此挑选,分别安排你们前往各堂任职。日后若是遇到什么关于武学上的疑问,大可以回夏风堂来找我。”

    对此众人早已有了心里准备,经过这一年时间的学习深造,也大致明白了地界四堂对应的职能,顿时议论纷纷。

    最后大家得出的结论,显然都是以能够加入地界四堂之首的冬雪堂为目标,又或者是擅长巫蛊秘术的秋月堂,如此才能接到上面交派的各种任务,获取赏钱和能够前往极乐神域的【夜之星】。

    只有阿玲对此不太在意,悄悄和一旁的小余说道:“我们几个能够平安活着,就已经很好啦,而且如今还能吃饱睡好,可比以前跟着老爹的时候好太多。不管后面被分到哪一堂任职,对我来说都无所谓。”

    而此时的小余竟也有些犹豫。按理来说,若是能够前往冬雪堂任职,无疑是所有地界教众的向往。可是经过天界禁地中那位木中之人这些日子的教导,尽管对方并未细说,但是对于夜神殿“魔教”、“邪教”乃至“淫邪之地”的这一存在,在小余的内心深处,已然有了不小的抵触。

    一旦自己加入冬雪堂,便要奉命完成堂中安排的各种差事任务,那么对自己而言,岂不是离这所谓的“魔教”、“邪教”乃至“淫邪之地”,又更近了一步?

    想到这里,再看到李老师投向自己的满是惋惜的目光,小余立刻又释然开来,暗笑是自己多虑了。试问像自己这种身负阳派内功的教众,早就注定无法修炼夜神殿的各种上乘武学,又怎么可能被非精英不取的冬雪堂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