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仙路之三清山 » 第35章 三清山明前世因果 朱允炆主重八大阵

第35章 三清山明前世因果 朱允炆主重八大阵

    朱允炆父子风餐露宿,终于见到了给予他们保护的人。

    哪里有什么朱重八遗诏,都是猪八戒一手策划的,一切都是八戒同志造的假。他为了诓骗朱允炆出宫,先是密道留了假的信物,又买通了一个老侍卫假冒。最终成功的骗朱允炆出了宫,乖乖的来了三清山。

    那密道是他托天上的虚日鼠派大批老鼠日夜赶工挖的,只是借用了宫藏密室罢了。

    他本来准备了朱允炆一家人的生计,谁知道,跟朱允炆一起跑出来的只有两个人。他的后手绰绰有余。

    当朱棣在登基时,朱允炆已经上了三清山,经过八戒和真武大帝的点化,明白了自己的前世今生。于是就在三清山出家,准备和儿子在这里一起了此残生。

    不过真武大帝也有任务交给他们,就是监察天下,对的,老君和玉帝关了天上的监察室,三清山上准备开个私人的地图。

    由朱允炆亲自坐镇,等那天狼星功德圆满,他依旧回天上兜率天做老君观里扇火的童子。

    这里本有三清观旧址,那猪悟能和真武大帝在周围布了大阵,用先天八卦嵌套后天八卦为基础,修下了一座重八大阵,各峰头分设九府,分别是,九天应元府、九天锦屏府,藏竹之所、风雷塔、龙虎殿、葛君丹府,女神府,加上三清宫前殿和后阁;前殿和后阁之间修有十三台阶,联通九州十三行省,后阁设有藏经所,静室有纯铜的八卦宝鉴,可以这里随时监察九州十三省的所有天下大事。

    那真武和猪八戒施了障眼法,除了他们三个,等闲人也见不到这宝鉴。朱允炆之子朱文奎也在此地出家成了道童。

    朱允炆自号恭闵,不见外人。朱文奎化名詹碧云,跟一众道士居住在三清宫里。因为都是真武大帝安排的仆人,倒也安全。山间猴子野猪也因为八戒缘故,与这詹碧云甚是友好,他又正是天真的年纪。故此很快忘记了忧伤,入了道门,最后修成了此间真人。

    这朱允炆丢了皇位,醒了前世,如今又主持了这重八大阵,甚觉欢喜。从跟随皇爷爷朱重八到现在主重八法阵,觉得如同一场大梦,都是服务者天下百姓,为这九州亿万生灵。顿觉好似又活了一世。他的太子又在此地修行,将来与这三清肯定脱不了干系,不仅觉得好似三生三世居住三清,扶持着这大明江山。不仅十分感慨,于是便让人在大殿的柱子上刻下一副楹联来:

    三天无极存道气於玉清上清太清;一统大明祝皇祚於百世千世万世。

    一来说自己父子的处境和未来,二来感谢朱重八的养育和培育之恩。也真心愿保大明一统千秋万代,只是他只是道童没有机会参加群仙大会,没有机会接触这其中的信息,也不知道这大明朝二百七十六年以后就会消失。

    宫殿正门上楹联书写的是:殿开白昼风来扫,门到黄昏云自封。

    白天大殿上有风来清理打扫,这是恭敬之意;门到黄昏,黄昏就是自己的处境,门下一个文字,这两句自包涵恭闵二字,云自封,意思是恭闵就是我自己给自己的称号罢了。等到了后世清朝时期,乾隆朝有人破解了此处对联含义,乾隆帝就给加封了恭闵惠皇帝的称号。因为知道这是忌讳,也没有人敢明言此事,因此也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传说和猜测。这都是后话,此处暂且不提。

    猪八戒没事还是喜欢常去悟空留下的石胎处睡觉,由于山高风大,猪八戒不得不经常用嘴巴拱在石头里,避免自己掉下去,听说有缘人至今还能看见那里有猪八戒休息时用嘴巴拱出来的猪拱嘴的印记。

    真武大帝看着这位昔日好友,再没有一句抱怨和埋怨出口,只有感谢。这几年他也经历人间事,知道神仙如今在人间的不容易,人间的玩法他已经清楚了,也晓得了许多因果。

    心道:“怪不得当初玉帝要选择他这位老友,原来人间变化竟然和他们师徒有关,看来这改元之事与他们也脱不了干系。只是以后上天甚是难了。”

    原来这天上的众神对八戒是又喜又恨。喜得是凡间的许多事必须和他勾连才能运作,恨得是很多神仙受八戒蒙蔽下界,不能回归。每个神仙谁也开罪不起他,每个人的亲信好友都或多或少被他算计的不轻。

    猪八戒行踪不定,他们找猪八戒全靠缘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兴起了猪头大贡,每年过年得时候百姓敬神需要许上个囫囵猪头做供奉,但是记得用红纸封住猪头的嘴巴,这样凡猪不能张口胡说,神仙可以用神念沟通八戒,沟通成功的就会赐下大量福气来,不成功也会赐福,只是少些罢了。至今全国各地仍有不少地方保留着这样的习俗,过年仍然会许愿上个猪头贡。因为这是非常管用的一个特殊的渠道。

    恨他的神仙也喜欢猪头,只要你上了猪头,神仙就觉得很解气。也会赐福与你。不要担心得罪这猪八戒,八戒才不在乎呢?天下亿万的猪,你们能找到我再说吧。

    所以,上猪头贡不仅成了民间习俗,也成了许多庙宇的习惯。

    由于这永乐大帝励精图治,所以国家日益昌盛。他又身先士卒带兵出征,打的四夷皆服。又迁都BJ。一下子天下安定,国泰民安。

    这恭闵在三清山查看这永乐帝的所有行为,十分惭愧。对猪八戒道:假如我真做了一辈子皇帝,断然不会有这样的功绩,只是后悔没有早日禅位,招致此次天下文人死难,也和皇族结下难解的仇恨。都是我的罪过啊。就连你给我准备的假诏书也毁了,如今心里甚是不安,该当如何?

    猪八戒道:昨日因,今日果。你若正当的让位,也来不得此地,那些人会没事拥护你上位,党争会牵扯着世间的行为,至少迁都的事是别想了。人世间也不会是现在的模样。你连这个都想不开,舍不得,将来如何能回的兜率天?

    这恭闵顿时醒悟,连忙再谢过八戒点化。

    八戒道:此间横竖无事,我准备去保山小住几日,这里就全靠你了。

    恭闵道:尊者且自去,此间不劳尊者挂念。烦请留个地址,他日得闲,当去拜访则个。

    那八戒将洞府地址留了,又道:此处只你知道就好,其他人问你,且莫要告知。

    那恭闵连连点头,嘴里不住的说:晓得晓得,定不与你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