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诸天世界集结 » 第10章 圣心

第10章 圣心

    官家赵祯今日很是开心,白虎被验明正身,百姓也是看到大宋久违了多年的胜利,又从死对头西夏手里抢来了白虎祥瑞。宋朝的武功不足,百姓还偏偏就吃这一套,肯定了官家的功绩,赵祯也就顺势宣布休朝三日,与民同庆,暂时摆脱了那群天天逼他立储的文臣,终于能消停几天了。

    对于给他送上白虎的姜淮,赵祯的心里充满了欣赏,永平伯姜桐的嫡三子,根正苗红,又得了永平伯府一身家传武艺,这次对西夏的夜袭战也打得很不错,没付出什么代价就擒获了七千夏兵,还缴获了两千匹马,是个有勇有谋之人。

    赵祯召来几位相公商议:“诸卿议一议,姜淮此次立下大功,看看给个什么封赏比较好。”

    几位相公互相看了看,对了对眼色,便由韩琦先道:“官家,臣认为姜将军所立之功应官升一级至二级,赏赐若干财物田庄便是。”

    赵祯道:“若只是夜袭破营那还差不多,但斩将夺旗、全歼敌军呢,还有白虎这事稳定国本,总不能不提了吧。”

    曾公亮出列道:“官家,小姜将军还太年轻,不应早早身披朱紫,对年轻人来说不是好事啊。”

    赵祯气结道:“文臣升职需要积累执政经验,无甚风险,而武将全靠一身武艺在沙场搏命,为的不就是功名利禄、封妻荫子嘛,你们也不要太过刁难武人,弄得他们一个个就知道明哲保身,大宋的周围都是豺狼虎豹,总不能让你们一群文官上阵杀敌吧,当年狄青之事你们还不知足吗?”

    赵祯每每想起狄青就捶胸顿足,怨自己没有保护好他。狄青出身贫寒,以罪犯的身份从军,他屡次击败西夏入侵,平定侬智高叛乱,一生战功赫赫,官职最高做到了枢密使。狄青的人品、性格也很不错,心思缜密、谨小慎微、有勇有谋,对手下人也很好,深受将士爱戴。赵祯也很欣赏他,称他为“朕之关张”,而且还力排众议,让他任职枢密院。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屡遭文官集团的攻击、弹劾,最后还被罢去了枢密使的官职,不久后郁郁而终,年仅49岁。

    当年的狄青从当渭州知州、到出任枢密副使、再到升任枢密使等,每次都会有文臣跳出来反对、组团说他坏话,理由基本上也都差不多。说狄青出身行伍,粗俗鄙陋,朝中大臣耻于与他为伍;说他一个武将,当这么大的官儿,会导致四方蛮夷的轻视、看不起我们。甚至还睁着眼说瞎话,说战功赫赫的狄青打仗不行,没有啥拿得出手的功劳。

    等狄青当了枢密使之后,这波儿人就更坐不住了,为了拉他下马,无所不用其极,散播各种流言蜚语。比如有人说看见狄青家里的狗长出龙角来了;狄青家里一到夜晚就发出奇光,当年五代时期的后梁太祖朱温称帝之前也是这样;还有人说看见狄青在相国寺里穿着黄袍,这是僭越呀,当年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狄青也穿黄袍,他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呀。

    这些流言蜚语都在暗示狄青有不臣之心,想造反,于是很多人开始上奏,要求罢免狄青的枢密使之职,把他赶出京城,这些人里也包括文彦博、欧阳修这样的当世名臣。由于狄青不是传统勋贵集团的人,勋贵集团也没有死保他,就英国公和宁远侯站出来说了几句公道话,但在文管集团群起围攻的情况下也无济于事,结果赵祯也扛不住压力了,把狄青罢免了,赶到陈州做知州去了。但是这事儿还没完,时任宰相文彦博每月都会派宦官到狄青家里问候他,每月两次,雷打不动,弄得狄青特别害怕,一听说朝廷的人要来了,就和惊弓之鸟似的,担心朝廷是不是要进一步处罚他,在这种巨大的精神压力下,不到半年,狄青就郁郁而终了,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这边文彦博听到说狄青便出列道:“官家所言甚是,当年狄相之事确是我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但我等也是为了我朝国祚绵延,不复前朝武人执政以致亡国之事矣,官家若怨,就怨我一个人吧,我愿以身赴死,去地下向狄相请罪。”

    明知道大宋没有杀文官的先例,赵祯这一朝更不可能有,文彦博这手以退为进让赵祯气的一时说不出话来。

    梁适有些看不过眼,驳道:“西方白虎本就是代表着金戈之事,又是从西夏手中夺得,预兆着我朝武事将兴,百姓也是人心所向,压到西夏不远矣,姜将军为国朝夺得此物,有大功于朝,理应重赏。”说完还冲着几位相公打了个眼色。

    几位相公也觉得最近逼迫官家立储一事有些过分了,在这件事上还要给官家难堪就有点说不过去了,为了防止给官家气病了反倒阻碍了立储一事,便给了官家一个面子,没有再提出反对意见,由此可见宋朝的核心权利之争中皇权已经逐渐不敌相权了。

    赵祯见无人再反对,便宣布擢升姜淮为宣威将军,从四品,任麟府路禁军厢都指挥使,领兵两万,主御西夏,协防北辽。说完一摆手下了朝,都不给几位相公再行劝谏的机会。

    回到寝殿,赵祯越想越憋屈,现在的文臣怎么都成了这样,恨不得全天下的权利都要收揽于手中,皇帝也不例外,这不禁让赵祯怀念起了吕夷简和范仲淹。既然文官集团已经有了要专权的苗头了,那就必须要有所制衡了,或许勋贵武将集团可以,可现在听说不少勋贵也正在转变成为文官,照这样下去以后得变成勋贵文官集团了,得转变这种风气了,老一辈儿还有英国公和忠敬候他们撑着,小一辈儿可没几个像样的,都快成就新一批的纨绔子弟了。

    姜淮这小子这次干的还不错,皇城司密报说这次夜袭战也是他当先破门闯营、斩将夺旗的,又没什么纨绔习气,看来值得大力提拔,最好能带出一批勋贵子弟成为朝堂新生力量,跟文官集团打打擂台,能够分摊自己的压力。

    这时,内侍通报皇后驾到,赵祯抬眼看去,只见曹皇后带着几个侍女缓步来到跟前,身后侍女将一盘水果放到自己面前。

    “陛下,臣妾听闻您又在朝上跟韩琦他们生气了,特给您送来些水果,顺顺心。”曹皇后对赵祯说道。

    “没事儿,朕都快习惯了,也没那么气了。”说着赵祯拿起了一粒荔枝放到嘴里吃了起来。

    曹皇后又拨了一根香蕉递给赵祯说道:“这是齐徵那孩子给送来的,南海海外的特产,名叫香蕉,好吃的紧,陛下您尝尝。”

    赵祯接过尝了一口:“嗯,味道不错,亏得小徵那孩子有什么好吃的还想着咱们,回头她再来宫里,你多赏赐她一些首饰,小女孩不都喜欢这些嘛。”

    曹皇后笑着回道:“小徵这孩子跟别的女子都不一样,身为女子却有一颗爱闯荡的心,上次还跟我说呢,她船队的手下听说远海外疆之地有一种叫薯的作物,一亩地能产几千斤呢,她还说要为大宋把这种作物弄回来呢。”

    这话吓了赵祯一跳:“几千斤?这怎么可能,怕不是被下面人欺骗了吧,要是真有这种东西,弄回来那可真是大宋之福了,朕甚至可以亲封她为郡主,他不是爱闯荡嘛,让她拥有择婚之权都可以。”

    说完赵祯自己都把自己逗笑了,但也让赵祯产生了那么一丝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