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穿越继承熟练度面板 » 第七章:幸运进仙门

第七章:幸运进仙门

    第二日,杨玉涛在生物钟下早早醒来。

    出门看见张定远在商铺院子里练拳,头上热气腾腾,已经练了有段时间。张兴在旁边看着。

    杨玉涛洗漱一番,拿起工具搞卫生。把通铺房附近杂物清扫干净,又拿铲子清扫路面积雪。

    一时玩心起来,搭了个丈高的雪人。走到厨房,看见散落的柴和斧头,顺势劈柴,码到柴垛,堆得整整齐齐。

    待返回院子,张定远已经收功走了,也有3、5个少年已经起床。

    “都起床,吃完饭,统一去道院。”

    护院挨个把少年喊醒。误了时间,就要等明年了,万万大意不得。

    原身在城里睡墙根到天明,等仙师飞过来测资质。昨夜听张宏讲古,这十分稀罕。

    仙师在道院测资质,上门的人过千,就算是超凡的身体,也累够呛。哪有空特意给一个山村小子单独测试,还帮忙伸张正义?

    只能说,主角气运通天。

    杨玉涛有自知之明,紧抱张家大腿,完成了第一阶段目标——活着进城。

    用过早餐,一行人直奔城内道院。城外有200多个村落,每个村落来20多人,也有4000多人要测。各村落早与道院商议好,哪个时段带子弟过来测试。张家今年运气不错,抽签在最前几批,故今日就可以去道院。

    有时,身边有张宏这样的朋友也是不错的。

    到了道院,排队约半个小时,就轮到张家测试。

    “今年来的是灵云宗的仙人。”

    “满十四,都可以测试。还好打着信,不然白来一趟。”

    “若是有幸被挑中了,族里奖励二两白银!够我当厨子一年工钱。”

    听着人群中的议论,杨玉涛来了精神。

    顺着人流向前走,不一会就进了道院。

    这座古修道院通常坐落在大路旁边的小山上,四周被青林环抱,绿树成荫,闹中取静,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修道院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一般采用青砖灰瓦,飞角翘檐,雕梁画栋,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院内有一个大庭院,庭院中央有一座小亭子,亭子里有几位道童在聊天。庭院四周种植着各种花草树木,一年四季都有不同景色。

    修道院内的房屋是木质结构,看上去十分古朴,在阳光下闪烁着金色的光泽。

    房屋内的墙壁上挂着各种宗教画和神像,给人一种神秘、庄重的感觉。

    修道院的周围环绕一条小溪,水清见底,可以清晰地看到一群群的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这条小溪在冬日还有这份清新和生机,只能说不愧是修仙界。

    进了内院,两位修士站在一面浮在半空的灵舟旁边,向众人说着什么。

    灵舟稳稳地悬浮在半空,一动不动。

    在修士前面有个石台,石台上放了一个黑色石盘,石盘上雕有复杂的花纹,上面还缀有一颗珠子。

    原著说有5颗珠子,这只有一颗。回头问下张宏怎么回事。

    这时,样貌年长的修士开始发声,他声音不大,众人却听得清清楚楚。

    “测试的人把手放到石盘上面!”

    这位年老的求道者看上去已经有七八十岁了,他的脸上布满了皱纹,像是经历了漫长岁月的洗礼。他的眼睛深邃而有神,仿佛能看穿世间的一切。

    他的头发已经变得稀疏而灰白,但仍有几根黑发夹杂其中,给人一种历经沧桑但仍不失活力的感觉。他的眉毛很长,几乎垂到了眼角,给人一种慈祥的感觉。

    他的皮肤因为长期修行而变得黝黑,看上去非常健康。他的身材虽然不再挺拔,但依然显得很有力量。

    这位年老的求道者经常穿着一袭灰色的长袍,长袍上打着几个补丁,看上去非常朴素。他的手腕上戴着一串念珠,每当他修行时,就会用手抚摸这些念珠,仿佛在寻找一些灵感和力量。

    后面的修士,看上去只有二十多岁,他的脸上带着一丝天真和纯净的笑容,仿佛刚刚踏入这个世界。

    他的头发黑亮而浓密,披在肩上,给人一种飘逸的感觉。他的眼睛清澈而有神,像是能看穿一切迷惑。

    他的皮肤因为长期修行而变得略微黝黑,看上去非常健康。他的身材挺拔而有力,给人一种充满活力和力量的感觉。

    这位年轻的求道者经常穿着一袭白色的长袍,长袍上没有任何装饰,看上去非常朴素。他的手腕上戴着一串念珠,每当他修行时,就会用手抚摸这些念珠,仿佛在寻找一些灵感和力量。

    年轻修士眼神在人群中扫过,被扫过的人犹如被X光扫过一般通透:

    “只有参与测试的人方可进入内院!”

    张兴和护院早在院外等候,张定远在张家中第一个测试完,又被引到后院,还没出来。

    很快轮到杨玉涛,杨玉涛按照年长修士的指引,伸手放在石盘中央,只见石盘上的珠子微微发亮。

    “可以了,通过。”

    一个道童引杨玉涛去后院,这里都是通过的人,张定远也在这里。

    不一会儿,张三、张宏也进来了。三人碰面又是一番亲热。

    “我听人说,以前用5色珠子测试,今年怎么用的单色珠子?”

    “5色的更精细,可以测试灵力倾向,但是耗能多,测试慢,不易维护,入门测试已经放弃了。用单色珠子,仅能测出有资质,但是耗能少,维护简易,逐渐成了主流。”

    张宏再次化身万事通。

    “就算入门了,学功法,求仙师教学,吃喝拉撒睡都要开销。还好我张家有资助,不然还是寸步难行。”

    “等下张管家要讲,我们兄弟不如一起,乞子哥,你怎么说?”

    “桃园三结义,怎么能少了我!”

    “二哥!”

    “大哥!”

    “三弟!”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张宏年纪最长,论大哥。杨玉涛排第二,张三排第三。

    院内等候的张姓子弟无不忍俊不禁,素来沉稳的张定远也忍不住嘴角上扬。

    桃园三结义是本届有名的话本故事,讲的是本朝太祖刘某,与异姓兄弟关、张二人结义中兴的故事。在贩夫走卒中流传极广,便是乡村少年也有耳闻。

    张家子弟来的本就不多,约莫半个小时也都测完了。30多人过来,总共通过了12人。张金莲与张银莲姐妹也通过了。

    一个道童走了进来:“七日后,通过的人统一乘飞舟前往宗门,过时不候。”

    随在后的张兴喜笑颜开,今年张姓子弟比往年通过多了一大半:“恭喜各位俊杰!这几日在商铺休息,还有资助事宜要与你们说。”

    一行人满心欢喜地走出道院。

    路过仙来客栈,杨玉涛又想起原著。只见一个衣着整洁的中年汉子不时拦住孤身少年,热情说着话,引到客栈里去。

    杨玉涛走到张兴身边,用眼点了下那个人:

    “张叔,那个人?”

    “回去说。”

    回到商铺,张兴拿了一张契和杨玉涛说:“张家资助你学仙,按宗门最低标准,每月1块灵石,资助三年保底,最长10年。学习结束后,要为张家服务10年,或者返回10倍资助款。同意便把契约签了。”

    杨玉涛早已经考虑清楚,毫不犹豫就签了。

    张兴又掏出二两银子,给了杨玉涛。

    “有什么想买的,自己处理。”

    “街上那个人?”

    “就是个拐子。专门哄骗来城里的外乡人,卖到远处,或者训作乞儿。有我们张家护着,他们不敢动你,你也不要去招惹他们。”

    杨玉涛有原著记忆,心里堵堵的,却没有说惩奸除恶的蠢话。

    走出门,正巧护院带着人从别的房里出来。

    少年们一对视,顿觉关系又亲近了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