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生吞 » 第十六章:神庙

第十六章:神庙

    从古至今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眼前的利益。

    “各位,宁老怪死有多日,宁国这块肥肉该如何分配。”一位绿袍黑须男子坐于寝殿之中对着玉简说道。

    “不如每位先说出自己想要的东西,有争议之处再做讨论。”一位绿袍中年男子坐于丹炉之前面对玉简说道。

    “我只要他的女儿,其他的我不在乎。”

    八位老祖对于宁国资源的分配已经讨论了整整一日。

    他们能有今天的议会还得多亏宁祖,当初宁祖为了减少修士消耗,便提出了九国同盟。

    同盟:资源共享,消息互通,不动干戈,一致对外。宁国老祖也知道这就是口头上的同盟,每个人都心怀鬼胎,怎么会真心同盟。

    虽为口头上的同盟,但心中也有一丝踏实感,毕竟掌握各国动静,以免互相捅刀子。

    他建立同盟的唯一原因就是先礼后兵。十六位殿主奔波各国,满足了各位老祖的变态兽欲,被折磨了百年终于达成了同盟。

    九国明面上和和气气,背地里都有上不了台面的小动作,都只是看破不说破而已。

    接下来宁国老祖便打算在十六位殿主的隐私部位注入慢性毒药让这八位老祖神不知鬼不觉的身陨。

    毕竟百年时光的摧残,各位老祖早已对十六位殿主放下戒备,这叫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

    没曾想还没铺设,宁老怪便被褚泉夺了内脏,早一步身陨道消。宁国封锁消息,对外宣称宁国老祖闭关修炼,那天的异象便是老祖闭关期间的大成龙气震慑各国老祖。

    可是终究纸包不住火,宁国在他国有明面上的十六殿主细作,他国在宁国也有背地里的细作。

    这下八国老祖坐不住了,纷纷降临宁国,还没等一举拿下宁国,便被其他老祖横插一脚,最终其他八国打了起来,宁国也因此躲过了一劫。

    十几日后,八国修战,被迫谈判。

    “墨蛆虫,你是如何做到放响屁不考虑场合的?就凭你还想独吞女奴?”镇北老祖冷冷说道。

    “王权小儿,休得猖狂,莫以为老夫怕你,老夫就算放屁也能屠你一国修士,你在此叫嚣什么?”墨老祖对着镇北老祖说道。

    “墨蛆虫!怎么两千名修士死的还是太少,你连墨国也不想要了?”镇北老祖恶狠狠说道。

    “大家稍安勿躁,女奴暂且搁置再议,不如咱们先划分各自疆域可好?”顺国老祖说道。

    “你瞎起什么哄,两人不打起来你我怎坐收渔翁之利?蠢货。”征荒老祖说道。

    “卫少有,你们征荒也是嫌人多是吗?”镇北老祖对着征荒老祖说道。

    “镇北老祖误会了,八国当中都以你为尊,在下不敢。”征荒老祖说到。

    “言语并无怯意,看来咱们都没得谈了,那就各看本事吧。”镇北老祖冷冷说道。

    “莫急莫急镇北老祖,俗话说三思而后行,再打下去资源都要消耗殆尽,为了早日突破瓶颈还是化干戈为玉帛为好。”春国老祖说道。

    “那好啊,你说该如何公正的划分才不会惹得两位强者不悦。”昊国老祖说道。

    “不如由镇北老祖,征荒老祖,昊国老祖先说出各自所需。”春国老祖说到。

    “凭什么?!”墨国老祖突然说道。

    “就凭我已万臾四阶!”镇北老祖的传音震慑其他老祖的心魂,毛骨耸立。

    每个境界又化为五阶。

    顿时讨论安静了下来。

    “一半女奴,一半国土。”镇北侯说道。

    “镇北老祖说完了,那我就要全部修士。”征荒老祖说道。

    这两人说完,其他五人脸都绿了。

    只有一人很是平静,因为他深深知道,看似谈判,然则通告。

    昊国老祖其实早知道,两人在这只要放些狠话,他人也不敢反对,毕竟其他五国元气大伤。

    而且都是活了数万载的老狐狸,面对强者能让则让,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命更重要。

    “各位老祖,在下宁国殿主宁玉,我这里有一个足以震动天下的消息想要告知各位。”宁玉拿起宁祖的玉简传音说道。

    “快说。”昊国老祖说道。

    “不过在下有一请求,还请各位老祖答应。”宁玉说道。

    突然一股真气猛然抓住宁玉的脖颈,将她从地上拖起。

    “弱者无资格。”镇北老祖说道。

    “那这个…秘密便…随我而去。”宁玉说道。

    “镇北老祖,手下留情或许这个秘密很重要呢。”西峰国老祖说道。

    镇北老祖思考了一会,便放开了宁玉。

    “这个秘密是关于瑞兽的。”宁玉说道。

    “你找到此人了?”八人齐声问道。

    “是。”宁玉说道。

    ……

    褚泉拜别老者,便一路西行。

    秋阳杲杲,层林尽染。秋高气爽,雁过留声。

    凡间该有的景色此刻体现的淋漓尽致,俨然已经到了央国境内。

    褚泉脱掉衣服,不想再被这身衣服被人认作修士,健硕的肉体只是多了沧桑,还有那永远消失的左臂。

    不久一座城墙便出现在眼前,时间摧残出它的沧桑,但它仍雄立一方,如同一位怒目金刚,宣告着城里之人百折不挠。

    “河东”二字字龙飞凤舞雕刻在城门之上,丹红色大门些许残缺静靠两边,草屋井然有序的坐落在两旁。

    城外并无阵法结界。

    褚泉走进城中,袅袅炊烟升起,妇女忙碌于灶台前,粗布麻衣,灰头土脸,脸面无光,黯然失色。

    她们纷纷看向光着膀子的褚泉,看不出个所以然,诧异这个伤痕累累的青年怎么会沦落到穿不起衣服。

    这里没有所谓的城道,进了城门便是一条土路静静躺在众草屋中间。每个草屋前基本都有一个妇人,忙于中午的午饭。

    让褚泉感到的诧异的是为什么这里只有妇人,小孩,并无成年男子。

    褚泉带着疑问踱步在土路之上,认真打量所谓的凡间。

    一群小孩嬉闹在前方,他们看见一个断臂青年男子迎面走来,纷纷跑过去绕着褚泉打量起了他。

    “脸面光光,断臂空空。”一个小孩笑到。

    众小孩也开始喊叫了起来,嘲笑着褚泉。

    褚泉蹲下下来,摸着小孩的总角,笑着问道:“你父亲呢。”

    小孩捧着天真的笑脸回道:“阿父在神庙。”

    “神庙在哪?”褚泉笑着问道。

    “那边。”小孩指着土路的尽头。

    “谢谢。”褚泉在储物袋里掏出一把干粮放于小孩手掌中心。

    褚泉便沿着土路走向了尽头,地势越来越高,草屋慢慢变为木屋,土路也越来越宽,也越来越整洁。

    土路蜿蜒似长蛇盘山而上,山坡之上值满松柏,给萧瑟的秋景添了一份浓重的绿意。

    褚泉向上而行,伴随着凉风,嘈嘈切切越发清晰。

    快到半山腰时,褚泉听见了铿锵有力的呐喊声。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这正是辛弃疾的《正气歌》,他们怎么会知此诗,而且说的又是如此愤慨激昂。

    似乎已是生死存亡之际,他们壮志凌云,豪情壮志,他们会用自己的生命写下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

    这便是读书人的风骨,你可以挖我心,你可以掏我肺,但你污不了我的骨!

    读书可以明智,读书可以明理,但是在这里读书暝不了目。

    弱小是原罪,任你熟读四书五经,经史子集,一身正气,高风亮节,也改变不了这个残酷的世道。

    终究还是任人摆布,朝不保夕。

    也许读书唯一的作用便是临死之时会为自己带来些许安慰,认为自己不是横死而是慷慨赴死。

    终于褚泉走上了山顶,这里如履平地,没有一丝凸起的平地,整整齐齐,似乎是曾经大能修士切割开来。

    平地之上跪拜万千之人,皆为男子,他们摩肩接踵,人山人海。他们一本正经低头弯腰双手撑地,嘴里念念有词,朝向远方的庙宇。

    庙宇突兀在眼前,威严庄重静静俯视万千凡人。庙宇之中并无神像,而是供奉着一把残剑,黝黑,似乎千丈之远能看见寒光。

    只见两侧楹联题上斗大草书:“一剑诛邪恶,万世开太平。”内堂正中挂牌匾于上“人间至宝”。

    这便是老者所说的神剑了吧,唤醒此剑需百人之血,千人之魂,此剑一出,天地寂灭,日月无光,万里再无生灵。

    突然,那一缕寒光划过褚泉眼睛,如此熟悉又是如此陌生,他好像听见了残剑的呼喊。

    一声雄浑有力的声音打破了嘈杂,只见庙宇之中立有一名老者,身着深青绸缎襕衫,年至花甲,仍能挺立腰背,手拄一把利剑,看向众位凡人,意气风发。

    “乱世至今数万载,我等应深知祈求神明无用,拜神不如拜己。既无天理,我等杀出一条人间真理。”

    庙前的人不约而同道:“弑天求理。”

    “弑天求理?”

    突然一个声音打破了众人呐喊,让人毛骨悚然。

    太阳失去了光彩,阴雨密布似乎还在阵阵翻涌,地面安静了下来,风不在吹拂,炊烟停止在半空之中。

    肃杀笼罩四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