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人在大明写日记,老朱懵了 » 第十七章 皇爷爷,这事跟您有关系

第十七章 皇爷爷,这事跟您有关系

    不过,咱打下江山,不就是为了能让子孙后代享受咱的阴泽。

    吃着皇帝剥的荔枝,朱允熥只感觉神清气爽。

    “皇爷爷,您想知道自己的薨逝时间吗?”

    老朱听后,眼皮子一跳。

    他听二虎说过,这逆孙喜欢在日记里写薨逝时间,写什么不好,非要写这个。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老朱才称他为逆孙。

    身为皇帝,没人敢断他生死,谁敢就是谋反。

    要不是朱允熥的金丹,就冲这句话,老朱直接打他屁屁了。

    “逆孙,咱生死自由天定,没有人能够左右。”

    “皇爷爷想知道父王的薨逝时间吗?”朱允熥说这句话时心里也很紧张,要是换作一般臣子身份,这时候已经被人抬走了。

    老朱觉得这小逆孙是不是吃的太撑了,老是说薨逝时间,多么不吉利啊!

    “标儿身体一向健朗,他是咱大明的希望,一定能长命的。”

    “洪武二十五年四月,朱标病逝,葬于孝陵东侧,谥懿文太子。”朱允熥道。

    老朱心中一跳,再过十年朱标就离他而去,开什么玩笑。

    不可能,这绝不可能。

    “这也是那老道士跟你说的?”老朱问。

    朱允熥点了点头。

    老朱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薨逝时间是不能乱讲的,你对别人说你在某天会死,指不定会被骂精神病。

    老朱想到那枚能让人起死回生的金丹,金丹是真的,要是这薨逝时间也是真的。

    他不敢继续往下想了。

    “你跟咱说说,你爹是怎么死的?”

    忽然,他意识到话语里的漏洞,朱标如今还没死呢!

    “咱这嘴,净说什么胡话。”

    “你说说标儿十年后为什么会死?”

    这是老朱搞不懂的问题所在,朱标如今身体健朗,一点也没有短命相。

    不过,十年的时间,很多东西都会发生改变,也很难说。

    对于朱标的死,有很多种说法,吓死、药死和病死。

    什么事情能让太子吓死?

    朱标是心慈仁厚的,以仁德治国,而老朱呢?

    乱用重典,大兴杀伐。

    此时的老朱已经将一部分朝政给朱标打理,朱标不愧是大明第一太子,每天都很努力,从天刚蒙蒙亮工作到半夜,绑住老朱处理日常政务。

    这一点上,社畜至少不用起那么早,要舒服很多。

    当太子的,哪有什么节假日,全年无休,只要皇帝用的到他的时候,就必须马上出现。

    两人之间,意见不合时有发生,长此以往,朱标就患上了心病。

    尤其是胡惟庸案,他的恩师宋濂被牵扯进去,要不是朱标去求马皇后,他的恩师就要死在老朱的刀下。

    光是这一案,老朱就诛杀三万余人,这让心慈仁厚的朱标心里发生微妙变化,从此忌惮起他的父亲。

    担心有一天,老朱发起狠来,把他也嘎了。

    后来又爆发大大小小的矛盾,他被吓死是有可能的。

    古往今来,争夺皇权中,药死是常见的一种卑鄙手段。

    朱标在诸多皇子中,是最耀眼的一个,难免会遭人嫉妒。

    别以为那些被封王的弟弟们,在封地里就会安分守己,他们时常会窥视着皇位。

    毕竟能成为皇帝,就能坐拥天下,封地和天下比,孰轻孰重,在他们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十年后,亲王朱樉意图谋反,他是朱标的亲弟弟,老朱派朱标来调查他,朱标从秦中回来后,罗列了很多罪证。

    此举无疑把朱樉推上风浪尖口,让他因此越发记恨这个平时待人和善的兄长,直接买通太子府太监毒死朱标。

    最后是病死,这段《明史》中有记载。

    “比还,献陕西地图,遂病,病中上言经略见都事。明年四月丙子薨,帝恸哭。”

    很简短的一句话,至于里有什么疑云,后入不知,朱允熥更不知。

    这三种死因,他选择了病死来告诉老朱。

    老朱一听,大为诧异。

    “什么,咱的标儿去了一趟陕西就没了。”

    老朱记着这年,不管是不是真的,到了那年让朱标不去陕西应该就没事了。

    “孙儿,你说咱能活多少年?”

    这个问题,老朱很想知道,但又有些害怕,要是知道后,反而会寝食难安。

    “洪武三十一年,皇爷爷病逝,享年七十一岁,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明孝陵。”朱允熥道。

    他一边说着,一边小心观察着对方表情,当着皇帝面说薨逝时间,一不小心就会被嘎掉。

    别看他是皇孙,老朱要是发起狠来,他也要没命。

    毕竟只是皇次孙,没了他,还有朱允炆,不愁继承人问题。

    老朱算了下,在位不足三十一年。

    在古代能活一个甲子,就算是高龄了。

    比汉高祖、唐太宗活的要久。

    老朱多多少少不满意,那些大臣们口口声声喊着咱万岁,可咱活的岁数不到百年。

    接下来,老朱问了一句他最想知道的问题。

    就是咱这大明存在了多久。

    他想要的答案是千秋万代。

    就算是秦王汉武,何等的强盛,都无法做到。

    朱允熥满足了对方的好奇,这个他在日记上也有写。

    “大明国祚二百七十六年,李自成农民起义攻破帝都,崇祯帝自缢殉国。”

    一股凉风吹入亭内,让老朱不禁浑身一震,原本是想当个故事听听。

    他没想到一听就上头了。

    都是农民起义,何等的相似。

    “咱之所以起义,是因为日子过的太苦了,爹妈都饿死了,饭都吃不饱。”

    “那崇祯帝可是一名昏君?”在老朱看来这个崇祯帝是他的后代,如此的不堪,让他很没有颜面。

    一定是这个不争气的后代,横征暴敛,才把老百姓逼上绝路。

    最后走投无路选择自缢,这一点比起被当成俘虏百般羞辱的要好。

    当初要是他有一口饱饭,不至于走上起义道路。

    当然,那样的话,也没有这洪武盛世了。

    朱允熥赶忙说道:“崇祯帝可不是昏君,而是一代明君。”

    老朱就来了兴致,既然是一代明君,老百姓肯定丰衣足食,又怎么会被逼迫的走上绝路呢?

    “你说他是明君,为何会走上如此绝境?”

    “皇爷爷,这事跟您有关系。”朱允熥低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