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知否:快穿诸天影视 » 第六十九章状元及第

第六十九章状元及第

    再次深深一个跪拜,这才平静的继续说道“大人君前失仪,逼迫帝王。如今被人看破,就指手画脚,。臣进士及第,天子门生,大人又何必欲加之罪。”

    “你……你……”气的半晌说不出话来,官家在上首看的更是津津有味。自己这么多年都只有被大臣逼迫,气的要死的份。

    今日终于有人帮自己出了口恶气,找到了能治住他们这帮的人。

    “陛下并没有说过不立储君,大人为何这般着急?”静静地看着这个紫袍金带的一品大员,丑态百出,如市井泼妇一般气急败坏。

    盛长栒只是冷静锐利的看着他,耍嘴皮子也要做到有理有据,不屑的看着学着点吧,你还太嫩。

    “陛下明鉴,臣并没有谗言献媚与陛下。只是讲一个道理,遇大事要静,遇急事要缓,遇难事要变,遇烂事要远。此等大事不可着急,有道是:事急则变,事缓则圆。如此行事才能圆满,仓促而就,毁国之根本,谁能担此重责?各位臣公百年后,又有何面目去见我朝列祖列宗?”眼神犀利的看着那些个大臣,义正言辞挺直的胸膛让人哑口无言。

    列祖列宗都搬出来了,再说下去就是大逆不道了。不曾想这个小盛大人好生厉害,文章写得好也就算了,耍嘴皮子的功夫,满朝文武竟无人能及啊!

    目光扫过众人,最后恭敬地对着上首官家说道“更况且,此等行径,皆非我等纯臣所为。臣相信陛下,心中自有考量。为臣者,当尽心辅助陛下。做到严于律己,问心无愧。替陛下考校官员选拔人才的同时,也要帮陛下排忧解难。而非逼迫君王,动摇国本。陛下明鉴!”深深的一个头磕在地上,说的那叫一个大义凛然,声势赫奕。

    “说的好!说得好!说的太好了!盛小郎君最得朕心!”官家激动的竟然站了起来,连声称好,这些时日被这群大臣弄得不胜其烦。

    看着满朝文武被怼的哑口无言,官家似乎是找到了报仇的快感。一边喝彩,一边竟然再一次开口问道:“朕且再问你,邕王兖王二人你觉得谁可当大任?朝中关于立嫡立贤之争,一直喋喋不休,这你又有何见解?”

    只觉得头皮发麻,还没完没了了?看着上首兴奋的官家,不会是难为人上瘾了吧?在说下去,自己可就真的将满朝权贵大臣得罪完了。还有这说谁似乎都不合适吧?弄不好两边得罪,这还不是主要的。弄不好就被定上了标签,成了邕王或者兖王一党。

    深吸一口气,事已至此管不了许多了,继续恭敬的说道“臣认为立嫡也罢,立贤也好,重要的是未来储君的品行德性。不管是嫡是贤,若品行德性兼备。嫡子亦能让位让贤,贤能者亦能辅佐嫡子。心甘情愿的做一代贤王,成为国之栋梁,陛下之臂膀。而臣下不应无谓争执,结党营私,当持心公正做一个,为国为民的纯臣,为陛下排忧解难。以天下为己任,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说着再次叩首,这次深深一拜,长跪不起。

    “好!说的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说的太好了!小小年纪知礼明事,不错不错!朕花甲之年,我朝若能出一位六元及第的大才,也算是一段佳话。既如此各位臣公可还有何话要说?”扫视着众位臣下,大家都是相互对望,龙心大悦,此时此刻竟无一人在站出来反驳。

    盛长栒明白今日他们父子,怕是被官家当抢使了。陛下在殿试提及此事,就是要告诫众位臣公。前些天官家发脾气扣押大臣,今日借机将此事挑明,帝王心术啊。

    这个时候还有那个大臣敢直言进谏?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不为身家性命,也要为自己百年名声考虑啊。

    胁迫陛下,参与党派,列祖列宗的。这天大的帽子扣下来,清誉官声尽毁。

    大臣们相互看看,最终还是段候率先站了出来“陛下,盛长栒此子年纪虽小,但是才华有目共睹。大殿之上一番言辞,臣认为有理有据,深入人心。令微臣佩服,此子当为状元,陛下圣明!”

    段候都站出来了,他的好几个学生同僚也都跟着站了出来,纷纷附和。

    最后韩大相公也站了出来“陛下,盛小郎君所言确实有些道理。其才华确实有目共睹,点为新科状元臣无异议?但是国本之事兹事体大,臣望陛下三思而后行。希望陛下可以尽早打算,让国本归正,天下臣民安心。毕竟臣与陛下一般,岁月不饶人啊!”这话也就只有韩大相公敢说了

    “盛小郎君让臣看到了我朝的未来,陛下!六元及第,状元之才实至名归啊!”

    听着大家的附和,刚刚那个死磕的一品大员还想说什么,但终究是被同僚拉住没有继续。

    “如此甚好!”官家大笔一挥,钦点了盛长栒的新科状元。

    之后大殿恢复如初,继续殿试。

    陛下又考校了其他学子一番,确定了榜眼、探花。

    “嘉佑六年,壬寅科新科状元盛长栒,赐进士及第。”内侍高声唱名,一层一层传了出去。声浪再次响起,享誉四海,好叫外面的人都知道。这也是一种仪式,有道是寒窗苦读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便是此理。

    “朕今日甚是开怀,有生之年我朝能出一个六元及第的状元。盛卿上前,朕观你文采斐然,字写的也好,才思敏捷。策论奏对也都是数一数二的,朕甚是喜欢。如此便留用朕之左右,封你从五品枢密院都承旨吧。”官家兴致勃勃,竟然直接殿前授官了。要知道正常登科后,进士们还要经过吏部考核,才能被正式授官。一般来说前三甲却有特权,可以跳过吏部考核,直接授官。但一般都是七品或者从六品做起,好点的入翰林院,差一些的则是会被外放。

    官家此言一出,众臣面面相觑,盛肱更是一惊。从五品?没听错吧?自己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也就从五品。自己儿子年纪轻轻,一入仕就是从五品?还随奉官家左右?这是多少人羡慕都羡慕不来的呀,盛家祖坟怕是真是冒青烟了。列祖列宗保佑!保佑啊!盛肱心中暗自激动。

    “陛下!臣觉得不妥,新科状元多委任从六品翰林院修撰,或是正七品地方通判。陛下从五品承旨有违祖制,万万不可。”刚刚那个忍住没有继续上奏的大臣,这会子终于是忍不住了,站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