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洪荒易 » 第七十二章 玉髓

第七十二章 玉髓

    大鹏目中血芒连闪,考虑了一下,抓起最小一块,直接吞入腹中。只片刻,一股暖流缓缓自下丹田升腾而起,暖流缓缓涨大,愈来愈大,不过片刻,已如大江奔涌,涛涛之势冲刷元神、识海。

    识海中无量煞气与这玉色暖流相互对撞,溅起滔天风浪,那暖流似对一切非大鹏本源之物质皆有极强排斥之力。只僵持片刻,便将煞气不断驱逐出大鹏识海,而元神之上煞气,凶戾之色也在被不断消融。识海、元神尽呈半透明玉色,纯粹而澄净,无垢亦无暇。而在大鹏身躯之中、丹田之内同样的状况正在一幕幕上演。

    一缕缕黑色煞气,红色的血气,杂乱的规则之力不断自大鹏身体上散溢而出,如烟似雾,黑气腾腾,将大鹏周身百余里范围尽数覆盖。良久,黑雾尽数散去,大鹏再度呈现出来,身躯晶莹剔透,宝相莹莹,便连炽烈的金色也淡了几分。许久,大鹏猛然睁眼,“铮”的一声,两道玉金色光芒一闪而没,那目光中带着几分淡漠,几分冷酷,还有几分茫然,又过几刻,那目光渐渐聚焦。

    “嘘”,大鹏长长呼出一口气,那气流呈浑浊的玉色,而就在大鹏睁眼之时,大鹏体内所排斥的规则之力、血煞之气隐隐消散,却是有被天地吸收之相。此刻,洪荒尚在自我完善之中,所缺乏的正是这海量的规则之力、本源之力。

    与此同时,丝丝缕缕气运浮现,融入大鹏身躯,又有点点金色功德自天而降,同样亦融入大鹏体内。这很明显展现了天地对于魔神与蛮兽的态度,它们复活毁灭洪荒,是因为盘古的因果,但天地虽为盘古所开,却非是盘古,对于魔神与蛮兽,自然是杀之而后快。大鹏一路斩杀蛮兽,自然是有奖励的,不过,却是由大道代发,再加上大鹏并非蛮兽那般有进无出。虽吞噬了大量血肉,却将其中大部分规则与本源都返还给了天地,这既有利于引导天地秩序,又有利于天地成长,是以这些年颇是得了不少圣德与功德,虽只是一丝一缕,量不大,却源源不绝。

    大鹏此刻体内五德之气,别的不说,单单圣德、气运之力便是普通地仙万倍以上,这才是大鹏屡次逢凶化吉,伤而不死的重要原因。同样,因为气运之力暴涨,大鹏对那一直召唤自己的感应更加清晰了,大鹏隐隐觉得那是大机缘,大福缘,同样又是大恐怖、大危机,这感觉比之以前清晰了不少,却仍旧模糊不清。但大鹏有种感觉,随自身气运之力不断上涨,那恐怖、危机之感正在缓缓削弱,此正是气运最为强大的作用之一,遇难而呈祥,逢凶则化吉。当然,这只是气运的附带作用,在这方面最为强大的还是福德,大鹏此刻福德也是不少,却远不能和圣德相提并论。

    不过,大鹏仍旧强自按捺那种强烈的冲动,将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自身体内,开始详细观察变化。这已不是大鹏第一次服用玉髓,每一次服用,对大鹏而言,都相当于一次轮回,非生即死的轮回。玉髓此物,排斥一切非大鹏本源之物,灵魂算不算本源?自然算的,可灵魂上附带的记忆却就不一定是了,是故,服用玉髓有不小概率失去一切记忆,或者说是灵性,当这身躯和灵魂再度产生意识时,金翅大鹏依旧是金翅大鹏,却不一定是今日之大鹏了。但只要能熬过去,却也是有极大好处的,可以消除杂念,澄澈记忆,使人进入更佳的修行状态。

    除此之外,尚还有另一桩风险,各种杂乱本源被强行排出体外时,便连大鹏本身的阴阳本源,也会被排斥,盖因万事万物本源都不可能百分百纯粹,比如阴阳,生死是阴阳,乾坤亦是阴阳,天地还是阴阳,可不论生死也好,乾坤也罢,领悟到其中的阴阳至理,那便是阴阳。若领悟到与阴阳无关之处,那对大鹏而言,便是杂质。而修仙之路,其本身就是那万物、万道入己道的过程。假如有一天,当大鹏看天地是阴阳,观生死是阴阳,水火为阴阳,一草一木皆是阴阳时,那便是万物为一,万道阴阳,彼时便是大鹏成就混元之时。

    所谓混元,为始,为一,为恒,到了这一境界,便算是修道的开始了,本身为阴阳,下一步便是阴阳化万物,阴阳为万道,阴阳是时空,阴阳是天地,那是混元之后的境界,对现在的大鹏而言,太过遥远。而他现在所求的乃是万物、万道为阴阳,也即是看山是山的境界,但在这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他对阴阳的理解,掺入了生死、乾坤等大道规则,那些对现在的大鹏而言,便是剧毒。天长日久下来,必有大害,或会形成瓶颈,牢牢卡住境界,使得大棚再也不得突破。而玉髓就有净化己道的作用,但这过程其实风险也是极大,一个不慎,道心失衡,便有可能导致道基受损,至此终生不得进。

    终上所述,服用玉髓,风险极大,但大鹏还是毫无畏惧做了。玉髓此物,天地奇珍,亦是天地大毒,其之功效源于道,亦源于冥冥中的自身潜意识,也即是道心。服用玉髓的过程,其实就是以己心度天心的过程,是意志与道心的磨砺。面对玉蟾那要命一击,大鹏都能强自忍耐,不催发五德之力保护神魂,为的就是体验生与死之间的刹那交锋,以坚定道心巩固道行,唯我阴阳,更遑论服用玉髓这小小的风险。

    大鹏欲证混元,当历万劫而出,有付出方能有所回报,这是大道定数。若要证混元,这一路所经风险何止千千万万,刻下所经历这些,算不得什么。便如玉蟾之战,大鹏特意置之死地而后生,向死而生,虽非真正经历死亡,却让他在生死间走了一遭,对生死阴阳有了更深的领悟,道心、道行无不更加凝聚。至于引煞气、凶气入体,那更是为了激发深层次的本性,惟其如此,方见本真,返本而归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