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重生:我在五代打造地球村 » 第3章 再次八百里加急

第3章 再次八百里加急

    不一时,礼部尚书汪琪迈着规规矩矩的步子走了进来,稳稳当当的磕头行礼后,禀到:“陛下,臣接到口谕后,知道兹事体大,未跟任何人商议,单独制定了迎接秦王殿下回京的方案,请陛下过目!”

    直起身来一边把折子递给大太监朱骆,一边继续汇报道:“臣主要从规制、人员和路线三方面考虑。”

    “首先是规制,秦王殿下本是郡王,但臣窃以为本次殿下立下不世之功,故建议提升一级,按亲王规制办理,俯请陛下明发诏书,届时一并送达前线大营!”

    “嗯,朕本也计划要给定雄加封亲王,你能提前考虑到,思虑的还算周全。”

    “其次是人员,各类正常应配的人员都好说,只是有两个难处:一是秦王殿下自开府建衙以来,一直都在边境军中,虽然也娶了侧妃,但并无生养,所以前往扶灵的人,臣建议由太子殿下的长子前往,以示尊崇。”

    “再一个是秦王殿下于前线薨亡,几万大军的节制,也需委派专员接手,臣对军方不熟悉,故此仅是留空,还需陛下圣裁。”

    说完这句,汪琪的眼睛瞟了一眼左前方站着的兵部尚书陈全,意思很明白:“这事兵部责无旁贷,陈大人应该提前已经想好了吧。”不动声色的给陈全卖了个好。

    果然,燕帝这时已经把脸转向了陈全那里。

    可陈全刚要抬臂合手给燕帝提出自己的意见,旁边的太子却抢先一步抬手躬身说道:“父皇!汪大人的安排,儿臣有不同意见!”

    陈全见状,赶忙停了下一步动作;燕帝也转过来说道:“哦?哪里不对?你说说看。”

    “父皇,儿臣以为,定雄确实立下不世之功,而且现在人都不在了,以后再想封赏也不可得。所以既然要给予尊崇,不防直接给最大的!也别让我那长子过去了,让我的二儿子过去吧,他是嫡子、身份更高,今年也已八岁,也该锻炼锻炼了!”

    这句话算是每个字都说到了燕帝的心坎上,这秦王如果没死的话,功劳在他眼里还不算太大,但这下为国捐躯了,那在他心里,真的是怎么封赏都不过分。

    再者,燕帝自己本就坚持立嫡立长,认为这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现在太子也表现出刻意让嫡子露脸的机会,那跟他的思路那是一脉相承,自然很是受用。

    果然,只见燕帝微微颔首,应道:“嗯,你说的很好!无论于公于私,还是对眼下或长远,都更周全!”

    太子应是早有预见,当下更进一步说道:“父皇,对于接管前线几万兵丁的人选,儿臣知道一人,应该最为合适!”

    “唔?朕记得你这么多年来对军中的事务,并不如何熟悉啊,说来听听。”

    “是!父皇,儿臣所荐之人,您也熟悉,就是安国公府的世子——独孤庆!”

    此话一出,旁边的兵部尚书陈全反应极快,立马把还没放下的胳膊又抬了起来,两手一合躬身道:“臣,附议!”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个独孤庆,虽算不上首选,但也是能排的上号的优选了。

    这独孤庆不是旁人,而是皇后的亲弟弟,是燕帝的正牌小舅子、太子的亲舅舅、那是近亲;只因国丈还在世,所以他还是个世子,哪天国丈一蹬腿,他就直接承袭了这安国公了;这边境大军,当然还是在自己亲人手里更踏实些。

    再者,这独孤世家,几百年来都是大族,更是那种能左右皇权归属的大族,族内文臣武将济济,但凡成年的,都在军旅和朝堂历练过。

    这独孤庆虽然在战场上建树并不多,但也作为中军参赞,参加过几次大规模战役的,所以论资历,也足以拿的出手!

    要说不合适的地方,就是本次在南梁边境拼杀的大军,大约一半都是秦王从陇右带来的,这秦王薨了,接管的人最好是陇右李家。

    当然,怎样是最好,还是要从不同人的角度看。

    燕帝闭目思索了一下,缓缓点头道:“嗯,小庆可以,就定他吧!”

    这边礼部尚书看前两件事都说定了,就接着汇报:

    “陛下,这第三件事,路线。臣考虑大战刚过,南梁也是抱定了打输了就立刻议和的章程,这样的节骨眼上,秦王殿下的事情还是以保密为先!待得议和之事尘埃落定,边境关防也都安置万全了,再放开消息为好。”

    “目前南梁的议和使节是沿着官道往我京城而来,那我们前去扶灵的队伍,就得绕一下避开他们。所以,臣计划让扶灵队伍出京后直接向西,到达西山后一路沿太行山脚南下,到了卫水大营一线,再折向东方进大营,归途也还按这条路线原路返回。”

    “这样,既避免了与南梁的使团撞上,让对方产生怀疑;同时太行山脚一线,人烟稀少,也更利于封闭消息。”

    这路线的事,与前两件相比,就没什么分量了,燕帝几乎没等汪琪说完,就挥了挥手说道:

    “行了,就按刚刚议定的执行吧!朕这心里不舒服,没其他什么事,你们就跪安吧!”

    ......

    当日傍晚,前去扶灵的队伍已经把所需物事全部准备停当,各类人员也在礼部尚书汪琪的亲自监督下,把所有程序演练精熟,就要出发前往卫水大营。

    汪琪站在台阶上,做最后的交代:“你们这些人,都是经过专门挑选的,我再给你们强调一下,这次扶灵的任务,除了程序不能有丝毫错误外,最最重要的,就是保密!”

    “如果等你们返回京城时,并未发生消息泄露,那就都是大功一件;但如果半路上消息被走漏了,不用我多说,你们也知道后果!”

    “事不宜迟,你们这就出发吧!”

    阶下的扶灵队伍得令,刚转过身要出门,这时门外却传来一阵急迫的马蹄声和一阵嘈杂。

    紧接着,就看到太子府的管事刘能,行色匆匆的走了进来,隔着老远就对着汪琪抱拳行礼,口中喊道:

    “汪大人!哎呀!汪大人,太子妃突然重病,太子着我过来先把小皇子带回去,等太子妃的病情一稳定,就立刻再送过来,您老担待则个!”

    汪琪一听,满腹狐疑,紧皱眉头也想不出来发生了什么变故,口中习惯性的应道:“这…..,刘总管,出发的时间点,都是算好的吉时,若是一耽搁……”

    说话间,刘能已经走到近前,伸手拽住了汪琪的手和袖口,就往屋里引。

    汪琪本能的要挣开,却发觉被刘能握着的手里多了一张纸,凭多年的手感,不像是密信,而是一张银票,当下也不敢拉扯,随势跟着刘能进了身后屋子。

    刘能手拉着汪琪往里走,口中也没停:“哎呀!我的汪大人啊,有道是儿行千里母耽忧,我们家这皇太孙,长这么大还从未离开过京城,太子殿下只是想着他跟秦王兄弟情深,可太子妃那里,知道后当时就茶饭不思,这不,方才竟然直接就晕倒了!”

    “这次的任务,虽说是大事,但凡事不也得分个轻重缓急嘛,太子妃这边要是真出个好歹,咱们这些做奴才的,可落不了好!”

    “所以啊,汪大人一定要多多担待!多多担待!”

    汪琪这会儿大脑高速运转,他知道事情的结果已不能改变,后边就是怎么给皇帝解释了,于是直接问道:

    “有道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太子妃这病,只怕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好的,皇太孙自然不便远离。只不知太子殿下,是考虑让皇长孙代替,还是…?还有,陛下那边…?”

    刘能见汪琪上道了,立马接话道:“哎呀,要不说都赶一块儿了,上午宫里定了由皇太孙去,皇长孙知道后生气了,竟然直接就打马离了京城!皇长孙的那脾气,汪大人您也知道…”

    “当然,陛下那边,大人您也放心,太子殿下已经换好了朝服,我这一回去,他就进宫去面奏陛下了!”

    话说到这份上,说明无论是皇太孙还是皇长孙,都不会去了!

    汪琪知道,这个“变故”,已经超出了自己的想象和处理范围,只得对着刘能点了点头。

    待刘能带着皇太孙离开,汪琪也偷偷打开了手里的纸片,果然是张银票,只是金额吓得他一哆嗦,竟然是两千两!

    要知道燕帝对贪腐事件及其严苛,大臣收受贿赂超过白银二百两,就会被发配边疆,所以官员中私下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礼尚往来最多二百两。

    如果确实帮了大忙要超额表示,也还是银票二百两,额外的心意,都用古玩字画那些,那能扯皮,说一两银子不值,也就是嘴皮子一碰的事。

    现在太子竟然让送来两千两,这应该是来不及了!

    罢了!明天让家里婆姨,以给太子妃探病问安为由,原封不动送回去吧!我还是也抓紧去宫门外候着,说不定太子面过圣,我紧跟着就会被陛下宣召呢。

    想到这里,汪琪仔细的把银票塞进袖口,扭身出门,喊了骄子,向皇宫而去。

    ……

    卫水大营,中军帐内,秦王裴定雄已经完全醒了过来,其实真正的裴定雄已经死了,醒过来的应该是现代社会的苦逼青年裴雄。

    军医确认他“复活”之后,又观察了半个多时辰,全都认定他不会“死去”后,才又共同联名写了新的奏报,再次给京城送去了八百里加急。

    按距离算,最多夜里辰时,皇帝陛下就会收到这“秦王死而复生”的消息了。

    裴雄第二次醒来,已经确定自己是在古代重生了,并且很快知道自己这新躯壳重伤、失血严重。

    所以他也顾不上先确认自己的身份了,眼看着这么一大帮人围着自己,说明自己的身份肯定不低。

    在搞明白眼前这一群书生模样的人,都是医生后,勉力提气说道:“水……红糖水!”

    他的大学没白念,记得当时看一本杂书上写的有,红糖含铁,对失血有缓解作用,所以很多女生来了月经,就会喝点红糖水。

    而红糖在汉代就有了,大面积推广是在唐代,他们叫自己“秦王”,历史上叫“秦王“的,他只知道有李世民,那现在肯定是有红糖了!

    果然,这帮医生虽并不知道红糖水有温补血亏的功效,但红糖是有的,很快,就有人端了现调的红糖水过来,慢慢的喂他喝了。

    过了一会儿,头晕稍解,裴雄环视一周,看到了两眼熬得血红的罗猛,看着他的形象,再结合自己的猜测,当即问道:“你是?程咬金?!”

    罗猛一听,心说秦王你是伤重迷糊了吧,急切的叫道:“殿下,我是罗猛啊!咱俩从科尔沁草原一起征战,又在西凉同一口锅里吃了三年饭,你忘了谁也不能忘了我啊!”

    “还有,什么程咬金?程咬金死了没三百年,也有二百多年了吧!殿下,你咋把我看成他了?!”

    裴雄一听,失口又问了一句不该问的话:“这不是隋末?那今年是哪一年?”

    旁边端着第二碗红糖水候着的军医听他问的奇怪,插口应道:“殿下,今年是咱们燕国大正三十三年啊,您怎么把这都忘了?难道您像书中记载的那样,真的魂魄离体了那么久,然后又回来了?”

    “殿下!那您还记得死去的那段时间,都看到什么?那边…,到底是什么样的?”

    这名军医明显是研究医学入痴了,竟然瞬间想到的,是把握这不可多得、了解涉死体验的机会!

    旁边的罗猛当即就低声喝道:“放肆!”

    虽然他也挺好奇的,但这话问普通兵丁可以,怎么能问身为皇族的秦王呢!

    那名军医也立刻低眉俯首,口中忙不迭的低声说道:“臣失言!殿下恕罪!殿下恕罪!”

    裴雄被“燕国”“大正”这些名词搞迷糊了,心说既然程咬金已经死了几百年,那按“唐宋元明清”排序,难道现在是宋朝?

    可宋朝哪来的燕国?哦!对了!会不会是金庸老爷子的天龙八部里,说的那个燕国?!

    这样的话,我现在难道姓慕容?天龙八部里的慕容博、慕容复都是我的子孙?

    不对!天龙八部是小说,那里边的东西怎么能当真!

    哎!哪能想到自己会跨越千年重生啊,要是早知道,说什么也不天天看小说,死也要把历史透透的学习一下!

    想到这里,心说算了,现在后悔也不顶用了,既来之则安之吧!

    先把伤病养好,这世界的情况,还有自己的过往,总能慢慢搞清楚的。

    心里做了决定后,他就缓缓的闭上了眼,嘴里模仿着古装剧里的情形,高深莫测的回了句:“无防,死了就是死了,那边…什么也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