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野生科幻故事集 » 耕种者、田园与荒芜

耕种者、田园与荒芜

    (在周而复始的耕作中,耕种者享受着等待的时光)

    耕种者又一次回到一片荒芜的田园之中,这样的结局它之前已经见过很多次,在这之前的每一次耕种,无论田园里诞生的物种有多奇妙,种类有多丰富,最终都无力维持秩序,只会陷入混乱然后归于热寂,形成一片荒芜的田园。

    这似乎是田园不可逆转的唯一结局,但耕种者乐此不疲地重复耕种,即便它收获的只有荒芜,但它依然选择回到荒芜的田园,耕种。

    它像之前一样先竖起篱笆划定边界,然后收拢属于它的田园里的残余铁块,将这些致密的铁块一一蒸发成光,均匀地洒向田园。这是一项非常精细的工作,需要它用引力小心地操作。

    事实上它并不需要浪费时间与能量去处理这些残余铁块,因为随着新一轮耕种,这些残余铁块会被种子迸发时的能量打碎并洒向田园。

    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没有被蒸发成光的铁块只会被打碎成微小的粒子洒向田园,由于粒子比光更容易凝结成团,因此几乎在种子迸发后的瞬间,存在过铁块的地方就会出现一团云雾,这会让田园里有更大概率更早诞生物种。

    或许有其他耕种者会选择如此简单的耕种方式,但这片田园的耕种者显然不太想如此,它宁愿多花费一些时间,将所有铁块蒸发成光,这样就能让种子迸发时不会太早出现云雾,也不会太早诞生物种。

    “过早诞生物种的田园会过早进入荒芜。”

    这句话是没有任何公式可以解释的经验之谈,经验多到已经在无数耕种者的田园中得到了无数轮的验证,然而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耕种者可以总结出能够用来解释这句话的公式。它也是如此,所以尽管它不断收获着荒芜,但它也在努力避免着荒芜。

    到这里它只完成了第一步,开垦,让田园里只有光。

    第二步是耕耘。它需要翻开隐藏在光背后的黑暗土地,把光和黑暗细细地调和在一起,形成种子的温床,这样才能够让种子在黑暗的土地中汲取光和能量。

    这一步它非常熟悉,熟悉到不需要刻意去做,只是凭着引力的流淌就能完成这项工作。虽然时间会很久,但它最不在乎的就是时间,毕竟田园从耕种到荒芜的每一轮演生都将需要更久的时间。

    在田园的演生的过程中,为了避免耕种者对演生的影响,它需要避免踏足田园,只能以观察者身份来观察田园的演生。在这段被称之为观察者时间的长久等待里,它将休息很久很久很久,直到收获荒芜。

    也会有耕种者按捺不住,选择在一片田园演生的过程中去开垦另一片田园,以此来打发无聊的观察者时间。但它没有,它享受耕种的时间,也享受观察者时间,它认为,“享受时间或许才是时间存在的证明。”

    第三步是最重要的一步,也是耕种的最后一步,种植。

    种子来源于黑暗土地的深处,耕种者能很轻易地在流淌的引力中发现包裹着种子的坚固外壳。

    即使是作为耕种者的它,也无法理解种子如何在黑暗中出现,就像它同样无法理解,为什么荒芜是田园不可逆转的唯一结局。

    它曾经猜测,或许是光与黑暗土地之间发生了某种奇妙的结合,因此诞生了包裹着一层能够被引力轻易识别外壳的种子。它也尝试过砸开种子的外壳,想触摸真正的种子,但它失败了。种子的外壳无法在引力的作用下裂开,哪怕时间再久也不行,而它只有引力。

    让种子的外壳裂开只有一种办法,就是将种子散播在光和黑暗调和的温床中。适宜的条件能让种子从内部将外壳转化为能量,等种子积蓄的能量达到奇点时,外壳也将足够脆弱,种子就会从内部将坚固的外壳炸裂,迸发出强大的能量,然后像一个个膨胀的球体,迅速在田园的黑暗土地中生长。

    当无数的种子在田园中迸发后,田园将进入新一轮的演生,耕种者将开始享受属于它的观察者时间。在观察者时间里,田园将会诞生许多奇妙的物种,有些只有一瞬间,有些将存在很长时间,甚至有些将触及到田园的荒芜结局。

    但无一例外,无论田园里诞生的物种有多奇妙,种类有多丰富,最终都无力维持秩序,只会陷入混乱然后归于热寂,最终形成一片荒芜的田园。而耕种者则会在很久很久很久的等待中,等候收获新一轮的荒芜。

    这似乎是田园不可逆转的唯一结局,但耕种者乐此不疲地重复耕种,即便它收获的只有荒芜,但它依然选择回到荒芜的田园,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