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量子江湖 » 第14章:破败之路

第14章:破败之路

    果然,那赶车的兵士接着说道:“说实话,我们指挥使大人也是没有办法,虽然我们隶属于御林军,待遇比其它军营要好得多,装备也都是一流的,说起战斗力,绝不含糊,但就是没有生活物资啊,比如天冷了,这棉被谁给买?军响是发到个人手中的,少了谁的不行,如果你让大家再拿出钱来统一采购棉被,那就不太可能了,拿在手中的钱谁也不愿再掏出来,没有棉被,那只能伸手向上面要,我们指挥使也只好向兵部后勤要了,否则闹起兵变来,这个责任谁都负不起,不是吗?”

    吴诺看了眼赵明道,明白年轻兵士这番话肯定是童大海教他说的,说得似乎很有道理,但仔细分析,不过是个借口,隶属御林军,自然把自己也看得高人一等了,故意给兵部施加压力而已。

    换而言之,就是被惯坏了。

    吴诺暗自叹了口气,心道,因为顾先生的那道密折就生出这么一个兽营来,不知是福还是祸。这群人虽然名义上隶属御林军,但常年在外,显然没有京城中的御林军忠心,但他们却拥有甚至比御林军还要先进的武器。寒山离京城并不远,兽营一旦发生兵变,作起乱来,恐怕京城的兵加一起也很难抵挡。

    这哪里是建兵营防止异兽进犯京城,分明是在京城附近养了一只异兽!

    吴诺心中郁闷,更觉得大明的江山处处危机。他掀开车帘向外望去,天色越来越暗,远处,一片荒凉。

    十年前,正值万历四十四年,天降大灾,瘟疫盛行,仅京城就有数万人死于此病,也是从那时开始,天空总是阴霾不断,难得见到几个晴天,让人一直感觉夜比昼长,民间有这种说法,说是瘟神做法,天空才会有如此现象。

    后来,百姓们称这次大灾难为万历之霾,说的是天象与瘟疫之事,但恐怕也是另有所指。

    十年过去了,虽然瘟疫早已不再流行,但天空却还是没有什么起色,万历之霾的尘埃还是没有完全落净,依旧难见阳光。恰在此时,大爆炸就发生了,爆炸掀起的尘烟将京城的天空完全遮住了,一连七日,天地间仿佛被罩了起来一般,随着一日的强雨,被罩着的天空终于变得清晰了起来,但也只是亮了一点,却还是摆脱不了那万历之霾的天象。

    前后两件事间距不多不少,正是十年,难道冥冥中真有一种可怕的力量在摧毁着大明的江山吗?先贤顾宪成所递交的那份密折到底写的是什么呢?

    吴诺岁数不大,但心系江山,见过童大海,此时更是心潮澎湃,感到无尽的悲凉。

    此时,太阳虽然没有完全落山,但外面已经完全是暮色来临的景象了。

    从军营返回京城,少说也有两三个时辰的路程。

    这一路都是荒路,少有人烟,两旁高低不平的山峦起伏着,放眼望去,没有冬天里松柏的苍翠,更没有荒草的枯黄,只有光秃秃大小不等的岩石。据说这一带曾是重要的采石场,尤其盛产适合建房铺路的大青石,当年有许多工人都在此劳作,后来因为内忧外患,商贾南迁,京城中呈现出一片破败之像,再也没有人要修房,更没有人要铺路,所以采矿业也就完全停滞了下来,但这片山谷中还到处都残存着当年采石业发达时留下来的滑道角架等物。

    大爆炸之后,皇上拨了救灾的款项,本以为可以带动采石业重新崛起,后来证实那不过是一厢情愿,杯水车薪,只有小部分矿地重新开张,能够找到活儿的采石匠少之又少,后来又传说朝廷克扣工钱,于是干活的人便更少了。

    据说前几天采矿的工人闹事,工部派人把领头的人杀了,结果工部的一个官员紧接着便被人刺杀了,这一下,那个小型的采石场也关闭了,刑部与五城兵马司正在采石的矿工中寻找杀人凶手,也不知结果如何。

    又行驶了一个多时辰,暮色中最后的一点光亮还在做着垂死的挣扎,土路的两旁开始有了房舍,很破败,星星散落着,能够看到一些百姓,懒散地在自家门前无所事事地徘徊着。

    前方就是京城了,灯光已经亮了起来,即便发生了大爆炸,京城也永远是灯火通明,即便商贾南迁,衰败之像尽显无疑,也总有人醉生梦死,在快乐地唱着大明的挽歌。

    荒道终于变成了甬路,吴诺与赵明道也终于不用再忍受那种颠簸之苦了,这时,两个人才觉得自己真正地离开了军营,仿佛做了一场梦一般。

    夜已完全黑了下来,再向前走,马车却突然停了下来,仔细看时,只见前方有许多身穿袍衫的年轻人,从头上的装饰来看,大概是一群秀才,还有就是学堂里还未取得功名的年轻学员。

    吴诺与赵明道都是吃了一惊,他们知道,这是遇到请愿的队伍了。

    去年,东林党的六君子被害,激起全国读书人的愤慨,各地的秀才,还有学堂里的学员们都组织起请愿的队伍,递请愿书给地方政要,这种局面如星星之火一般,一时间举国同忾,气势相当强劲。

    起初,请愿书中一般会写着要求严惩魏忠贤,清除阉党,平反东林党六君子,恢复他们的名誉等等,因此也招来了魏忠贤与阉党的迫害,在他们的授意下,各地都发生了血腥的镇压行动,枉死了一大批读书人,请愿这一举动也被生生地压制住了。

    后来,这些读书人也学乖了,请愿书中只要求重审六君子案,不再提及九千岁与阉党,魏忠贤也知道杀孽太多不好收场,于是便睁只眼闭只眼了,于是,这种请愿的举动又稍微有了起势。

    不过在京城以外的地方,请愿行为依旧会受到严厉镇压,地方官为了讨好九千岁,往往变本加利,这也是难免,倒是京城,请愿行动常常有兵丁维护秩序,偶尔地也会有些小冲突,也会有流血事件发生,却绝不会死人。

    大爆炸后,这种请愿的活动少了些,但不知为何,请愿的读书人与官兵之间的冲突却有些升级,当然,最终都是官兵将请愿人驱散或打伤。出事之后,有些人会莫名其妙地失踪几天,回来时都变得沉默寡言,什么都不愿说,也都不愿再与人打交道。据说,这些人是进了一个叫天雷军机处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