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山里走出来的枭龙 » 第四十五章钢铁熔炼成功

第四十五章钢铁熔炼成功

    岩堡村进入一片忙碌,砖瓦窑、水泥窑、石灰窑已经全部进入正轨。施工队也在各个工地忙的热火朝天。

    于焕南还抽出一口窑子安排二叔于啸云和老丈人王世顺负责试验炼制玻璃,于焕南对于玻璃制造也几乎是一无所知,只能告诉他们,只要不是重金属矿石都可以拿来敲碎了混在一起试炼,比如沙子,马牙石,石英石等一些重量较轻的石头。能不能试验出来只能看运气了!

    黄鼠狼和李清华姐弟带来的四五十个各行各业的老师傅,根据各自专业都分配到各领域做领班或技术指导。

    泥瓦匠,木匠,铁匠,榨油师傅,酿酒师傅等等甚至还有两个郎中都已得到妥善安置,有的直接就上工,外面来的铁匠与铁叔也在为马上建好的炼铁房做准备。

    那位火药师于焕南也安排了两个村里机灵的堂弟当助手继续研究火药制作。

    酿酒师傅被安排去试验制作各种酒曲,一边利用少量粮食酿酒以供村里所需和供应麻山城王彪的酒楼客栈。于焕南让木匠按自己前世记忆给酿酒师傅做了几套先进的木质蒸馏器。并与他们一起酿出了更香醇更浓烈的高度酒。李清华和虞毛毛闻到酒香更是不顾忌形象连口水都流了出来!

    又过了几天,住宿用房和炼铁厂终于先后完工。外来工人也都搬去住进了新房。

    住宿房建的是排房,中间隔成了一个个小房间,小房间又隔成一个卧室和一个小客厅里面带洗手间。

    下水道全部相连,引向远处,于焕南准备以后建个大型沼气池,把养殖场和人的排泄物集中到一起,产生的沼气可以用来炼铁厂的照明或是以后酿酒厂的燃料。

    住宿房夫妻二个人住着刚好。每个房间一个月十文钱规定住两个人,不是夫妻的自行组队。

    只要在岩堡村干到四十五岁就可以免费领取一套更好的属于自己的房子。一家人在岩堡村做工的人数越多到时候领到的房子就越大,来上工就已经超过三十五岁的得再干十年才能领新房。

    王家沟和从麻山招来的工人看着亮亮堂堂的新住房个个激动兴奋,纷纷感叹没想到这辈子能住这么好的房子,以后一定好好干,就在这里住一辈子再也不想回到以前那又破又黑的茅草屋了!

    就连岩堡村的人都眼红!但于焕南也放出话来,岩堡村的只要再干五年就能按照人口领新房,现在就想住新房的等下一批住房建好同样每个月十文钱就能搬进新房。想要自己盖或已经盖好了的再干五年就免掉砖瓦和水泥的费用!

    下一批住房和厂房也已经划地开工,将有部分钢筋混凝土楼房同时试建,还要建学堂,在岩堡村上工的只要家里有小孩不论男孩女孩都要免费进学堂念书。

    在外来工人住进新房两天后,王家沟得到这个消息又来了一批一百多人的队伍。王世顺的妻子王氏也带着两个儿子发财发富跟来。有吃有住还是自己女婿她才不信于焕南会不接收他们。

    王氏被安排到新食堂帮忙,新来的大部分安排进炼铁厂。一部分补充到其他岗位!因为王家沟来的青壮有好些也加入到了捕鱼队和狩猎队,王大牛就加入了柳启松的捕鱼队,王二牛也进了于志才的狩猎队。这两个队伍工钱要高一点,将来还有机会进入保安队那才是他们的最终目标。

    岩堡村的捕鱼队增加到了七十多人。已经分队分组开始捕鱼,轮流出工轮流与狩猎队一起训练。安排木工带着一些学徒也在为捕鱼队建造船只。

    狩猎队的男队员增加到了近百人,算上之前选择去麻山城帮忙被于焕南直接提拔为保安队的一起就是一百六十多人了。程慧的女狩猎队也有五十多人。训练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二丫和三囡也时常出现在女狩猎队的训练场,虞毛毛已经在传授她们修炼功法!

    有时候闲不住虞毛毛还会去训练场给正在训练的男女狩队伍指点一下。

    自从于焕南让于志才着手训练狩猎队并准备组建保安队起,于志才就开始带人训练了,过年期间都没有停下!现在的安排是每天四支队伍进山狩猎,三支男队加一支女队一起进山,剩下的全天投入训练,进山与训练轮流进行。

    捕鱼队和狩猎队每日所获优先供应村里的需求,其余的才送到麻山县城卖给王彪的酒楼和客栈。

    于焕南还让老娘组织村里上了年纪的妇人继续鱼网的编制,还把岩堡村和王家沟村所有的纺织机集中到四合院,另外又让木工新做了一批纺机织机,就在四合院开起了简单的纺织作坊。因此王家沟后面又来了一大批人。作为前世在南方边疆农村少数民族家庭长大的于焕南来说!从小就见过村里老一辈人自己纺线,自己织布,自己缝制衣服。少数民族的衣服还是挺漂亮!所以于焕南对于纺织机的构造也算是了解,木工新做的这批纺织机经过于焕南的一些改进,纺出来的线和织出来的布都比旧纺织机更快更均匀漂亮。

    现在在岩堡村做工的工人已经有一千多人了,包括村里一些老人和半大孩子。他们都去帮忙,一些轻松又不需要太大力气的计件活像递砖,码砖,挖泥,浇水,釆沙运沙等等他们都抢着干。

    上到六七十岁的老人,下到七八岁的小孩,为了能为家里挣到几文钱每天都到各个窑子、工地作坊帮忙。

    自从食堂开起来,就已经对岩堡村村民全部开放。只要不浪费和往自己家里带,岩堡村所有村民和在岩堡村做工的外来人员,到了开饭时间都可以来饭堂吃饭。

    人多也是一大笔开销,还好不需要购买什么材料,只付人工费和伙食费,即使这样一天也需要四十多两银子。银子像流水一样每天哗哗往外流也不是办法!虽然王彪给的三千两银子能顶一阵子,但要是再没有回收这么大一帮人最后只能喝西北风!

    于焕南领着铁叔铁牛和几个铁匠师傅经过一天一夜的忙碌,终于成功熔出了铁水,又忙碌了一天经过多次试验才成功通过氧化清楚杂质,降低含碳量,第一炉钢铁宣告炼制成功。也预示着岩堡村将有能力大批量炼制钢铁。

    于焕南小时候见过隔壁村倒犁铧的,那就是生铁。听老人讲过生铁能炼出材质更好的钢,长大后还专门在网上查过。因为从小就喜欢刀具,还特意了解了碳素钢,锰钢,铬钢,钨钢的特性。

    于焕南也考虑过技术泄露问题,但光有技术没有更好的设备很难炼出好的钢材。温度不够有些其他矿物杂质是熔不了的。建造高炉,转化炉的方法和材料于焕南就没有让更多人知道。

    于焕南还画了一些图纸,关于简单的杠杆锻压设备,用钢铁水浇铸出千斤重的铁锤,通过杠杆原理人力也能升起来,可以更方便对烧红的钢材进行锻打。

    紧接着于焕南又带着铁叔铁牛等人用低碳钢加入了锰矿石炼制出了高锰钢,并在锰钢中加入了少量钨矿石,铬和钼。形成了一种高硬度高韧性的合金钢。

    自此于焕南才算松了一口气,剩下的就不需要自己过多操心了。

    李清风带着肥皂,水泥,烈酒和新打造出来的刀剑样品赶回麻山城了。于焕南打算由李家负责推广和销售,李家背靠张国公府能省下不少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