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不务正业的侍卫 » 20、难道还功亏一篑?

20、难道还功亏一篑?

    福茂酒坊老板孙福茂生活很有规律,早上在酒坊盯上半日,后晌都会去茶楼吃茶听书。

    这天,他照例去听书,刚在茶楼留给他的老位置落座,背后桌的谈话声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买卖若是能谈下来,二哥我带你们几个去京城最好的酒楼吃席面。”

    “嘿嘿,这席面可吃定了!长兴酒坊老板都松口说只要四百五十两了,咱再帮着两边把价拢拢,估摸着用不了几日便能签下书契。”

    “打住!什么话都在外边乱说,嘴上没个把门的么?”

    背后传来一声闷响,好像是有人被敲脑袋了。

    长兴酒坊也要卖?

    会不会是定远侯家那无能嫡子嫌我开的价高,转去寻别家了?

    孙福茂回头,发现背后座是熟人,帮他销过酒的掮客刘波。

    “呦,刘二爷也来听书啊!”孙福茂打招呼。

    “是孙老板呐,真巧,”刘波热情回应:“好久没见孙老板了,不知最近有没有生意照顾小弟?”

    “什么照不照顾的,互相帮衬。”孙福茂也不见外,坐到刘波那桌,一副和老熟人闲聊的架势。

    他还真有耐心,闲扯了好半天,才作不经意地问:“听说长兴酒坊要卖,不知有没有找刘二爷帮着寻下家啊?”

    “孙老板也知道这事啊?小弟确实过手此事了。”刘波露出几分恰如其分的得色。

    “方便问问,买家是什么人吗?”孙福茂目光灼灼。

    “咱这行有规矩,雇主的事不能泄露,孙老板就别为难小弟了。”刘波面露难色。

    “小二,上壶好茶,再来几盘花生瓜子,都记我账上。”

    孙福茂献个殷勤,又说:“我也就是好奇,刘二爷就随便说说,我不会乱传。”

    “小弟只能告诉孙老板,买家是住北城的,别的真不能乱说。”

    北城?

    那不是朝中勋贵高官才能住的地方么?

    孙福茂暗暗皱眉。

    他耐着性子坐了一阵,找个由头告辞,急急忙忙回作坊。

    孙福茂喊来个靠得住的伙计,塞给他一把大钱。

    “你现在就出城,找长兴酒坊的伙计打听,他们东家是不是想把酒坊盘出去?”

    第二日开城门后,伙计回来了,回复他长兴酒坊确实准备盘出去。

    孙福茂急得大腿都拍紫了。

    徐来第一次上门,价格没谈拢,他就打听到徐来的身份了。

    他想着定远侯这嫡长子出了名的软弱好欺,况且这些勋贵子弟只会拿银子开路,便拿定了漫天要价的主意。

    他觉得徐来既然会两次上门,肯定会来第三次,届时就算谈不到八百两,六七百两总能谈下来。

    哪承想长兴酒坊突然冒出来横叉一杆子,打乱了他的计划。

    孙福茂琢磨一阵,又吩咐伙计:“去,找那个叫刘波的掮客,跟他说咱们酒坊也想找买家,只要五百……不,只要四百五十两银子!”

    ……

    今天徐来又在酒楼摆了一桌,不过只刘明兄弟俩到场,事办完了,刘波没让他那几个跟班来蹭吃喝。

    徐来举杯:“我敬刘二哥一杯,感谢你帮了我大忙!”

    福茂酒坊谈下来了,三百五十两,价格公道,谁也没占谁便宜。

    不过孙福茂并不知道,徐来只打算买城里的作坊,并未想着要盘下城外的长兴酒坊。

    当然刘波也不是全靠唬人,长兴酒坊确实和某个勋贵世家达成了买卖意向,但不是刘波牵的线,他只是探听到这消息,顺势演了那么一出戏。

    “使不得,该小的敬小侯爷才是。”刘波忙举杯回应。

    “以后我还有很多事要仰仗刘二哥帮忙,刘二哥就别跟我客气了。”徐来笑着与刘波碰杯,把酒一饮而尽。

    他确实有很多事想做,可他分身乏术,还真需要人帮忙。

    刘波这套路并不稀奇,但胜在用的恰到好处,可见刘波是有些能力的,他不禁萌生出招揽刘波的心思。

    可他现在一穷二白,担心这位路子野,心思活的老兄看不上他这有名无实的小侯爷,没敢说出招揽的话。

    只能以后再看了。

    徐来收回思绪,拿出四张百两银票,递给刘波,“交割手续还得麻烦刘二哥代为办理,多出的五十两,是二哥的佣金。”

    “这怎生使得?”刘波吓得站了起来。

    五十两银子够普通人家一年的开销了,这么大一笔佣金,他真不敢收。

    刘波实话实说:“小的促成普通交易,按行规佣金也就二十抽一,百两以上的交易,能收四十抽一就顶天了。”

    “算下来小的最多只该抽五六两,可不敢收小侯爷这么多银子。”

    “刘二哥就收下吧,本来我想着四百五十两能盘下来就谢天谢地了,现刘二哥帮我省下这么多银子,感谢二哥一些,也是应有之意。”

    徐来一副不容推辞的神色。

    刘波和他哥对望一眼,小意地问:“小的有个不情之请,不知当不当讲?”

    “但说无妨。”徐来示意刘波把银票收起来。

    “小的和手下几个兄弟想跟着小侯爷干,帮您照看酿酒作坊,若是小侯爷不嫌弃,这五十两佣金,就当小的几人纳的投名状吧!”

    刘波这“投名状”用得虽不是地方,不过能看得出,他是真心实意。

    想睡觉就有人送枕头,巧了!

    徐来爽快答应:“那可正好,我求之不得啊!”

    “不过这投名状就不用了,刘二哥还是收下,眼看着年关将近,就当我这东家提前给二哥和几位兄弟发过年红包吧。”

    “那小的就代几个兄弟谢谢东家啦!”刘波也不墨迹,小心收起银票。

    “交割手续小的会尽快去办,不过东家得让侯府出个买卖文书,小的才能拿去官府办交割书契。”

    刘波角色转换得很快,这就叫上“东家”了。

    盛朝对不动产交易管控极严,交易双方均需出具一个证明是自愿买卖的文书,还得由登记在册的户主画押或用印,才能拿着证明去官府做产权转移登记。

    “行,我会尽快弄好拿给刘二哥。”

    徐来应下,却觉一阵头大。

    他们家的户主是他父亲,出具买卖文书,就得用他父亲的印章。

    本来他盘酒坊这事找他外公帮忙,完全可以轻松搞定,甚至连银子都不用他花。

    可他不想让外公觉得他事事都得靠着别人,因此,他不但把攒那点可怜的私房钱全拿了出来,还变卖了那块价值不菲的玉佩,才凑够了启动资金。

    他连他外公都不找,更不想去求他父亲。

    当然,户主印章就放在家里,不用求他父亲也可以用印。

    但让他跟继母开口,更不可能。

    就差临门一脚了,难道还功亏一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