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成仙从东成西就开始 » 第70章大浮黎土

第70章大浮黎土

    修宁子将李元等人带出福地,来到阁皂山顶。

    阁皂山是武夷山西延的支脉。武夷山位于两省交界处。山境由骆驼、太极、玉女、凌云、丁仙诸峰环抱。

    来到山上,李元环视四周,山高林茂,不少游人在爬山。李元看不出此地有什么不同。

    周围的人看着李元和修宁子的打扮都感到好奇。

    “快看快看,有人穿古装哎!”

    引导游客的导游也发现了李远几人,开口解释。

    “各位游客朋友们,这很正常,此处是三山之一。总是会有一些修行的道长。大家看看就行了,不要去打扰道长们的生活!”

    “好了,朋友们跟我走,接下来去情侣们专属的打卡圣地。传说葛玄真人于“七夕”南天门洞开之日,化仙而去,留下“石门九不锁,天门夜不关”千古之谜,人们为了纪念仙人羽化登仙,在六甲周围修建了昱岭关等……。”

    李元看着来往的情侣道:“不错嘛,你们阁皂山旅游收入应该还行!”

    修宁子苦笑着脸道“前辈说笑了,这些钱可不是归我们啊!”

    “难道不是三七分成?”

    “九一也没有啊,门票的钱都是归国家所有的,我们顶多赚一点卖纪念品的钱!”

    李元看了看阿奋手中拿着的景区报价单。

    “你们这不行啊,原价60,现在打折才19。龙虎山的票价可比你们这高多了!”

    修宁子听李元如此说,也不知道该如何反驳。的确龙虎山的门票价比自己这边高多了。

    三山之中,好像也只有阁皂山混的最惨。

    修宁子指向前方的太极峰道:“前辈就是此处了!”

    皂阁山山形奇特,四周形成了一座似“椅子”状的山峰。

    葛仙翁由于“男女授受不亲”但也被贬下凡间,来到自己的椅子边阁皂山修行。

    那位女子,即“百草仙姑”则在阁皂山腹地洒下“百草园”供葛真人炼丹、制药。葛真人炼制九阳金丹得以飞升。

    所以阁皂山虽然旅游业不行,但却是药都。

    人多眼杂,李元施展魔法,将众人的身形隐去。

    游客转过头来,在想拍照李元一行人,却发现眨眼间人都消失不见。

    此处虽是山顶,却空空荡荡,一无所有,是一处平台,往下望去即是断崖。

    “祖师昔日说于此地得受天书妙文,之后历代祖师少有悟出真意者。时至今日,后辈才疏短浅,几百年无一得见。”

    其实修宁子之所以说出此地,将李元带来。也是在赌李元悟不出什么来。

    李元站在此地,神识已搜了一遍周遭,的确一点发现也没有。

    但李元也不着急,如果如此简单就能被人所找到,那阁皂山早就应该换主人了。

    李元决定慢慢来找,也不在理会众人,选了一地就盘膝坐了下来。

    李元将自己的元神从身躯中飞出,开始仔细搜索这一片地区,遁地三尺。

    修宁子和黑手帮三人,有李云的吩咐也不敢乱走。

    修宁子走到一旁,开始打坐凝神。黑手帮三人则在不远处弄起了野炊。

    ……

    “已经三天了,你说老大还要在这做多久?”

    拉苏看着面前远处一动不动的李元,问着周和阿奋。

    “这谁知道!在关心这个之前,伙计!我想我们应该先去一下肚子的问题!”

    阿奋接着道:“周今天轮到你去偷那些游客的午餐了!”

    周点了点头:“好,没问题。看我的好了。”

    李元苦找不得,内心不由想到。或许自己的方向错了,天尊又怎么会匿藏天书。

    “天尊可名非名,故证理於绝言之境;大象无象,故升玄於无物之间。”

    “天书非书,一字而含万千。有无无有,故一心而得闻。”

    李元喃喃自语道:“所以说天尊已经开演天书了,可是我不知道!是吗?”

    “老大在说什么?”

    黑手帮三人,关注老大。见李元站了起来,在自言自语。

    李元收拢元神,看着眼前的空气,面前空无一物。

    李元向前迈步,这一步,让李元的身影陡然消失在这片天地之中。

    李元睁开眼,面前巍峨万千,土皆碧玉,四处皆是玉树桂枝。周遭道音弥漫。

    李元仰望高空,天空之中有一只五色狮子正在懒洋洋的打着哈欠。

    不一会而,玄光照耀,满天华彩。天空中上圣高尊,妙行真人,无鞅数众,乘空而来,落座于前。

    一时间,诸天日月,星宿璇玑,玉衡停轮,神风静默,山海藏云,天无浮翳,四气朗清。

    原本打着哈欠的狮子,也神色威严起来。一道自然之气自空中凝结,一道虚隐悬座空浮,于五色狮子之上。

    李元看向那道虚影,感觉星河停滞,时空暂停。与那道虚影中间仿佛隔着万千世界,无量时空。

    虚影身后散出万千神光,照耀万界虚海,身披七十二色。

    李元回过神来,身边不知何时多出无数的人。有兽有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

    李元望去,那些人也望着李元,每个人的眼神中都有着一丝诧异。但是更多的眼里藏着的是惊喜。众人眼神游离,却没有一个人出声询问的。

    众人打量四周,径直都盘膝坐下,李元也学着众人坐了下来。

    李元望去,发现盘坐下来听讲的人一眼望不到头,自己也不知道坐在那里。

    五色狮子之下,空中站着一些真人、天尊的虚影,李元仔细观察发现这些真人天尊的虚影时隐时现,有的时候灵活生动恍若真人,有时又木纳呆板。

    山海静默,李元知道自己渴求的来了,李元静下心来,大象无形,大音希声。

    李元发现脑中涌入出现无数光字,光字小若微尘。在元神之中形成一黍米大小的字符。

    李元惊喜的在这黍米的字符之中,看见了自己所想要获得的《度人经》和《玉清隐书》。

    李元隐约觉得这个黍米不是这么简单,开始发现有无数的经文,在这黍米的字符中闪现。随意的散开又组成新的句子。

    李元元神随着空中的道音游荡在虚海中,看着诸界时浮时沉,五炁合散。

    李元穿梭在诸界之中,发现无数个的光点吸引着自己。

    李元心念一动穿着其中的一个近一点的光点游去。

    仿佛穿过一阵涟漪,李元发现自己来到一个崭新的世界。

    仙人御剑飞行,白鹤飞于九霄。灵气旺盛,人心杂念也多的吓人。每个人目之所及,每个人的体内都流动着法力。

    李元收回目光,朝光点飞去。到了目的地,才发现是一个石室。

    石室内正盘坐着一个发须皆白的老修行。

    那股吸引正是从老者身上传来的,李元顺着吸引,元神来到老修行者的识海内,看见了老者的一生。

    幼时好棋,名镇乡野,人皆谓神童。年岁稍长,遇仙缘,遂弃棋修道。

    可惜吾天赋一般,只求兢兢业业,苦心钻研,不惜远家人、抛爱侣、弃友人、漂泊四海,无所依傍。半生漂泊,老来方有定所。可惜,时日无多。

    长生于我何有哉?……但,问道之心,终归难改,纵使蹉跎一生,也要争那一线天机。只因幼时便知,人生如棋,落子无悔。

    ……

    识海中的山巅石亭之中,看着正在思索着棋局的老者,李元显出身形。

    老者也发现了李元,虽然有一点惊讶,但还是问道。

    “道友从何而来,来此何事?”

    李元笑道“从远处来,为道友而来!”

    “哦,我到不知与道友有何关系?”

    李元道“道友虽然说一生犹如下棋,落子无悔,但真的无悔吗?”

    李元一挥手,四周景物变化,山间、凉亭全都消失不见。只有乡间升起的炊烟,和四周的粮田。

    老者感受自身的法力散去,白发,在逐渐的消失,身形在逐渐的缩小,容貌变得年轻,曾经的那个少年又出现在乡间的田野。

    李元散去身形,等着老者的选择。

    “何娃子,站在这干啥子?还不回家吃饭”

    老者看着自己的记忆中的母亲,开朗、善良、勤劳,愣愣发呆良久。

    “哎!好,来了阿娘!”

    回到记忆中那个家,看着远方扛着大捆竹子,肩膀磨的通红的汉子。

    “爹~!”

    老者看着母亲迎了出去接着父亲身上的竹子,开始收拾起来。

    “当家的,去洗洗吧,饭已经做好了!你腰痛我给你从李郎中那里那里要,吃个饭我给你贴。”

    晒得黢黑的父亲走到面前,没有说一句话。从身上摸索一会,递给儿子一本薄薄的棋谱。

    棋谱已经被汉子身上的汗水打湿了大半。幸好是好墨没有字迹化开。

    汉子脸上露出一丝愧疚,走到家院的水井旁擦起脸来。

    ……

    片刻后环境破灭,李元看着高兴的老者。

    “你后悔吗?”

    “我后悔,也不悔!我后悔没有送自己父母百年,但我不后悔用一生去求道。”

    老者的元神开始消散,即使他求道之心甚坚,此劫他也渡不过去。

    修道以修德为本,以孝为先。一味的追求长生不过是从小藩篱到大藩篱。修道修魔也不是弃情绝爱,拋妻弃家。老修士年老才醒悟,内心早已经动摇。

    李元看着面前的老者已无生息,来到山巅看见凉亭的残棋。

    心念一转间,李元发现自己已经回到阁皂山,阿奋、拉苏和周正等在地上分着辣条,夹着面包。

    李元内观元神,发现那颗黍米仍在元神之中演绎着《度人经》和《玉清隐书》的句子。

    只不过内容已经和原来大相径庭。李元仔细看了又看,黍米中的文字组成了新的经典《升魔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