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请皇兄赴死 » 第13章 贤王不能过

第13章 贤王不能过

    翌日清晨,成敬早早起来,带着两名侍女前来服侍朱祁钰更衣。

    郕王府离皇宫比较近,寅时三刻出发,五更天抵达午门,群臣已经在此等候,纷纷上前行礼。

    宫门大开,朱祁钰身穿大红蟒袍,走在最前。

    上殿之后,依然是三拜九叩,只不过众人参拜的龙椅上是空的。

    金英早就准备好了椅子,放在龙椅旁,却看到一名和自己打扮相近的人,从上殿开始就跟随在郕王身边,自己站在左侧,那人就站右侧。

    猛然间,他心中涌出一个不好的预感。

    这人定是郕王府的宦官,如今郕王上台带着自己的人,不用说,定是对自己不放心。

    此时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无论如何,必须把这人弄走!

    朱祁钰等了许久,不见金英开口,便对成敬使了个眼色。

    成敬来到金英身边,压低声音道:“金公公,该开始了。”

    “啊……”

    金英突然反应过来,然后高声道:“有事起奏!”

    “臣胡濙特来谢恩!”

    朱祁钰微微一怔,继而笑道:“胡尚书,你病好了?”

    胡濙沉着脸,说道:“多谢殿下关心,老臣的喘鸣之症已有好转,听闻殿下恩准老臣致仕,今日特来谢恩!”

    “既然胡尚书身体无恙,谈何致仕?如今本王暂行监国之权,处理政务缺少经验,朝廷正值用人之际,还需仰仗胡尚书这样的国之重臣。”

    “殿下好意,老臣心领了,只是老臣年事已高,实在难堪大任,还望殿下另选贤能,老臣告退。”

    胡濙一再推辞,众臣皆沉默不厌。

    人家是四朝老臣,别说你一个监国,就算登基为帝,也要掂量掂量吧?

    就因为昨日病发没有上朝,就把人辞了?

    看来郕王还是太嫩了,不知道朝堂之上的水有多深。

    而且,胡濙背后的靠山是孙太后,今日两人正面交锋,却能看到孙太后的影子。

    “胡尚书且慢!”

    朱祁钰直接起身来到胡濙身前,微笑着,说道:“本王只是监国,就算胡尚书坚持致仕,须得皇兄御批才是,不如胡尚书暂时留在京师,安心休养,等皇兄回来再说,如何?”

    胡濙一张老脸憋得发紫,现在讨论的是致仕程序合不合理吗?

    是需不需要皇帝御批吗?

    是你要拦着我,不能让我致仕才对啊!

    我是四朝元老,先帝托孤重臣之一,就算皇上在我跟前都要恭恭敬敬,你一个监国亲王,凭什么致我的仕?

    “老臣去意已决,留在京师只能妄增猜疑,还请殿下恩准!”

    朱祁钰故作为难,缓缓道:“胡尚书,你这么急着走,是觉得本王不配坐在监国位,不值得你来辅佐吗?”

    胡濙神色大变,俯身拜下:“殿下何出此言?老臣惶恐!”

    朱祁钰收起脸上的笑容,话锋一转:“请问胡尚书,此去襄阳可有收获?”

    “老臣去襄阳……如今国家有难,老臣前去请教襄王殿下退敌之策,毕竟襄王殿下有监国经验,深受先帝信任……”

    “胡尚书的意思,本王没有经验,当不得这个监国?”

    “老臣绝无此意!”

    胡濙脸上的稳重消失的干干净净,他万万没想到,郕王竟然直接撕破脸。

    关于去请襄王这件事,按理说,大家心照不宣就行了,当初我去的时候,你还不是监国呢!

    现在你将这件事摆上台面,倒霉的是我,但是,我身后还有孙太后,你真的准备好了要和孙太后争权吗?

    朱祁钰继续问道:“胡尚书,你年纪这么大,身体也不好,就别跪着了,来人,赐座!”

    “老臣不敢!”

    胡濙连连摆手,站起身道:“老臣站着回话!”

    “那好,有请胡尚书给大家讲一讲,襄王叔对眼下的局面是怎么说的?”

    “这……”

    “胡尚书说得对,襄王叔有两次监国经验,在这方面强过本王百倍,不如本王主动上一道请辞,迎襄王叔入京监国,诸位觉得可好?”

    殿上群臣一个个大气都不敢出,全都低着头,不敢正视郕王的眼睛。

    皇权内斗可不是闹着玩的,如果没有万全的把握,谁敢轻易掺和这种事?

    是嫌自己命长吗?

    朱祁钰又问道:“胡尚书,你觉得可好?”

    “殿下!”

    胡濙双腿直打颤,再次跪倒在地,说道:“老臣确实去见了襄王殿下,并向襄王殿下请教如何退敌,如何迎回皇上,老臣此举全都是为了大明,绝无私欲,还请殿下明鉴!”

    “既然如此,胡尚书告诉大家,襄王叔究竟怎么说的?”

    “襄王殿下命老臣带回一封奏疏,其中言:请立皇长子为皇太子,以固国本,令郕王殿下监国,募勇智士迎回圣驾。”

    “奏疏在何处,为何本王没有看见?”

    “回禀殿下,奏疏是上给孙太后的,因彼时皇帝北狩,朝中无君,只能由孙太后代为御览。”

    胡濙已经说的很清楚,孙太后就是在襄王的建议下,立太子,立监国。

    现在你刚刚坐上监国位,就要翻旧账,说我们不支持你,是不是太早了点?

    今天能立你为监国,难道明天就不能废了你,再立襄王吗?

    朱祁钰突然长叹一声,道:“叔父崇尚高雅,虽古贤王不能过也!”

    闻听此言,群臣这才稍稍心安。

    郕王认同襄王,就相当于向孙太后妥协,大家也就不会夹在中间两头受气了。

    无情最是帝王家,皇权之争最为敏感,也最为残酷,如果站错了队,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眼下皇帝北狩,真正掌握大权的是孙太后,郕王虽行监国之权,却只是临时大管家,费力不讨好。

    如果皇帝回京,郕王只能乖乖让位。

    就算皇帝死在外面,第一继承人是皇太子,不是你郕王。

    或许就是因为这个缘故,襄王才不愿进京,收拾这破烂摊子。

    胡濙俯首道:“还请殿下准备老臣致仕!”

    他已经看出来了,郕王绝非传言中那般软弱,论心机,绝不在孙太后之下。

    你们爱怎么斗就怎么斗吧,我累了,还是别跟着掺和了。

    毕竟已经七十五岁高龄,实在禁不起折腾。

    我还想多活几年呢!

    “既然胡尚书再三坚持,本王今日便以皇兄的名义准许胡尚书致仕,回乡颐养天年。”

    朱祁钰已经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便不再挽留。

    胡濙叩拜:“老臣叩谢皇上圣恩,叩谢殿下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