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小春的漫漫人生路 »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基石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基石

    作为父母的我们把孩子带到了这个世界,我们有责任让他们在这个世界更好地生活下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我们在孩子成长道路上打下的坚实基础。

    第一个故事的名字叫“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生活能够自理”。我们的故事开始了,某天早晨6点50,时间差不多了可以喊宝贝起床了。走到她的床边,亲了她肉肉的小脸蛋,温柔地对她说:“宝贝,起床咯,你要听哪首歌呀?踏山河还是105℃的你?”,孩子扭动了下,努力地睁开了下眼睛,嘴巴里嘟囔着:“踏山河”。“好的,那这首歌放完你就自己起床咯。”我打开音乐,离开了孩子的房间,准备我们的早餐。当这首歌放完又继续放了一遍,因为我设置的是单曲循环模式。等放到第三遍的时候,孩子喊了一声:“妈妈,都已经放第三遍了。”我回答她:“哦,好的呀,那你赶快起床啦!”孩子会撒娇地让你抱她,我就会到房间抱起孩子带她去上厕所。上完厕所以后孩子会自己去穿前天晚上自己挑选好的衣服。

    在前一天晚上我会和孩子讲好,第二天早晨孩子要自己起床,妈妈只会喊你一次,放一首她喜欢的歌曲是给孩子清醒的时间。我们彼此约定好放完一首歌就起床,如果孩子起床时间很长,没有遵守我们的约定,她要自己承担没有人送她上学或者上学迟到的后果。在生活中的各种事情,我们都需要和孩子一起制订符合孩子符合家庭实际情况的规则,约定好了之后其他一些细节方面可以交给孩子自主选择。家长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大框架,让孩子在这个框架里自由成长。无论什么事情她做得好与不好,正确或错误,都不表扬或批评。做得好是她本应该学会的生活技能,做的不好这件事情本身的后果已经告诉她接下来要怎么做。让孩子自己去承担自己做一件事情的后果。不是家长逼着孩子去做,然后再用批评和表扬的方式让她按照我们成人认为对的方式去做。

    第二个故事的名字叫“幼儿园的生活搬回家”。我家孩子在中班前买了很多的玩具和绘本,基本上每次去超市都要带一个玩具回来。家里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宠着,孩子买玩具就更加肆无忌惮。每次买完玩具回来,孩子会认真地玩一阵子,玩了一次以后这些玩具就被抛弃到某个角落。日积月累,家里堆满了孩子买的玩具,大人给她买的绘本和图书。孩子每次玩好玩具收纳也只是往一个角落一扔,更多的时候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整理。怎么让孩子能珍惜自己的玩具绘本,怎么让孩子学会自己收纳整理呢。作为也在幼儿园工作的我想到了幼儿园生活中的区域游戏。在幼儿园里,每次班级都会把教室里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其中游戏区域就包括“美工区”“建构区“阅读区”“娃娃家”等等。我就仿照幼儿园的环境,和我孩子商量好我们一起把我们的家也划分出来各个区域,孩子很认同。由她来选择家里的哪个地方是阅读区,哪个地方是娃娃家,哪个地方是美工区。然后由她自己把属于自己的玩具,绘本,水彩笔,铅笔之类一个个慢慢归类到对应的区域中。最开始的收纳整理需要比较长的时间,特别是家里孩子的东西比较多,之前都没有让孩子整理过的。在收纳整理的过程中,孩子是主导者,由她来确定如何分类如何整理,家长作为辅助者,帮忙按照她的方式方法整理。

    自己物品的整理收纳能很好地锻炼孩子的思维逻辑能力,让她自己慢慢形成对一件事情的处理能力。家长看孩子的分类方法也能看出孩子现在的思维逻辑处于哪个阶段。

    我家孩子最喜欢学校里的体能大循环活动,那就把这个活动也带回家。这个活动的规则是,一首歌的时间进行一个游戏项目的玩耍,一首歌结束后就进入下一个游戏,依次下去,直到玩好所有的游戏项目,最后就是放松身体收纳游戏器材。我和孩子一起利用家里可以利用的材料,比如塑料矿泉水瓶,软棒,炭包,玩具盒子,皮球等等。由孩子设置每个游戏的玩法,我来帮忙一起摆放。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非常开心,既能锻炼身体,也能拉近亲子关系。

    我们不是非得培养出一名科学家,艺术家,政客,名人。我们能做是让孩子成为一个人,一个能自尊自爱,能感同身受,并有能力爱他人爱世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