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人在西晋,狠抓教育 » 第8章 竹林小学开学了

第8章 竹林小学开学了

    没想到,人数超过了五十人,精挑细选之后,流浪儿还是超过了百人,这说明这个时代的人是真惨,多少人遭遇兵灾,水火,以后北方彻底大乱之后,恐怕更是难以计数。勉强能做牛马的时候,能苟活下去,没有牛马做了,那就沦为填沟壑的材料了。

    想到这里,王青恨不得杀进洛阳,剁了司马越,夺了那鸟位,统统听他指挥,可是现在的武力,资源很分散,在胡人们那里,在士族那里,在皇族那里。杀了皇帝,估计打得更头破血流,跟前几年一样。

    历史啊,都是这些掌握资源的人选的,其他人,只不过是被绑在他们战车上的人质罢了。像明朝末期,权贵舍不得让出的利益,最后李自成从他们家地窖挖出来了。

    当然,很多六七岁的小孩能活下来,除了运气,遇到了好人,大部分人却是因为有年纪大的叔伯兄弟带着,人家已经经历了悲欢离合,当然不好再将仅剩的亲人分开。于是又被迫接收了三十几个半大小伙子,总不能上去给别人说,我看你兄弟骨骼精奇,要带回宗门修行,我天靓宗是天下知名的名门大派,学成之后不愁工作,那别人沙包大的要饭破碗,不砸破你的狗头?

    王青以为家族培养人才为借口,给王衍说了这事,王衍把持帝国的大事,哪里看得上这个,也不信王青能培养出什么人来,但以后王青极可能是家族的顶梁柱之一,不能打击他的积极性,让他多锻炼锻炼,于是就大开方便之门,由着他去。

    看了看招生情况,一看这么多人,王青和他的“心腹”讨论了之后,决定了相应的建校事宜,制定了校规。拐来的六七岁的学童有七十一人,加上村里的学童十三人,少年有三十八人。最后决定,把少年们分为两个体育班,主要进行体育锻炼,由张二,赵亮,李小牛负责。剩下的学童分成四个班,每个班二十一人,由其他十二个人负责,每个班三个人负责,当然也没有那么死板,赵玉这种都不怎么和陌生人说话的,怎么教书。学校进行封闭管理,没有王青和其他老师的同意,不能跑到学校外面去。

    学校还通过村里木匠,定制了教具,六块刷漆木板挂起来当黑板,还搞到石灰做成碳酸钙来做“粉笔”等等……,可惜,现在的纸张还是贵族在用,价格比较贵,不能大量提供给所有学生使用。

    当然,比较幸运,王家一个造纸作坊就在附近,王青带着几个聪明的学生在作坊研究了好几天,听了王青说了造纸的原理,当然王青只能知道个大概,再结合作坊的实物,一个叫陈迪学生居然改良了王家的工艺,造纸坊产量质量大增,小学的日常用纸倒是够了,而且为了节省,王青早就叫张二他们用鹅毛来蘸墨水写字,当然他们用树枝等物在地上勤学苦练,字也不错,不过比起王青这种白嫖了正宗童子功的人,就差得远了。

    十月初七,王青看着下面的少年们,和他一样都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这就是他改变这个世界的希望,王青迫不及待的来一个演讲。

    “安静!(大家本来就不敢说话。)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竹林小学开学的第一天,十月初七。多年以后,也许你们才感叹这是多么具有纪念意义的时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今天,你们加入了这个大家庭,那么,多年以后,这个学校的名声就和你们息息相关,当你们成了各个领域一流的人才,和学校互相成就,学校庆幸你们来过,你们庆幸学校存在。这才没几天,我们学校的陈迪已经在造纸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于是你们才用得起纸,有一天如果这项技术能推广到其他地方,就会有更多的人能读书识字。所以,经由校方决定,授予陈迪竹林学者的荣誉称号,奖励丝绸衣服一套。解散!

    众人居然没有觉得王青太抠,毕竟他们差不多都没穿过好衣服,平民就穿点麻布衣服就很厉害了。

    看着自己园地里地里一只只肥硕的小树苗,王青感叹,辛苦半年,终于是升级换代,从老师升级校长。升级了,但是还要给第一批的十五个学生上课,从四月份到现在十月份,半年多了,最让王老师最汗流浃背的就是赵玉,这个有点战争创伤的少年,早就已经把他可怜的数学知识库存榨干了,毕竟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高等数学只懂得皮毛。现在晋朝数学界能和赵玉讨论的,可能只有王青的左膀右臂张小七和懒狗刘风了,在和他言传身教下,这两个同是大牲口级别的聪明人还能勉强看得到他的身影。当今数学水平怎么样,王青也不太清楚。

    其他人尽管也是很机灵加认真努力,也才达到初中高中水平,没办法,这就是天才和人才的区别,赵玉他们几个学习好的,很早就已经在帮着编写教材了,仿照后世,王青把原子论分成几份,第一份是形而上学的原子论,第二部分是研究自然界的各种物理现象声,光,热,电,力,第三部分化学,研究物质变化规律。第四部分生物,关于各种生物和人类。第五部分是其他像地理这种,王青理科生不太了解这个领域。

    赵二这些学生给了王青一点小小的古代震撼,感觉学习最差的贾东,在现代几乎是那种,不需要太努力就可以考上顶尖大学的存在,不是依靠现在这颗崭新的大脑,王青在他们面前都自卑,但是他们却把王青当成学究天人,生而知之几百年一出的天才尊重,王青在心底大喊:太爽辣!

    他们聪明就算了,还很有有进取心,让懒狗王青都努力起来了,不努力,哪里有资格教育这些小可爱,其实是天天被催课,不过他的努力仅仅是认真准备课程,除了提高自己的武力,王青也不知道怎么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难道回洛阳城每天和酒鬼父亲学习吨吨吨吗?

    几天来,王青对整天学aoe的学童不太感兴趣,而体育班的人不错,身体素质都挺高,不强壮凶狠,哪里保得住小兄弟们,王青决定把他们往保护竹林小学的铁血兵王培养,可是他哪里知道怎么练兵,就按照电视剧里面那样一通乱安排。再穷不能穷教育,校长更是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比如说,肉食多了,王家的小管事也无所谓,相对于造纸技术的改善之后,王家在市场是赚到的钱,实在是不值一提。

    王青就在乡下住了起来,日常生活还有侍女小环料理,可惜小环太小了,我老王也太小了,年少要知道时光宝贵,每天除了上课,备课,日子悠闲。而这个洛阳城还多了一个同样开心的人,那就是太傅司马越。

    白玉屏风上画着春风柳,听着家妓唱着小曲,倚着檀木小几,司马越感觉事情向着好的一面发展,只要慢慢把持朝政,安定各地,最后再废掉皇上,自己上位。而这一天,终究会来的,我司马越才三十多岁,等得起,范阳王司马虓病逝在邺城,长史刘舆秘不发丧,让人假传诏书,杀死被囚禁在邺城的成都王司马颖父子三人,司马越的政敌少一个,又得到刘舆这样很暖他心的人才,不过也是乱搞,让人假扮皇帝的人,假传皇帝的话,居然被赏识了,皇权衰微啊,以后你当皇帝了又怎么样,人家就说了,某年某月某日有这样的事,没人被惩处。

    起初别人告诉他,刘舆这个人名声不好,不应该和他亲近,司马越还刻意和他疏远。后来在府内讨论事情,发现刘舆这个人,很有才能,很多资料他张口就来,司马越很开心,立即升刘舆为太傅府左长史。

    刘家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人,说到中山靖王刘胜,就想到刘备,说到刘备,就想起刘渊,他声称是汉的外甥,称王合情合理。几年前,称汉王,建立汉,设汉太祖刘邦,汉世祖刘秀,汉昭烈帝刘备,汉文帝刘恒,汉武帝刘彻,汉宣帝刘询,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追尊蜀后主刘禅为孝怀皇帝等汉帝牌位,自称是汉的继承者。

    不过名门出身的的刘舆估计不认他这个亲戚。

    不仅刘舆来了,司马越还发现被他忽视的刘舆的弟弟刘琨,之前范阳王司马虓推荐刘琨给他,他没有怎么看重。现在仔细一接触,发现他是个人才,他们哥俩都是贾南风时代的名士,跟着贾后外甥贾谧厮混的金谷二十四友,差点被嫉妒他们的王恺给埋了。

    刘琨武艺高强,被司马越任用为并州刺史,而原来的并州刺史司马腾,司马越的弟弟,则升任车骑将军,镇守邺城。

    司马腾其实是被别人打跑的,打跑他的人是起兵要给成都王司马颖报仇成都王旧部公师藩,还有起义农民汲桑,咱就说这公师藩给主公报仇,你个农民凑什么热闹,他的起义伙伴还是后来祸乱中原的石勒。

    地方不稳,然而洛阳呢?本来挺开心的司马越却不知道,蛋疼的事马上就要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