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灵魂的纪元 » 第十八章 实验室

第十八章 实验室

    面对着医学研究院局域网的时候,江致远想起了大学老师讲的一段话:“网络的防御系统,也就是俗称的防火墙,其实和我们古代的城墙的作用是一样。防御敌人的同时,还要保证自己人和友军的顺利进出。也就是说,它需要识别敌我。一旦判定是敌人,那么就需要尽最大可能的把敌人挡在城外,因为一旦敌人进入城中,就意味着你需要保护的城内的自己人和自己的财产设施已经遭到了破坏,所以御敌于城外是最重要的。接下来就需要考虑城墙的设计思路、建造方式甚至建筑材料。不同的设计思路建造出来的城墙的防御能力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建造方式建造出来的城墙的防御能力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建筑材料建造出来的城墙的防御能力也是不一样的!”

    “你设计几个城门,有没有护城河,是否设计瓮城,是混凝土结构,还是砖混结构,还是砖木结构啊,等等等等,都会对最终的结果产生影响,所以--”老师拉长了音调:“你得动脑!动动你的脑子,想的全面一些,立体一些,周密一些。当然--”老师又提高了音调:“你还得考虑成本,最重要的成本!”

    回想起老师摇头晃脑,唾沫横飞的用略带河南口音的普通话说出几个排比句的样子,江致远不禁莞尔。

    只是面对眼前的医学研究院的局域网防御系统,江致远只能说,老师,有些地方的城墙真的是不考虑成本的。因为,江致远无论哪次看到这个防御系统,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它:铜墙铁壁。

    当然,这是对于防御系统外部的观察者而言的,这个防御系统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抵御外部非法力量的入侵,而对于已经身处防御系统内部的观察者而言,系统的限制作用应该是聊胜于无吧。江致远这么想着,即便如此,江致远还是把这个系统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的研究了一遍,这花费了他四天的时间。最后,江致远确定,这个防御系统的作用就是针对外部力量的侵入,而对于内部可能出现的恶意程序,它依旧有着极其敏锐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以及足够的应对手段。也就是说,这个不计成本的防御系统对外、对内可能出现的恶意都是天敌般的存在,几乎没有什么力量可以轻松突破或解除它的武装,除非动用天量的资源来进行攻击,而这对于一个医学研究院而言,几乎是不可能的。

    江致远把自己编写的一部分程序写给了防御系统,防御系统立刻给出判断:正常。这段程序的类型和江致远编写的“自己”一致,由此江致远得出一个结论:它对我的识别结果是自己人。

    最重要的怀疑对象的嫌疑被解除,江致远没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反而陷入了更深的困惑。

    “那么,我再到其他的地方去看看吧。”江致远离开了,开始了在局域网内部的逐步排查。这次的排查花费了江致远更多的精力,而他也不管不顾的日夜工作。他不知道下一次的黑梦什么时候到来,到来的时候持续多久,会不会永远没有尽头,而他的目标还没有机会实现。江致远想再看看自己的老婆孩子,能多看一眼是一眼,能多看一次是一次,这是他给自己定的目标或者理想。只有解除了这个威胁,自己才可以全身心的来思考如何做到这个理想。

    终于,除了研究院核心部分的十六台计算机,江致远已经排除了局域网内的其他设备的嫌疑。这十六台计算机分布在研究院的地下一层,这天,江致远闯入了这片区域。

    这一次,江致远没有着急进入计算机去翻看资料,而是侵入了安保系统,启动了摄像头观察。

    江致远缓慢的转动摄像头,这里的全貌展现在眼前。这是一个很大的实验室,四周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仪器设备,拉近后发现有各种分析仪、质谱仪、培养箱等,而实验室中央是一个实验台,实验台下方拉出很多粗细不一的电线,连接到了四周的各类设备。实验台上面放着一个长宽高均在两米左右大致相等的玻璃箱,玻璃箱里大约50公分高的培养液,在灯光的映衬下呈现着淡淡的绿色,颜色并不深,还可以看到培养液中央有一个类似足球大小的物体,那个物体上面又插了很多纤细的管子,仔细分辨,管子又各不相同。有的管子明显是进行某种液体的输送,而更细的管子则更像是细细的导线,仿佛是没有外壳包装的光纤。玻璃箱下方则是大小不同的各类显示屏,有两个身穿无菌衣的实验员在忙碌的记录着什么,时不时交谈几句。

    江致远再次拉近焦距,他想观察一下玻璃箱培养液中究竟是什么实验体,在图像逐渐放大的过程中,实验体的轮廓也清晰了起来。外面好像是一层薄膜,同样反射着淡绿色的幽光,薄膜中好像是一堆肠子堆在一起,这是江致远的第一个念头。随后,他把镜头稍稍拉远了一点,看到的是类似于肥肠一样的形状,弯弯曲曲的许多根挤在一起,堆成一个类似椭圆的半球,沟壑和褶皱交错,排列的似乎比较有序。这是什么?江致远突然反应了过来,这是--一颗大脑!一颗放在营养液中插满各种导管的大脑!

    虽然没有见过真正的大脑,但是学校的教材插图,各种科教片当中的模拟模型,江致远认为自己还是可以辨认出大脑的样子,他又仔细的观察了一会,确认了自己的判断。这的确是一颗大脑,外面的薄膜像是保护膜,但也像是支撑体,因为他注意到薄膜的侧边有一些刚性的支撑架,托起了薄膜以及中间的大脑。各类导线或者导管透过薄膜,插入大脑。江致远注意观察了一下,似乎有几根透明导管里里的液体在极为缓慢的移动,像是在输送着营养或者其他什么,而像光纤一样的导线应该就是在进行数据连接和采集,江致远这么想着。